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89302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作者:张志刚 楼婷 2006-02-15 多年来,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型)的推广应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教学方式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教学的特点: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而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这一方式,发挥教学活动四要素中老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因素的作用,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笔者观摩了不少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研究课,总的感受是,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然而,

2、大多数的课堂教学还不成熟,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现将现阶段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常见误区总结陈述如下,供各位同行参考。 误区之一:过分依赖网络技术,网络交流替代了师生的传统交流方式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有三种交互形式:即师生与计算机交互,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互,学生与学生面对面交互。教师在实施时往往比较重视第一种交互而忽视了后两种交互,使师生、生生之间原本可直接进行的交互人为地变成间接进行了。事实上,现阶段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交流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师生利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的技能不高,有些学生打字和文字组织速度都比较慢,用这种方式表达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是这种

3、交流方式与面对面直接口头交流相比,不利于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如语文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技能培训,如果交流都是在留言版、BBS 上进行,学生就会丧失聆听与口头交流的机会,从而阻碍了听说能力的发展,甚至因为打字慢而束缚写作思维。同时,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交流方式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语言及态势语交流,特别在基础教育中。一名优秀的老师,他的一个眼神、一声惊叹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它丰富和支撑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完全通过现代媒体间接交流的方式相比,具有真实可靠的优越性,在促进学生知、情、意、能全方位发展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利用这种工具所能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

4、如数学等理科课程有许多问题是通过公式、符号、演算过程来表达的,但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未见过具有集成输入公式、符号等功能的 BBS 或留言板。 【对策】教师要一分为二看待网络交流,BBS 及留言板交流方式可较多地使用在远程辅导和家校联系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轻易放弃师生间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机会,要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慎用和善用网络交流。 误区之二:学生对网上信息照单收进,缺乏深度思维 由于计算机传递信息节奏快、容量大,所以执教老师往往利用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网络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第一步理解并分解课堂总任务,第二步学生自由分组选择分任务,第三步上网搜索资料自主学习,最后安排学生集体汇

5、报讨论共同完成总任务。学生的大量时间都花在看屏幕和操作鼠标上。多媒体画面频频变换,学生目不暇接,但思维却处于休眠状态或仅仅是浅表性的,这种教学不过是一种新形式的注入式教学而已。这种课的结果可以想像:课堂交流气氛热烈,所有学生看上去都解决问题了,任务也都完成了,但他们看到的宽泛和肤浅的感性材料不一定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理性知识。相当多的学生只是看到几个好看的画面,记住了某个事物个别的、零散的特征,根本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被忽略了,思维层次也仅仅是停留在“读图时代”。 【对策】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恰当取舍材料,并且使所保留的材料本身具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的思

6、维。另外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网络信息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自身潜能和学习积极性,让网络最终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服务。 误区之三:课程整合重技术而忽略学科课程的主体地位 将信息技术的使用融合于学科教学当中,让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界专家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初衷。然而有的教师在实施课程整合时,重信息技术而轻学科教学目标的落实。有一节小学语文葡萄沟的课,教师让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寻葡萄干制作工艺,还设计了画葡萄、品尝葡萄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中醉心于信息技术

7、的指导,忙活了半天,唯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朗读感悟,整堂课因技术应用不合理而支离破碎,有意无意之间语文课上成了信息技术课、活动课。 【对策】信息技术走进学科教学,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之中,不可为了整合而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来就是要回归课程本身,不可用信息技术去替代原来学科本身的一些内容,如不可用网上搜集资料替代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用在线聊天代替语言表达 误区之四:只放不收,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准 网络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开放的,教学工具是开放的,研究方向是开放的,交流评价是开放的,网络的出现为我们真正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

8、学环境,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由于对本身角色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过程放有余而收不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莫名其妙地研究”、“稀里糊涂地上网”、“漫无边际地讨论”,最后教师还得“匆匆忙忙地补课”。 【对策】网络教学中应把握放与收的尺度,教师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和探究的同时,要善于扮演好 6种角色:问题情境设计者(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富有挑战性、有研究价值的任务)、资料线索提供者(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上网)、合作分工指导者(合理安排组内分工,提高学习效率)、探究过程促进者(使学生不偏离学习的初始目标,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交流反馈组织者(使交流有

9、正确的方向)、成果评价参与者(使学生学有所获,思想得到升华)。 误区之五:体现了个体化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成果的汇报共享 “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资源。浩瀚的网络改变着学习的概念和方式,师生之间的知识差距已显得微不足道了。公平、公开的网络环境,使个体化学习成为可能,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最擅长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的个性爱好在网络学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有些教师对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缺少有效的约束策略:学生在课堂上被网络中精彩的信息吸引,只顾埋头专注于个人的实践操作和学习体验,使交流合作与测试环节流于形式;同时,过多强调学生的

10、个体学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偏离了网络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重要目标。 【对策】学生自主学习,并非“全权下放”,教师“袖手旁观”。网络的实质是资源共享,我们应在强调网络个体化学习的同时,重视开展师生、学生之间的广泛的交流竞争与合作,尤其要重视成果的展示汇报,让学生运用合适的技术(既可传统的又可现代的),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交流中促进对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学习的成果和学习的快乐、提升学习的价值。 误区之六:津津乐道于网络的海量信息,忽视对学生甄别信息能力的培养 Internet 现在已经构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

11、资源网系统,但是应该看到,Internet 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能对社会带来一定的冲击甚至破坏;它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会导致信息环境的严重恶化。这些会影响我们的网络化教学。 1.网上信息泛滥,造成信息质量严重下降。Internet 既是“信息绿洲”又是“信息沙漠”,要想在网上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今后将越来越难。 2.资料的混乱程度增加,系统化整理成本越来越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低的现象已成为困扰网络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尽管在网上出现了许多门户公司、网站分类检索公司,但网络资源分类标准的不统一,使使用者难以方便地查找信息。 3.人们必须花大量时间去阅读价值不大的资料。因为使用搜索引擎找

12、期待的信息如大海捞针,信息搜索很少一次成功,使得学生不得不阅读更多的资料,其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 4.由于因特网的高度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信息,必然导致网上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学生在上网浏览信息时,极易受到虚假错误信息甚至黄色、反动信息的负面影响。 【对策】教师应在网络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重视对学生进行甄别信息能力的培养和网络道德教育,并要对“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这一教学环节的时间与效率加以控制,避免因教学设计不当造成“急刹车”,整堂课显得“虎头蛇尾”。另外,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自建学习性网站和向学生推荐若干个权威性网站缩小学生搜索范围也是比较奏效的方法。 误区之七:过于注

13、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展示,忽略了传统教育手段与媒体的运用 有的教师认为传统教学媒体都已过时了,采用的手段越先进越好。如在让学生自学课文时,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多媒体网络教学,将课文转化为电子文档供学生在课堂中的计算机上阅读注释。其实这极不利于学生课后的再学习。再比如,不少传统教具(实物、模型、挂图等)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有的教师却用扫描仪将它们输入微机变成图片;本来一幅漫画用幻灯片打出来即可收到应有的效果,可硬要做成 Flash动画;还有些模型教具,拆装简单,学生看了清晰明了,却偏要用 Director 制成模拟切割图,结果是学生动手动脑不足凡此种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会落个费力不讨好的结果。 【对策】教师必须科学认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两者的优势与弱势,既要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也须锤炼自身的学科素养。要引进经济学中的“低成本经营”理念,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重形式轻效率表演课的做法。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发展仅仅只有几年的时间,我们在研究这新的教学技术的时候,要正确理解它的现代性。对传统教学手段,要抱着扬弃的态度,毕竟它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