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733331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摘要摘要:从古至今,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现在的儿童一定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合作的话,那在未来就无法在社会上发展甚至生存了。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爱心培养 社会性 自由权 常规 资源心理学者齐格勒强调“人的社会性品质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通过社会知觉,觉察他人的想法,向

2、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我们的社会性教育中运用较多的往往还是说服、教育为主。如:让孩子要相互谦让、相互合作、礼貌待人等等。所以有时就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两名幼儿争抢玩具,两人都对老师说:“老师你看,他不让我,跟我抢玩具。”又如:一名幼儿把同伴撞哭了,没道歉就走了,提醒他以后,他却一脸无辜的说声:“对不起。”然后走了几步又回转过身来告诉你对方没说 “没关系”,来指责同伴的不礼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

3、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爱心缺乏现象在我国儿童中相当普遍。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多么的不和谐。现在的儿童一定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合作的话,那在未来就无法发展甚至生存了。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

4、纲要已经颁布并实施至今了,从纲要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幼儿社会性教育已得到了广泛重视。幼儿园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媒介和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今天的教育能否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将决定其明天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我个人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一一 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孩子单纯、幼稚,喜欢摸仿。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对人对事要热忱友好,为幼儿树立楷模。因为孩子可以从成人爱心的谈话和行为中,感受并学习成人心灵深处的

5、这种优良品质。记得 08 年 “5.12”地震后,通过互连网我们观看了许多灾区的图片,当时我边看边给孩子讲解图片的内容,禁不住眼泪直流。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爱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现出来,才能自然地带动幼儿产生爱心,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可以这样说:教师的真情投入在幼儿爱心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另外,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也可以使其懂得为什么要关心父母、老师和伙伴。比如,围绕周围人如何爱自己为题来进行讨论;如:妈妈是怎样爱我的? 是谁把我们的幼儿园打扫得这么干净? 幼儿园老师和同伴是怎样关心我们的?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道德认识上有了较大提高。懂得了

6、珍惜他人的劳动,有的小朋友随地扔纸,同伴会说:“阿姨打扫院子多辛苦”;有的小朋友把别人组装的玩具弄坏了,同伴批评说:“人家组装好小汽车多不容易,你干吗破坏掉?”。二、要信任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树立自信心二、要信任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树立自信心爱、信任、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家庭关系是幼儿快乐生活与主动学习的前提,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如果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时,不考虑幼儿的特点与需求,只考虑如何让孩子适合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培养出的会是些缺乏个性的孩子,将来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所以在进行爱的教育时应信任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每个孩子

7、都有优点,这是不需置疑的,老师与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同伴的优点,使孩子充分感觉被同伴接纳、喜爱的快乐。即使对行为问题较突出的孩子,也要能从他们身上找出优点,帮他们树立信心。例如:我班的任蓬缘是有名的“皮王”,最喜欢与同伴打斗,在家还骂人,许多孩子都不爱和他玩,甚至不愿和他同桌。有一次,我发现他在绘画时能画出多种不同形状的树,就建议他为同伴们各画一个。他欣然同意了,而且非常有耐心的一个一个帮同伴们画。结果小朋友们可开心了,不断夸他聪明能干,并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他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接纳与友善。自从体验到了做好事可以带来快乐之后,他便一改以往的行为态度,变得积极上进

8、了,常主动要求为同伴画画、做事即使他偶尔再出现不良行为,也能及时改正。现在任蓬缘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据家长反应,他现在与家长及周围成人交往时也表现得乖巧多了。另外,还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爱,如:讲“野花”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对老师的爱;讲“七色花”理解小主人公关爱伙伴、关爱他人的行为;学习歌表演“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我为爷爷捶捶背”,从表演的动作中亲身体验关爱别人时所产生的愉悦情绪;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了解老一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的辛劳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等等。这样以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总之,就是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

9、其懂得为什么要关心父母,关心老师和关心伙伴。 三、让孩子有自由的权利三、让孩子有自由的权利爱是理解,爱是包容,爱是具有博大的胸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幼儿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所谓的健康,不光是身体健康还包括了心里健康。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具有健康的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去和别人相处和交往。所谓的“适宜的精神环境”,我认为要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由,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孩子看来,许多事情都是有意思的、好玩的。例如在幼儿园的“娃娃家”中,孩子们能玩出各种花样,什么做饭、剪指甲、哄宝宝入睡、招待客

10、人数之不尽。而这些游戏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是常见的,这时的他们正处于模拟的社会学习中,如果老师每个游戏都为孩子定下了框框条条,将极大限制了孩子们的主动发挥,就没几个人愿去玩了。所以如果取消了这些限制,你会发现孩子们反而更爱到“娃娃家”去,同时会发现他们玩得更好,更开心,更尽兴,合作地也更好了。当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创设情境及情境表演等活动,进行练习、强化幼儿行为。如情境表演:“我为妈妈过生日”体现孩子对妈妈的爱,一个吻,一句“妈妈辛苦了”,一个自制的小礼物,表达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又如情境创设“老师病了”则引导幼儿对他人的痛苦产生同情、关怀的情感体验,教育幼儿在言语、行动上关心帮助他人。同时设置一

11、些情景以激发幼儿的爱心,如: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小朋友怎么办?兔妈妈去拔萝卜了,大灰狼要吃掉小白兔,小朋友应该怎样帮助它?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通过以上情景的回答,他们的爱心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四、建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良好常规四、建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良好常规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幼儿也如此,合理的常规是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但过去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便于管理,生怕出现什么失误,所以对孩子们限制太多,而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自然少了。随着新纲要的实施,我们发现常规还是不可少的,怎样才能使常规更符合幼儿的需求和实际呢?我认为老师或家长完全可以和孩子在活动中一起制订一些常规。这样可以

12、更好的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同时幼儿在制订常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常规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自己遵守常规,进而遵守社会秩序的自觉性。记得在一次晨间活动中,几个孩子都想打球,可球只有两个,有的孩子就抓住球不放,有的就抱住球不给,争来争去,差点要打起来。本来我在旁边想看他们怎么解决的,这时不得不出面干涉了。我请他们把球全部放回箱子,并说说谁想玩,他们一个个都吵着要玩。我就提醒他们:“你们这样下去谁也玩不到,能不能商量一下,想出一个大家都能玩到的办法?”仅片刻工夫,李恩希就提出用“石头、剪子、布”来定输赢,赢了就玩。结果李恩希输了后表示还很想玩,怎么办呢?他们又商量了一个办法,用一人玩会儿的办法。而我在夸奖他们会动脑筋的同时,又对围观的小朋友进行了教育,“以后再发生这类的事,可以学李恩希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实践证明,这办法很有效,孩子们在实践中自已制订了不少常规。有“游戏中”的、有“活动中”的,并且自觉性很高,基本都能很好的遵守。现在,这类“争抢”、“告状”的事越来越少了,这也说明幼儿的能力是可以挖掘的,不要小看他们,我们成人应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不必事事代办。参考文献:四川教育,早期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