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6837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摘要: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生态,如何处理环境危机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

2、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恩格斯早在百年前就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1”20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同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

3、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2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

4、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人口问题一、人口问题中国人口因素造成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庞大人口造成的数量制约和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下造成的质量制约。巨

5、大的人口数量是诱发当今中国社会生存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数量的过度增长首先造成人口的供养问题。据有关资料推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中国目前全部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是每年 32 亿吨生物性干物质,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良性运转前提下,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为 68 亿人。中国土地资源潜在的自然生产力是每年约 72.6 亿吨生物性干物质。按温饱计算,其理论上的最大人口承载能力约为 1516 亿。即使在严格控制人口生育的条件下,中国人口将在 2030 年达到或接近土地资源最大承载能力对应的人口极限。尽管历届中国政府都将粮食的供应问题作为首要问题,但是时至今日,这一供应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客观地说,中

6、国的政府和农民为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面对 13 亿的供养人口,以及耕地面积不足印度一半,总体产量提高有限,粮食问题仍然是困绕中国政府的头痛问题。人口数量的过度增长造成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配置比例的失衡。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下,过量的劳动力供给造成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人口仿真模型预测,在未来的 20 多年里,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从 2000 年的 8 到 7 亿人,持续上升到 2013 年的 10 亿人左右,而且3这种上升趋势将持续到 2025 年,在此之后中国的劳动人口规模才会出现逐步下降趋势。在人口增长的同时,生产工艺的高技术化使得经济规模

7、的扩张对就业压力的缓解作用日趋衰减,而且自然条件的限制作用使得经济规模无法长时间保持扩张。在这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缺乏现代化生产技能的大量低受教育劳动人口将面临更加黯淡的就业前景。二、环境问题二、环境问题在地球这一有限的空间里,人口数量和欲望无节制增长造成的困境催生了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这一对孪生子。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多年梦想。近 30 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

8、的速度,然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已出现危机: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空气污染大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总排放量均居于世界前列。城市大气环境面临煤烟型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的双重压力,大气中悬浮颗粒的平均值高达 432mg/m3(1995 年) ,空气中有害微粒的含量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标准的 35 倍!据世界银行报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 20 个城市中 16 个在中国。据来自中国环保总局的消息称,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大大超出环境自净能力、近 13 国土酸雨污染严重。1995 年,中国仅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165 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 2,酸雨区面积已占到国

9、土总面积的 40左右,而且这 40的国土几乎全部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根据 1998 年的数据,中国的废水年排放总量为 439.5 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 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 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五万公里河段中的 80由于水质遭到破坏而不能再维持鱼类生存。全国532 条主要河流中,有 436 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过度放牧、乱砍乱伐、陡坡垦耕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因素,中国4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近 20 年来中国土地沙化面积,平均以每年 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区域面积。如果按照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所确立的定义

10、,则中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高达 280 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近 1/3.在华北、东北、西北的“三北“地区,有 80的土地正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整个国家每年因荒漠危害造成的损失高达 550 亿元。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工业化水平低。由于受科技水平的制约,我国工业存在着地区差异,各地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还占有很大比例。我们必须走出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的怪圈。第三,过分急于功利。有的地

11、方、领导为了早出政绩、快出政绩,急于上大项目,铺大摊子。重视近利,缺乏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给生态环境埋下了长期性、积累性的恶因。三、资源问题三、资源问题在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中国人面对的是这样一幅资源分布图:各种主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28、32和 50。与此同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预测: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已有 1/4 的品种供给不足,另有1/4 的品种濒临短缺,其中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的 15 种矿产资源中有 7 种石油、天然气、金、铜、钾盐、铁、煤存在着储量不足和资源缺口,二次能

12、源(石油、天然气、煤)国内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差额到 2010 年将达到810;中国的 617 个城市中已有 300 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如无重要变化,2010 年全国的缺水量将达到 7000 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 13,其中绝大多数是人工再生林,原始的自然林地几乎殆尽;全国累计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 160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6,土地沙化面积平均以每年 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草原退化面积高达 9,000 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的 1/35以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许可以乐观地寄希望于通过资源进口解决暂时的短缺,但是在全球性的资源短缺背景下,中国对资源需求量的剧增已经成为世

13、界范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粮食、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巨额采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严重关注。四、解决途径四、解决途径人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面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新特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应运而生。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环境与发展问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1992年联合国

14、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接受。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它既有对人类文明模式的深刻反省和历史选择的自觉性,更有人类正在进行的伟大探索实践和辨证唯物哲学的支持和论证;它立足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以摆脱目前困境和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为根本宗旨;它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建立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维护和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关注和考虑生态环境的基本思想原则,是符合当前国际情况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因而是正确的务实的、可取的。科学的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5、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解决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站在历史的前沿提出的。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和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的结晶。其中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也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重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上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时。可持续6发展观在中国也被逐渐的接受和重视。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大决心、大力气,以改变当前中国尖锐的人口、

16、资源和环境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变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依靠科学与技术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新的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阶段、新历史时期制定的宏伟政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是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要求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发展,协调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来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是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永恒稳定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 2张坤民,朱达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1998(01),3刘东辉从“增长的极限”到“持续发展”A可持续发展之路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4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