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申论热点9232229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0704676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申论热点9232229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1年申论热点9232229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1年申论热点9232229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1年申论热点9232229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1年申论热点9232229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申论热点92322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申论热点9232229(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申论热点:让食品安全成为申论热点: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高压线”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 ,关键是要把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提高“第一责任人” 的责任风险。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采用的是分段监管加综合协调的模式,容易形成监管 边界不清或监管责任不明确所造成的监管缝隙或监管盲区,特别需要强化地方政府领导作 为综合协调“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特别需要强化相关部门领导作为分段把关“第一 责任人”的把关责任,特别需要强化食品企业“一把手”作为食品安全主体“第一责任人” 的直接责任,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加强食品安全的网络化监管、链条化防控。最近,北京、 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明确要求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

2、干部政绩考核,实行食品安全整 治区(县)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 “第一责任人” 。这是取信于民的新举措,值 得借鉴。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 ,关键是要建立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质量 标准和监管法规,提高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 。我国食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很多生产经 营企业“小”而“散” ,普遍缺乏维护质量安全的先进技术和法治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保 障食品安全的根本途径还得从加强法治入手,坚持用最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最完善的法律法 规来规范千差万别的企业行为,维护食品安全的市场秩序。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实施食品 安全法 ,但在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在部门职责细化、

3、行业准入标 准、诚信体系建设、违法责任追究等方面,缺乏更具有操作性的配套法规,为食品安全监 管留下了不少“盲区” 。因此,必须抓紧制定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地方 性法规,真正形成疏而不漏的“天网” 。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 ,关键是要坚持重典治“乱” ,提高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 。 反思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犯罪成本过低是不法分子见利忘义、铤而走险的重 要原因。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 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法律,从重从快惩罚食品安全 违法犯罪分子。最近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

4、罪加大了打击力 度,由过去主要是按照后果定罪修改为有犯罪行为即可定罪。这是顺应民心的“重典” ,各 级各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把食品安全的“高压线”牢牢扎根在法治基础上。 申论热点:旱涝急转水利设施建设申论热点:旱涝急转水利设施建设原因分析:京佳教育范非凡老师认为造成当前气候灾害给我国民众带来巨大损失,主要是我国水 利设施薄弱造成的。而造成水利设施薄弱现状的原因与投入、维护善后、制度机制及部分 地方错误的执政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一、投入不足,我国现有的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与当前的形势需求严重不符。当前正 在运行的水利设施,大多是沿用的六七十年代的设施。二、对水利设施缺少一个统一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造

5、成水利设施有我建,无人管, 功能消退,未能真正搞旱排涝的功能。三、部分地方政府执政理念有偏差,对辖区内水利设施缺少整体规划,致使水利设施 布局不合理,许多水利设施建设成为面子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功能严重缺失。四、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如温室气体的排放、三峡大坝等,对环 境的破坏与影响逐渐加大。解决之道:一要坚持民生优先。加大投入幅度,设立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 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 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二要坚

6、持统筹兼顾。建立一整套的水利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与维护机制。尽快健全 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 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 有效保护水资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学习,切实改变错误的理念,真正以保障民众利益为出发点, 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同时建立专业化 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应 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五要坚持改革

7、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 制机制障碍。2申论热点:低碳社会申论热点:低碳社会建设低碳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低碳”的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 各种“低碳”提法也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成为了人们的梦想。而我国作为需 要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发展中大国,短期内快速发展“低碳”十分困难。因此,惟有主 动出击、因地制宜、积极参与“低碳”建设,方可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 的挑战。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二

8、氧化 碳排放。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 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必然有合理增长。我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当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 与美国相当,均占全世界排放量的 20%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排放国之一。就人均排 放而言,1990 年我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50%,2000 年为 60%,当前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 当。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此,我们必须积极作为, 大力构建低碳社会,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节能减排、注重能效提高,全面促进全民的低碳消费和生活意识。要继续深化高 能耗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力度实施“关闭五小企

9、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循环 经济示范、治理污染排放”等综合性整治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行动。同时,要科学 引导居民建筑和生活用能。建议对居民取暖采用分户计量收费、地热取暖、太阳能蓄热、 补贴双层玻璃窗用户等措施;装修时使用纤维板等节能性材料;建房使用隔热空心保温砖 等,努力推行民众低碳生活方式。突出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低碳经济建设。要重视能源规划的制定与落 实,要尽快制定和完善能源总体规划和不可再生、可再生及新能源等各类专项规划,把能 源开发的区域和时限进行有序安排,适时微调和修正,严格按规划稳步推进,以综合提高 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应充分发挥国家工业生态园示范作用,

10、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 路。开展科技创新、加大新能源开发,积极发展低碳技术。要依托现有实用技术,淘汰落后 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包括碳捕获和碳封 存技术等,要在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求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 产率和能源利用率。加快发展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技术。不单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 汐能、可燃冰、水电、核电等清洁和新能源本身,也包括能源传输方式如超高压、智能电 网等。走低碳道路,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社会,既有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履行减排义务的现实考虑,更有占领未来科技制 高点、开拓经

11、济发展空间的长远打算。当前,我们应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技术创新、制 度创新、观念更新以及对外合作,将我国的低碳社会计划稳步推进。 买房贵问题买房贵问题一、买房贵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合理因素,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住房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价格上升,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商品房品质提高,配套设 施和环境改善,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但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 几点:第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 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 场。第二,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

12、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一些居民基于房价上 涨预期,也参与购房投资;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入市。第三,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 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第四,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性 需求。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抬高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第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少数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 过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二、解决措施1、坚持遵循经济规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实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 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市场

13、监管,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2、调控的总体思路:坚持积极稳妥、把握力度,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 类指导,强化法治、加强监管,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33、调控工作实行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综合治理的办法。4、调节需求的重点:遏制投机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限制被动性需求,引导合理 的住房消费。5、改善供应的重点: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 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提高认识。稳定住房价格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 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

14、”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工作的统一政 策部署,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落实责任。国务院明确,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 同时要落实市县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措施不力,造 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 责任。 最后,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各地稳定房价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和 指导;对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各省级政府也应当加

15、强对市(区)县工 作的督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措施一是完善准入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三级审核、两级公 示制度,确保住房保障资源真正用于需要保障的对象。二是完善动态监管机制。依托“数字房产”信息管理平台,与社保、税务、银行、证 券等机构的信息管理平台合作,积极探索建立资格审核协查机制,实行动态监管。三是完善退出机制。为促进房源合理配置和流动,强化退出机制的刚性和力度,对年 审未通过而需要退出住房保障体系的对象实行逐步退出,并引导和鼓励退出家庭通过自行 买房或租房实现“住有所居” 。 买房贵问题买房贵问题一、买房贵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合

16、理因素,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住房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价格上升,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商品房品质提高,配套设 施和环境改善,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但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 几点:第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 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 场。第二,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一些居民基于房价上 涨预期,也参与购房投资;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入市。第三,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 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第四,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性 需求。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抬高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第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少数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 过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二、解决措施解决措施1、坚持遵循经济规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