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753994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年度年度“苏苏州大学精品州大学精品课课程程”申申报报表表(本科)(本科)推 荐 单 位 机机电电工程学院工程学院课 程 名 称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及自机械工程及自动动化化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 程 负 责 人 钱钱志良志良申 报 日 期 2009 年年 4 月月 2 日日苏 州 大 学二九年三月2填填 写写 要要 求求、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2、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14 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31 课课程程负责负责人情况人情况姓 名钱志良性别男出生年月1957 年 5 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教授电 话67255931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67165607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苏州大学北校区 32 信箱(215021)1-1基本 信息研究方向机械原理与机构学1-2教学 情况1、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3 学时/周,3 届(02 级07 级) ,180 人 2、机械设计,专业基础课,3 学时/周,4 届(02 级07 级) ,240 人 3、机械设计

3、课程设计,3 周,4 届(02 级07 级) ,80 人 4、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20 人 5、 “机械原理”课程的 CAI 课件的开发(2004 年) 6、 “机械原理”课程的试卷库建设(2005 年)1-3学术 研究1疏密纬织物及其织造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12008.12,项目主持 人 2电子绞边装置,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06.7-2007.12,项目主持人 3机外卷布装置,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07.7-2008.12,项目主持人 4平面运动从动件等径凸轮机构运动角的确定,机械设计,2006,Vol.23(1),第一 5疏密纬织物及其织造,纺织学报,2

4、006,Vol.27(10),第一 6疏密纬织物各纬卷取量的确定,纺织学报,2008,Vol.29(2),第一 7疏密纬织物的纬密变化方式及输入方法,纺织学报,2006,Vol.27(12),第一 8Research on constant-diameter cam mechanism with a planar motion follower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2007,Vol.42(8),第一 9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等奖,苏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作者苏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作者,2008 年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

5、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42. 主主讲讲教教师师情况情况姓 名司广琚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 年 7 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65158330学 位硕士职 务教师传 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苏州大学北校区机电工程学院(215021)2-1基本 信息研究方向机械原理及复合传动2-2教学 情况1、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3 学时/周,4 届(02 级07 级) ,240 人 2、机械设计,专业基础课,3 学时/周,4 届(02 级07 级) ,240 人 3、机械设计基础,专业基础课,2 学时/周,6 届(02 级07 级) ,260 人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3 周,6

6、届(02 级07 级) ,100 人 5、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8 人 6、 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 年 12 月第 26 卷,第一 7、2003 年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 8、2004 年徐芝纶杯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3学术 研究1气动肌腱驱动的双边铰杆增力夹具及其力学计算,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 年 1 月,第一 2基于偏心凸轮增力自锁机构的冲击式气动夹具,机械制造,2005 年 10 月,第一 3绿色夹具:基于斜楔增力自锁机构的冲击式气动夹具,液压与气动,2006 年 1 月,第一 4基于增力自锁机构的冲击式气

7、动夹具的设计与力学计算,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 年 1 月,第一 5绿色夹具:基于铰杆增力自锁机构的冲击式气动夹具,机械制造,2008 年 2 月, 第一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52. 主主讲讲教教师师情况情况姓 名王金娥性别女出生年月19635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话13771883937学 位博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干将东路 178 号机电工程学院2-1基本 信息研究方向机电设备故障诊断2-2教学 情况1、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3 学时/周,3 届(05 级07 级) ,185 人 2、机电一体化,专业课,2 学时/周,5 届(

8、02 级06 级)300 人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课,2 学时/周,4 届(03 级06 级)210 人 4、现代设计方法,专业课,2 学时/周,3 届(04 级06 级)160 人 5、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2 周,1 届(05 级) ,55 人 4、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16 人 5、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 CAI 课件的开发(2005 年)6.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苏州大学学报,教学研究专辑 2006(12),第一 7. 计算机辅助设计双语教学探讨, 苏州大学学报,教学研究专辑 2005(12),第 一 8.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及多媒体课件开发策略,煤炭高等教育,

9、2005(6), 第一2-3学术 研究1. 基于 CAN 总线的数控机床现场状态监控系统的开发, 机械制造, 2005.3,第一 2. 基于 Web 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 UML 模型,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5.8,第一 3. 基于 AutoCAD 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产品零件的参数化绘图, 机械制造, 2007.1, 第一4.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 13)(证书号:2007-226).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62. 主主讲讲教教师师情况情况姓 名顾德裕性别男出生年月1956.08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话67258557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

10、所在院系机电学院机械系E-通信地址(邮编)苏州干将东路 178 号,苏州大学机电学院 2150212-1基本 信息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2-2教学 情况1、 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3 学时/周,05 材料成形专业,35 人 2、 机械 CAD,专业基础课,2 学时/周,0207 届,330 人 3、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20 人2-3学术 研究1、 实现单分支连杆轨迹综合的长方体牛顿混合算法,机械设计,Vol.25(24),第一 2、 平面高级杆组装配构形的计算机代数解,机械设计,Vol.10(20),第一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73. 教学教学队队伍情况伍情况姓名性别 出生

11、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钱志良男1957.5教授机械工程主讲教师司广琚男1972.7讲师机械工程主讲教师王金娥女1963.5副教授机械工程主讲教师顾德裕男1956.8副教授机械工程主讲教师3-1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3-2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本课程教师学历结构:博士 1 名、硕士 3 名 本课程教师年龄结构:50 岁以上 2 名、4050 岁 1 名、40 岁以下 1 名 本课程教师学缘结构:4 名主讲教师分别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本课程师资配置情况:我

12、院机械大类年招生约 130 名学生,4 名主讲教师,师 生比约 1:323-3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1、 “机械原理”课程的 CAI 课件的开发(2004 年) 2、 “机械原理”课程的试卷库建设(2005 年) 3、 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26(12) 4、计算机辅助设计双语教学探讨,苏州大学学报(教学研究专辑),2005,25(12), 5、2004 年徐芝纶杯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3-4师资 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近五年来,针对“机械原理”课程授课专业的增多及课时减少

13、的情况,本课 程通过组织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辅导和批改作业、专题讨论、试讲等方式, 培养了二名中青年教师(司广琚、王金娥) ,目前,中青年教师已完全胜任本 课程的授课和辅导任务,司广琚老师还获得江苏省教师讲课比赛第三名。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84 课课程描述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近年来,本课程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1 1、授课对象扩大、授课对象扩大以前, “机械原理”课程的授课对象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约 60 名学生,近年来,由于新增设了“机械电子工程”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

14、个本科专业,并且文正学院也设置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二个本科专业,所以,授课对象已扩展至三个本科专业、五个班、约 250 名学生/年2 2、授课学时减少、授课学时减少以前, “机械原理”课程的授课时数为 80 学时,另加历时一周的课程设计;近年来,由于增加了外语及计算机类课程的学时,又增设一些体现机械工程最新发展的其他课程, “机械原理”课程的授课时数逐渐减少,首先从80 学时减至 58+5 学时,再从 58+5 学时减至 50+4 学时,最近,又从 50+4 学时改成 54 学时,本课程的授课学时已明显减少。3 3、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改变由于学时的减少,1998 年起

15、, “机械原理”课程取消了历时一周的课程设计;同时,为强化学生的实验与动手能力,机电工程学院经教师广泛讨论,自 2005 起,把“机械原理”课程的实验与其他课程的实验相结合,构成了“机械工程综合实验课” ,所以,目前的“机械原理”课程已成为不含课程设计与实验的理论课。94-2 理理论课论课和理和理论论(含(含实实践)践)课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 位与课程目标我校机械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 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指本课 程以高数、制图及力学类课程为基础,所谓“启下”指本课程为后续的“机械设计” 、 “机 械制造装备设计”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本课程分 4 个知识模块,各模块及对应的学时如下:1)机构结构分析:包括自由度计算、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等 6 学时2)机构运动分析:包括速度瞬心法及相对运动图解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