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07129 上传时间:2017-02-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标题:“创客时代”姓名:叶婷学号:161415412院系: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环境设计220783986近两年,“创客”和“创客运动”等新名词风靡媒体,伴随这些词的经济活动也获得快速增长。例如 2013 年南方创客从海外众筹的资金已达 1000 万美元规模。如果把打出创客旗号的私人设计工作室、个体套件商、发明创业团队都划入创客的范畴,可以得到超过200%的年增长率,2013 年的经济规模估计在 10 亿元人民币数量级。虽然总量不大,引起的舆论关注却超过任何传统经济活动。部分地方政府看到了“创客经济”能带来的创业就业契机及其背后的文化发展内涵,积极给予扶持。各地创客空间如雨后春

2、笋般崛起,各种创业队伍和创作团体纷纷挂出创客的牌子,互联网上也风起云涌,蔚为壮观。介于我国的创客发展即将面临一个新的阶段,我们通过本文来介绍有关背景知识,供大家参考。1、创客是什么一般认为“创客”是对“巧妙中译。正如其英文旧意,在创客概念传入中国的早期,被许多人认为是 好者的时尚称号。创客一词的诞生与近年来“某客”、“某族”、“某友”在汉语中的流行有关,比如“译为“极客”。显然,“为“创客”是再好不过的,虽然看起来“创造者)更适合这个中译。在国外, 客)的意义有一定交叉,“指创客空间。创客在中文界流行开之后,就很难说它应该对应什么英文了,中国文化已经赋予了它更为本土的涵义。在西方, 意义也同样

3、因为这场“运动”而有了极大的扩展。从字面看,创客倾向于动手制作。维基百科上说“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百度百科上说创客是“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而事实上大家都在努力盈利。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狡猾的克里斯?安德森干脆只讲现象,不说定义。的确,很难提出一个统一的定义,因为创客的精神之一恰恰是“没有权威定义”。每个人都可以称自己为创客,也可以指出某些别的人不是创客或者是伪创客。几乎每家创客空间、每个创客相关的网站,都试图用一句简短的话阐释他们认定的创客灵魂。创客运动描述的是创客与传统社会碰撞的过程。把国内外主要创客“领袖”的理

4、想归纳起来看,创客运动会彻底瓦解旧经济秩序,建立一套以创客为人们的生存方式,结构极度扁平的社会制度,以至于经常被冠以“工业革命”、“新经济革命”等词语。创客领袖们对未来社会形态的展望是很有道理的,但对创客和创客运动所处的角色当然是尽力夸大。在这种认识下,创客运动被赋予了理想主义色彩。不论什么概念,只要能够吸引不同阶层的人形成有深度的跨界连接并产生多赢效应,就有机会为社会带来价值。国内创客组织做得较多的工作是把各种具有潜在互利关系的社会资源调动,在创新的旗帜下结义,从而诞生新的经济生命。除此之外还开展具体的科普宣传,基础动手能力培训,创业孵化等许多活动。创客经济没有确切的边界,广义的看,创客发挥

5、自己的兴趣,通过研究、制作、讨论、分享、竞赛、会展等创造出价值,从而引起经济领域的各种效应,皆可视为创客经济的组成部分。多数创客对新奇的科技创意和产品感兴趣,喜欢玩科技、黑科技。如果忽略理想主义的东西和世俗化的运作,追逐兴趣,亲手创造好玩的事物是人们在创客运动中体验到的核心价值。2、创客兴起的时代背景互联网发展到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以及物质生产的高度发达,是创客兴起的大背景。由互联网到创客,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事件,而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系统发力的结果。自古以来就有创客,早期如阿基米德或者达芬奇,近期如各种发明家。从前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客,需要具备较为苛刻的条件要么具备很好的物质条件,要么有艰苦

6、执着的精神,或者就要有非常精明的头脑。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根本改观。21 世纪以来,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后现代文明极大的降低了普通人参与和传播创新的难度,增加了产生创新的维度,甚至改变了创新的内涵。降低的过程有时是直接的,例如知识分享和获取;有的是间接的,例如开启了电子商务时代。需要指出,不能简单的认为互联网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难度。事实上目前要做出严格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已经极为困难了。更准确的表达应当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门槛大幅降低,并且传播创新成果也变得相对容易。许多以前不太关键的创新维度(例如体验的创新)变得重要;许多在从前必死无疑的小众创新也能获得足以支持生存的消费量;许多

7、之前需要庞大机构才能完成的创新,现在依托各种在线工具链和多如牛毛的在线供应商就可以由个人完成。至于有多少属于传统意义的“技术创新”,则是另一回事。从消费方面看,人的需要已经远远超出温饱范畴,较高的消费层次一直是多数人的追求。高的消费层次包括了对物质品质和对人文体验的追求。与之对应,要维持资本利益,必须抓住新的产业增长途径通过创新不断开发潜在需求甚至创造新的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两者的结合速度空前提高。结果,不论生产还是消费,都对创造性劳动表现出旺盛需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对非创造性劳动的需求必然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对基础资源需求的增幅也明显放缓。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就业形势的紧迫是不可逆转

8、的。多出来的人口的出路在哪里?在传统的一二三产业之外,以创造性劳动为主要活动,劳动与消费独立进行的第四种产业吸收了很大一部分。在已有词汇中,“智慧产业”与之接近。从事创造性劳动的门槛大幅下降、市场需求旺盛、潜在从业人口聚集等,都在促进所谓第四产业的成长。这些为创客的流行提供了土壤,创客本身也成为第四产业的一种具有较强亲和力的从业形式。从理论而言,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1)知识已经超过人类智能的极限很难准确计算现在人类知识的总量有多少。但是有一点却显而易见:知识的量和复杂程度,都超过了大脑的承受极限。如何能够负担如此沉重的“文化财产”呢?曾今,人们用细分知识领域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随着

9、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单纯采用这种方法的效率已经很低了。有三种可能的途径可以解决这一矛盾。一是在人脑之外建立一套与人脑结合紧密的辅助系统,接管尽量多的知识,同时又能为人灵活使用。二是将人脑以某种形式联系起来,以使每个人分散拥有的知识、体验、技能甚至情感能够被任何个体感知和利用。三是知识的创造和利用形成层次,某些层次放弃“知其所以然”的原理型应用,转变为“知其然”的增量型应用。现在,这三条途径都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现实。如果没有这种进步,绝大多数人可资利用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只能担任某个大机构的一颗螺丝钉才有前途,创客的生存方式就不可能大量出现。值得一提的伟大进展是建立了“工具链”的

10、概念,使得与创造有关的所有辅助工作的难度都大幅下降了。例如,我们不用精通程序设计,可以用 数学函数直接生成程序或逻辑电路。不用精通结构力学,就能用软件从一个大坝的简单特征条件,导出整个大坝的初始设计。开源社区的经验,可以保证只要前人做过这个工作,后人就能信手拈来,工具链本身也会得到扩大。专家咨询系统,博弈、运筹方面的工具,已经延伸到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领域。这些新的进展,让人们能够专注于发挥创造性这是计算机目前唯一不能做的事情。所谓“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乘着工具链自由翱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我们把所有与上述生活方式类似的现象称为大脑与“外脑”的契合。在这些条件的支撑下,创客们创造较大的价值成

11、为可能,也才能建立经济基础。(2)工业劳动和人类劳动分离工具链与自动化的结合,终将使绝大多数人从大工业退出。这个进程虽受限于技术、经济甚至左派政治等多方面,但没有可行不可行的问题。人类劳动跑到哪里去了呢?大体上可以预见几种形式。创造性工作和纯学科(例如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当仁不让,然后是消费的内容必须是同步进行的人类劳动的方面,如服务、文艺表演,最后是服务于个性需求、亚文化需求的方面,例如收藏、鉴赏、已有产品的人性化再创新等。极端一点看,其实人们都在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和所谓劳动成果只是兴趣爱好的副产品。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大概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下岗问题,但是会让惊人数量的年轻人必须选择

12、“创客”这样的生活。创客当然不应当是被迫的,但是当工人也不是被迫的,为什么工人成为主流了呢?工业劳动和人类劳动分离也是一种“革命”,当它完成的时候,即可宣布工人阶级退出历史。在许多人看来,“创客”不外乎是一帮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干着没名堂的事而已。但是他撞上了几股洪流的交汇点,总体趋势几乎不可能逆转。需要强调,这并不代表“创客”这个词和“创客运动”的形式必然流行下去。在此趋势下,具体名称和形式的变迁是不可预测的。3、创客经济的模式创客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以至于“创客经济”是否能够形成气候,一直众说纷纭。已有的“创客理论”总体上是宣言性质的,少有学术意义上的严谨论证。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看看与传统商

13、业以及进一步的经济模式有什么不同。(1)现在我需要一只水杯。传统的方法是在超市去买一只批量生产的水杯。创客经济的方法则完全不同,我应该自己画一个(如果我是创客),或者到网上去下载一个水杯的设计。然后,把这个设计发往制造中心,由他们制造出来并通过物流派送。当然也可以用我办公桌上的 3D 打印机把它打印出来。这个过程中,创造性的劳动是设计。制造和物流作为基础条件,很可能不需要任何人参与。在这个例子中,创造性劳动消费第一次独立于制品消费,戏称为“灵魂和肉体分离”,时髦的说法叫做“比特与原子分离”。这是创客经济的基本模式之一。读者们可能会提出许多异议,比如单个制造的成本远高于批量制造,或者设计水杯是否

14、能赚到钱。的确存在这些需要通过市场来平衡的问题,但是总会有一部分产品适用于这种模式。(2)一个玩具制造厂需要给新产品增加机器聊天功能,但该厂不具有这样的设计能力。传统的方法是与有设计能力的方案商合作,或者聘请有设计能力的职工。创客经济的方法是:到“某宝”网站去订购若干创客的设计能力。这些设计能力是商品,针对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标价。这个例子中,企业不需要聘请职工,大部分工作,尤其是元创新以下的节点,都通过购买“外挂”的方式完成;另一种思想是基于“云设计”获取。这种模式意味着创客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人的岗位不再由组织分配,而是随时由市场决定。尽管目前还没有“某宝”这样的大平台,但是在各种技术网

15、站以及线下的技术群体,包括创客空间中,已经成为常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合短平快项目,短期内尚不足以推广到系统性较强的领域。(3)小明有一个创意并且设计出了初步的产品,想借此建立一家公司。传统的方法是自行出资创业,或者寻求投资支持。创客当然也要寻找资金,但并不来源于自己或者任何投资家,而是源于产品的潜在用户。小明通过“众筹”的方式得到资金:在众筹平台(通常是一个网站)上发布自己的创意及初步成果,邀请有兴趣的人资助。产品推向市场以后,将产品或相关纪念品发送给资助者表示感谢。多数资助者其实是冲着预购产品来的,许多创意在筹资阶段就已经“卖”出去几百上千套了。2013 年,有个当时驻扎中国的微型飞行器研

16、发小组,原计划在 站(一个国际众筹平台)筹资 1 万美元,结果在筹资结束时,已经“卖”掉至少 1500 套,得到超过 48 万美元,约合 300 万人民币资金。照这个资金数量,似乎不用找什么投资就已经开始盈利了。(4)一群创客在其中一位富豪的资助下建立了“创客空间”,置备了基础的实验设备。许多“专职”创客组成的创业小组前来落户。他们在这里如同封闭式开发一样迅速实现自己的创意,并且共用创客空间的实验条件。一般来说一个小组会首先通过创客空间的投资基金取得少量的种子资金(一般几万元数量级)。当创意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再与更多的投资渠道接触或投入众筹。这是一种叫做“硬件孵化器”的创客空间形式,是目前竞争力较强的创客实体组织。上面有的例子具有中国特色,甚至有些方面与国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