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703491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发表时间:2005-8-12姚建宗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美是生活。任何事物, 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 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注:车尔尼 雪夫斯基选集(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8 年版,第 6 页。) 这表明,美是人的世界所特有的,美体现在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人 的生活世界的不同层面与构成部分之中。因为,人的世界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人基于自然而然的世界的存在而对其 加以认知和改造的结果,人对其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认知固然需要依据这

2、世界 的本来面目事实与逻辑的必然性来进行,但人对这世界的改造和对“改造 了”的世界的再认知与再改造的不断展开,却必须基于人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客 观需求、主观愿望与未来期待,这本身也是人的生活的基本事实,它所表达的 乃是人把单纯的生存变成有意义的丰富的生活的努力。而在这为了生活的努力 当中,人便不能不具有立足于现实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乌托邦情结,以及在这乌 托邦情结下对未来生活的理想追求。人的现实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观念世 界,也就既是人的理想追求的结果,又是人的理想追求的基础和起点。于是, 在人为其生活的追求与努力当中,便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旨趣与美 学思维逻辑;人的现实的和未来的日常生活

3、世界的精神意识与观念的更新,人 的现实的和未来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人的现实的和未来的 日常生活世界的组织建设与设施的完善,也不能不必然地体现出人自身的美学 观照。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不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 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 来建造。”(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第 97 页。)显然,作为人的一种生存式样与生活方式,作为人的一种秩序性追求的制 度安排,法治也反映并体现着现实的人自身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一、法治的生成与运作所表达的

4、社会活动主体与作为客体之法治要素的相 互塑造与型构,彼此赋予对方以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与人性的契合, 呈现出的乃是社会活动主体在法治问题上的审美立场;就法治自身而言,它所 呈现的乃是法治的审美观照,即法治的美学标准。我们知道,美只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只是属于人的,因此,美只能也 始终存在于人的生活世界。人的世界和人的生活是由人来创造的,因此,美只 能也始终存在于人的创造和人的生活追求之中。现实的人的世界和人的生活追 求表现为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在以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为根本尺度而对客 体世界的改造,在这里,客体乃是进入主体人的认知视域的存在,包括纯粹自 然的物质世界、由人的创造性活动产

5、生的社会的物质世界以及由人自身的观念 和意识构成的主观的观念世界。所谓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人的生活世界的 创造以及人对生活的追求,实质上也就是人对人的这三种世界的统一的认知与 改造,这种认知与创造必然是以人自身的美学标准、以人为其生活世界设定的 理想原型为参照而进行的。法治,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现实的生存式样与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的人的 一种秩序性追求与制度安排,它本身也既是现实的人对于生活的一种选择、又 是现实的人对于生活的一种创造;它既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一个维度, 又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手段与方式之一。于是,在法治的追求与践行之 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坚定的审美立场便是:以人自身的生存

6、、发展和完善为真 实的地基和根本的标准。也就是说,法治的审美立场是也应当是以现实的人的 现实的生存与生活为基础与出发点,而以现实的人的未来的理想生活为目标指 向和参照。从根本上来讲,法治的审美立场体现了人的超越属性,即人对自然 世界的超越和人对自我的超越。一方面,“为了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 要从这个自然而然的世界中去探索真(为何如此)、去寻求善(应当怎样)、 去实现美(是与应当的统一),把世界变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世 界。这种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就是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的否定 性统一,就是把人的非现实性(目的性要求)转化为现实性、把世界的现实性 (自在的存在)转化为非

7、现实性(为我的存在)。这就是人对自然世界的超越。 ”(注: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2 页。)另一方面,“从自然中生存的人类,却要认识人生、改造人生,在对 人生的认识与改造中去寻求意义(为何生存)、去追求价值(怎样生活)、去 争取自由(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把人类的生存变成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 生活,把人类社会变成人类所期待和憧憬的现实。”这就是人对自我的超越。 (注: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283 页。)我们认为,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规范性生活方式,法治的审美立 场体现了人的超越性,乃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

8、人类超越自然而构成 人类社会,由此便产生了个人与社会、个体意识与历史文化的矛盾”,同时, “人作为类而构成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大我,人作为个体则表现为各自独立 的小我”,而“由这种大我与小我的矛盾关系所构成的社会正义 与个人利益的矛盾,提出了具有更为迫近的人类生存意义的政治理想问题、社 会制度问题、法律规范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价值观念问题以及人类未来问题。 ”(注: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3 页。)因此,法治作为人的一种现实的规范性生活方式,既不能不密切关注 现实的人的生活现实,也不能不密切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需求与生活理想。法 治的审美立场所表达的也就是以

9、现实的人的生活理想为尺度对现实的人的生活 现实的观照与改造,从这个角度来看,法治的审美立场也就体现了现实的人对 人的现实的超越。因为,“人是现实的存在,但现实的人却总是不满足(不满 意)于人的现实,总是使现实变成对人来说是更加理想(更加满意)的现实。 生产劳动、科学探索、技术发明、工艺改进、理论研究、艺术创新、道德践履、 观念更新、政治变革,都是现实的人对人的现实的超越。人在现实中生活,又 在希望、期待、向往的理想追求中生活。现实规范着理想,理想又改变着现实。 ”(注: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4 页。)这样,法治的审美立场在现实的人的现实的法治生活之中

10、,便不能不体现 为既不背离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又坚定地朝向现实的人的理想生活这样一条美 学标准,其核心乃是用理想来观照人的生活现实。所以,法治的审美立场及其 美学标准,体现了人的一种永恒的乌托邦情结,一种永恒的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与向往。难怪布洛赫高度评价乌托邦理想对人的生活和社会的重大意义,他说:“如果,一个社会不再以一种理想的乌托邦社会加以参照以照亮前景,而是根 据事物本身去盲目要求,这个社会就会相当危险地误入歧途。如果,革命的力 量不是使在抽象中展示的理想付诸实现,相反,以灾难性的手段去诋毁甚至毁 灭那种尚未在具体中出现的理想,那么,再糟糕也莫过于此了。惟有乌托邦的 目标明晰可见并成为人类的

11、前景时,人的行动才会使过渡的趋势变为主动争取 的自由。即使空想主义者至多只允诺显而易见的空想的乌托邦,但是在其中就 已经对乌托邦所具有的客观实现的真实可能性作出了自己的承诺。”(注: 德E布洛赫:乌托邦的意义,载董学文、荣伟编:现代美学新维度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08 页。 )然而,必须明确,法治本身的存在和践行是拒斥乌托邦的“在场化”的, 能够作为法治的美学标准的只能是在法治之“外”与法治保持“距离”的“不 在场”的乌托邦,也唯其“不在场”、唯其处于法治现实之“外”,人类生活 的乌托邦或理想才有可能现实地构成法治审美的参照模式与标准。二、法治的审

12、美旨趣在于寻求一种符合人性并体现情、理、法三者之统一 的和谐秩序;这一旨趣贯穿于法治的诸多层次、涉及法治的方方面面,它所体 现的法治的审美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美是生活,而生活只能是人的生活,因此,美的东西既以人的真实的人性 为基础同时其本身又是人性的体现;正是在人性基础上并满足人性之正当合理 要求的生活经历之中,人才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也创造了美。然而,现实的人 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人所创造的生活世界也是多方面的,同时,在现实的人的 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现实的人的每一个生活世界,又都体现着丰富的人性内 涵、体现着真实的人的多重需求,生活之所以是美的,正是这丰富的人性内涵、 这真实的人的多重需求都能

13、得到充分有效的满足并达到统一与和谐。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法治所寻求的也正是一种立足于人性并体 现着人性、伦理与法的协调统一的和谐的社会秩序,这也是法治的审美旨趣之 所在。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人不仅有生物生命,而且有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 人是三重生命的矛盾统一体;人不仅生活于自然世界,而且生活于自己创造的 文化世界和意义世界,人的世界是三重世界的矛盾统一体。因此,人的生命之 根是人的三重生命的和谐,人的立命之本是人的三重世界的统一。美,就是人 的三重生命与人的三重世界的统一与和谐。”所以,“美是和谐,是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失落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的和

14、谐,美便不复存在,人也就无法感受到美,体验到美。”(注:孙正聿、 李璐玮:现代教养,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02、293、292 页。) 在法治的观念、意识的精神层面,法治对现实的人的人格之平等独立、人的尊 严与价值的高扬,对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之中充分的自主与自治的地位及其彼此 合作,对人的正当合理的利益与权利的充分认可与保障,对人的生活环境之改 善的深切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即是其表现之一),真实地体现了法治在人的生 活之中所达到或追求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美”;在法 治的规范设计、制度安排、组织机构设置及其结合方式与实际运作之中,法对 现实的人的主体地位与人格尊严

15、的平等保障,对人与人的社会合作的利益与负 担的合理分配方式的确认与保护,对人的生存与生活环境的改善与合理利用的 保护(如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宗旨、规范与制度框架),也真实 地体现着法治所追求或者达到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美”。美是生活,是人的创造,而人对生活的创造本身又不能不依据一定的审美 标准、不能不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的真实的生活的重要 方面,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规范设计、制度安排与组织机构 的设置,都不能不符合一定的美学原则与审美标准,它们自身也不能不映现出 某种美学效果。所以,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在历史过程中自有

16、许多机会实际可说是无数的机会一再创始各种制度。我们有充分的理 由可凭以设想,需要本身就是各种迫切的发明的教师;而人类社会既因这 些发明具备了日常生活的基础,跟着也自然会继续努力创造许多事物来装点生 活,使它臻于优雅。这个普遍原则,我们认为对于政治制度以及其它各个方面 应该一律适用。”(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第 371372 页。)而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更是把国家及 其规范、制度与组织结构视作是模仿有理性的大自然最精美的“艺术品”人并 依其美学原理来建造的。我们不妨详引其言于后。霍布斯说:“号称国民的 整体或国家(拉丁语为(Civitas)的这个庞然大物利维坦是用艺术造 成的,它只是一个人造的人,虽然它远比自然人身高力大,而是以保护自 然人为其目的;在利维坦中,主权是使整体得到生命和活动的人造 的灵魂;官员和其他司法、行政人员是人造的关节;用以紧密连接最高 主权职位并推动每一关节和成员执行其任务的赏和罚是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