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基本假设毕业论文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0728520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会计基本假设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会计基本假设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会计基本假设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会计基本假设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会计基本假设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会计基本假设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会计基本假设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论会计基本假设论会计基本假设学院: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专业: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 目录摘要 一、 会计假设起源1二、 会计主体21、定义 2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三、持续经营 31、持续经营假设的涵义 32、与持续经营假设有关的主要争议 43、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思考 5四、会计分期 61、定义 62、作用 6五、货币计量 71、货币计量定义 72、货币计量缺陷 73、货币计量对策 7结论 9参考文献 10摘要摘要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空间范围和计量标准等所做的合理设定。会计假设来自环境。随着经济环境的 不断变化

2、,会计假设也不断地经受着实践的检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会计假 设也需要不断地做出修正与创新。会计假设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 和总结而形成的,是对客观情况合乎事理的推断。会计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 和方法的选择都要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关键词:关键词: 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分期; 计量一、会计假设起源一、会计假设起源科学源于种种假设,这是因为对于任何科学的研究产生一系列末被确知难 以直接论证的问题是,因而科学的产生都要要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假设。假设是 在两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一是现在无法证明这一命题;二是多种命题可供选择 时选择其中一种,至于为什么样这样做,或无法证明或现

3、实条件有限。会计学 作为一门管理科学,自然也需要特定的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亦称会计的前 提,它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的会计的实践和理论,对会计领域 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或设想。会计假设这一名词,在 1922 年佩顿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最早是 1961 年美国的坎宁 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进行的论述,他把会计基本假设看成是会计赖以存在 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他的这种看法和现在对会计 假设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会计假设来自环境,是比会计原则上更为基础和理 论性的概念,它不是人们的主观想象,而是客观实践的产物,是有客观依据的, 一般在会计实践中

4、长期奉行,无须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是从事会计工作、研 究会计问题的前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四个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假设。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企业 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它规定了 会计对象和报表内容的空间范围,要求会计各要素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 业主之间区分。 起源于经营主体的概念,其形成与经济组织的独立发展有直接联系。在商 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大量的以获得为目的的经营组织独资或 合伙企业,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康美达合营公司,15 世纪英国从事海外贸 易的冒险性公司

5、都是合伙组织,它们客观上要求会计将企业视为独立于业主之 外的经济实体,将业主个人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分开。因为在法律上,独资和合 伙企业不独立法人,它们的资产和负债仍然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 业主、合伙人对此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会计上必须假设企业法是一个独立的 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可见,会计主体假设产生 的原因在于恰当地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 持续经营假设。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六条“企业会 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 的未来,为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 耗用或出售,它

6、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 经营,就需要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持续经营假设产生股份公司的创建。17 世纪英国的海外贸易逐渐发展成为 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永久性资本,把企业视为持续经营。1600 年成立的东印 度公司起初每一次航行都作为一次独立的冒险活动,发行有限期的股票,结束 后进行清算。但是船舶、贸易站和其它长期资产从一次冒险活动结转到下一次 非常麻烦。1613 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出售为期四年的认股单,并逐步发展为拥有 永久性资本的持续经营公司。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出现使持续经营观念具有法 律效力。18 世纪产业革命的工业生产使这一观念

7、得到发展,到 19 世纪被制造商们广泛采用,持续性就以现代的形式出现了,成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大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企业应 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 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不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及提供 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15 世纪商业是一系列不相关的冒险活动,会计报表只在一个主要项目结束 后才加以编制,一般不需要会计报告期间,当企业的生命经过多次冒险活动而 连续存在下来时,到清算期再编制报表就不实际了。特别是 18 世纪产业革命带 来的会计信息及时性要求,企业出现了趋势:在

8、较短的间隔期内编制报表,最 后形成了一种编制制度报表的基础。18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每年业务经营的淡 季结束的会计制度。 货币计量假设。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条:“企业 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 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示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 币值的不变性。 尽管会计产生于货币之前,但自从货币出现之后,它主成为会计记录资产 和债务的计量工具。古代会计只反映商品的变动,公元前 630 年,希腊人发明 了铸币,开始采用货币作为通用的计算单位,但以实物数量反映实物资产,以 货币单位反映货币财产,而且不同城市的货币混记在同

9、一会计帐簿中。1114 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商业交易开始按货币单位来记 帐,并延续到今天。二、会计主体二、会计主体1、定义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假设确定了会 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了避免将应当反映的主体与其他经济主体混淆,在会计 核算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首先,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放入各项交易或事项的 范围。只有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 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 告。因此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

10、生 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 报表的其他使用者,才能可能从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中获得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从而做出相关决策。 最后,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 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 交易或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应纳入企业 会计核算的范围。 缺少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也就没有了服务对象。明确会计主体的目的有:(1)划定经济业务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

11、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不能将其他企业的收入作为自己的收入,不能将其他企业 的费用拿来报销。 (2)把握会计处理立场。明确会计主体,使企业面对经济事项,知晓自己 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如果是参与者,企业应如何选择处理立场。比如一个投 资事项,企业只有明确自己是投资企业还是被投资企业,才能进行相应的会计 处理。 (3)区分会计主体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虽然企业归投资者所有,净利润 最终也要分给投资者,但是绝不能因此可以在企业中报销投资者的个人花销。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在企业集团

12、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 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 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的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 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三、持续经营三、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假设的涵义 所谓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报告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 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但从其本意来讲,持续 经营假设并不是假设

13、特定的报告主体可以无限期地生存下去,而只是假设其将 持续经营足够长的时间,以使之可以履行其现存的应予承担的义务。同时,这 种默认是有条件基础的,即在没有“反证”表明其无法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方 有此假设。而所谓的“反证”,就是那些表明报告主体经营活动将会中止的证 据,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限即将到期、报告主体资不抵债已被宣告破产、国家 法律明文规定要求停业清算等。 持续经营假设作为一项会计假设,是人们对会计系统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 在主观上达成的一种共识或约定,是会计学科理论体系建立所依循的逻辑起点, 也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它使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方法得以 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上,解决了企业

14、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只有假定企 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能够继续存在并实现其既定的各项目标,企业才能采用历 史成本而不是清算价值来计量其资产等要素,从而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 和稳定性;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能区分为流动的和长期的,并按预定的用途去 使用现有的资产,按现时承诺的条件去清偿其各项债务,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 会计分期,并将企业发生的有关费用在受益期间进行合理分配。 作为会计基本假设之一,持续经营假设本身具有其科学的成份,但同时也 隐藏了一些缺陷,主要有: 第一,持续经营假设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基础之上的,没有考虑 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持续经营假设形成于 18 世纪末至

15、19 世纪初, 当时有限责任公司刚刚兴起,公司破产的案例比较少,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相对 而言结构稳定、风险较小的经济环境。在这一环境下,其经营目标一般是能够 实现的,持续经营的假设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风云变幻莫测、知识经济浪潮汹涌、社会变革加速的当今,企业所处 的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日益增大的经济环境,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 产、清算的风险,持续经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企业财务报表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持续 经营假设使会计技术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使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方法得以建 立在非清算基础上来保证其稳定性,产生了许多过去和未来相结合的会计方法 和技术,解决了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但在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 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持续经营这一基于工业经济时代背景下所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