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6109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您现在的位置: 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政府公众信息网 政府 教育医疗 医疗卫生 文章正文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藏医学的心理与养生健身的有关问题,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就藏医对心理器官的认识,修身、修德,心性养生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既需要物质生活中的饮食的滋养,又少不了精神生活中情绪的调节。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调养养心比养生更为重要。精神调养术是西藏古代养生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来受古代藏医学家和人们的重视和应用。心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括,它包括思想情趣、信念欲望、个性特点及道德观念等,古人多称之为“神”,而称心理养生为“摄神”、“调心”等。人的心理

2、活动和人的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可以使生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从而使人体健康受到影响,诱使疾病的发生。所以,从更深一层理解,人们对心理养生的重视,要比对生理养生更为重要。一、藏医对心理器官的认识一、藏医对心理器官的认识藏医学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脑是心理的机能,大脑皮层的功能和一切心理现象极为密切,是人的心理得以产生的总基地,人对五境六识等意识的反映是通过大脑起作用。关于大脑是心理器官的认识在四部医典及其论释本等书中论述说:“大脑、脊髓、白脉等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脑为白脉之海”,这里的海就是汇集的意思,如水大量汇集则称之海

3、洋,知识大量汇集称之智海,这里是说脑是无数细小的白脉或神经聚汇的海洋。这一认识与西班牙著名神经解剖专家卡赫尔在 20 世纪初期才得出脑是许多神经细胞构成的观点是一致的。1(P648)对心理器官的认识,藏医学还有其自己的特殊看法,这就是强调心脑有思维功能的观点。在认为五官接受外界信号而传导给大脑便产生六识之外,认为心脏也是记忆和六识产生的器官。藏医经典中这种思维和心脏关系的认识虽然是从佛教思想中引用,但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合乎事实的观点。一般而言,佛教密宗教义中有着“吾、江、若”三脉和脉轮的说法,这是针对特殊信徒身体生理结构而言的,而藏医理论主要是针对疾病论治而言,按普通健康人体的生理为依据来认

4、识的。因此,藏医认为脑为思维器官是医学本身实际观点即符合现代科学的唯物观点1(P648)。古代希腊哲学家被誉为生物科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曾看到心脏是人体重要的思维器官之后说道:“动于前、止于后”,说心脏跳动是生命的开始,而停止跳动是生命的终结。从这一含义中我们不难理解心脏的重要性。近代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我们把思维看做大脑的惟一产物,对于我们来说获得的只是一个离开灵魂的心理学”,这一说法不无道理。因此,藏医强调心脏也有心理活动的功能是一种独特的见解。一般来说,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是个难以掌握的复杂过程,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对情绪曾有过不同的解释并著有许多论文。心脏在藏医理论中有着灵魂八识运行的

5、孔道,心同情感有关系的这一重要观点,其正确性很难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定论,但随着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也许会得到明确的证明,例如,藏医学中有“心脏五门灵通行的孔道”,其中有性格、心意及染污意三者通行的孔道即灵魂八识通行的孔道,它们与人的聪敏、自持、思考等心理活动和情绪有密切关系的阐述。1(P648)藏医学还指出,人的心脏功能与人的情绪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造成心脏病的原因是悲痛、思虑过度、生气发怒、闻听不悦之言、惊恐等。在四部医典疾病的病因、症状归类中指出,人的心理就有“贪、嗔(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或是“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失调”,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6、属于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引起疾病,但若过于强烈或持久,或过于敏感,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关于心理的器官问题,西藏医学还从辩证的观点阐述了三因决定人的情志,是维护人的精神活动的物质。四部医典论述部指出:“维命隆居头顶部,敏锐五官生六识”,“能足培根在头司满足”,“能视赤巴在目司视觉”、“能味培根在头司味觉”,“能作赤巴居于心脏中,自豪骄傲欲望意志生”,说明人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和心脏等的功能所决定的。对于大脑藏医认为“脑为白脉之海”,白脉像树根状自大脑沿脑底、延髓、脊髓向全身分布,白脉色白,是髓运行的脉道,主知觉的传导,白脉显然指的是神经也就是说,在存在于头脑中的维命隆、能足培根等三因的某些具体

7、物质的作用下,大脑司理知觉,产生意志、勇气、耐力、满意感及思维意识等,进行精神活动。同时,大脑通过白脉的传导,支配存在于眼睛中的能视赤巴、存在于舌头上的能味培根及存在于五官和皮肤中的不同的具体三因,反馈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意识。心脏,藏医认为它是人体器官的“国王”,遍行隆和能作赤巴存在于心脏。心脏通过这两处具体三因的作用司理人的思想意识、语言,产生各种神识、胆略、计谋、雄心、智慧、果断、高傲、进取心、欲望等情志和精神活动,正所谓“心为思之官”。可见三因不但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物质,也是维护人的精神活动的功能物质。二、修身、修德与养生二、修身、修德与养生古人在论述养生之道时,早就认

8、识到“养生必先养德”的道理,所谓“大德必得其寿”、“德不修则寿易损”、“日思夜忧,人心易离,养生之戒”。荀子说“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尚夭折。”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古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说,对人要“心力正而义广胸怀,常怀慈悲贤良菩提心。”为什么说养生先养德,德不修则寿损呢?这是因为一个人若不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则脑子里就会为追逐名利私心所桎梏,整天胡思乱想,寝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山珍海味灵丹妙药,也是无法延年益寿的。相反,它会加速机体的衰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做坏事的人,其身心常处于受谴责的心惊胆战状态;在这种强刺激下身体是不可能强壮的。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

9、的人就会心常戚戚。缺乏道德修养,惟利是图,整人害人的人,既要经常暗算别人,又要提防别人对自己的报复,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得不到休息,身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力下降,是极易得病的,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心境始终平静,精神乐观,思想愉快,机体运行是在正常的均衡状态下运行,没有外来干扰,良好的心理和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抗癌能力,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获取长寿,采取了不少的办法,其中有营养方面的科学,也有心理方面的调适,还有防治方面的对策。但往往忽

10、视了精神方面的因素和道德的修养。养生先养德,可以说是最佳的、治本的方法。在藏族的佛说养生经中,已相当明确地提出了养生先养德在争取长寿、减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佛说养生经中的精神卫生中,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语意、行为、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在道德方面:养生经要求,一个人想要长寿,就应做有利于他人的事,要尊敬别人,尤其是师长、老人、僧尼、父母,不要骂人,讲脏话,不要议论别人的短长,不要欺诈。还要保护好环境,劝告人们不要砍大树。在行为方面:要求人们不要犯罪,万一犯了罪,要立即悔改。要切实按佛教的“十吉祥”,也就是十戒去做,即不偷、不打人、要诚实、有礼貌、不占别人的钱财、不食言,不诅咒别人,甚

11、至连不杀生也是其一。提出修德要做到行宽心和,动静有礼,不取非分,心无狡诈,怜孤恤寡,敬爱卑微,逢侵不鄙,受辱能忍,见贤内省,崇尚胜己,推功行善,不好阴谋,怀诚报信,得失不形,仁慈谦让,内修孝悌等,反映了前人对修养道德的重视,说明健康的德行,良好的习性是养生的基础。还提出在众人面前,有打阿欠、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这种对个人行为的规劝是十分可贵的。欲延年须先养德。养德贵在实践,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平时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地积累。云丹贡布在四部医典中也提出:“日常行为”中,要注重德行的修养,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应:“详察在先事后可为善。千言无凭善为作体察,万语先虑自我径要严。莫

12、听妇道之言重子嗣,对于慈善之人可直言。慢者深沉快者需平稳,敌者不纵长调服焉。疼爱随从施恩放眼量,尊敬师长、父辈需勇为交往乡亲彼此要同心,战胜非义胜则有分寸,博学谦逊富则要知足。对下不欺对上不嫉妒,不仗恶人不仇僧与苯,不沾人财遵誓图报应。悔不烦细不为恶灌顶,心力正而义广胸怀。”甲拜衮桑在西藏医学中也讲:“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关系,互相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对病人和穷人要有同情心”。尤其是医生要与人方便,“熟悉一个普通人的习惯,知道如何行动和说话。不应有自私心,对病人要给予很好的照顾,直到病人完全恢复。”以上说明,做人的准则是多么重要,这是修德必备的要义。同时四部医典中还说:“足智心胸善坦

13、荡,信誓旦旦品貌亦端详,勤于本业人道又贤良”。即人要自强立志,要求养生者树立明确的生活志向,具备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之精神。古人认为君子应“自强不息”,否则“人心一懒,则百骸俱怠”,养生的目的意在防病延年,为社会多做贡献,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实为养生之大戒。志立而自强不息,可使人生趣味盎然而有益于健康。因此,人生不能无志,养生尚须自强。自强立志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老年人不可自持年高而不求进取。而应老有所为,老有所寄,只是操用不可庞杂,庞杂则劳神。青年人更要自强自立,才能有所作为。这样方能“此生得幸福”,“大德必得其寿”。三、心性养生和情绪锻炼三、心性养生和情绪锻炼人的心理活动与健康有着极为密切

14、的关系,心理养生的方法早在吐蕃时期的医学著作中也有详细的论述。西藏医学认为,情绪稳定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现代心理学也认为心情抑郁晦暗,或过度紧张冲动,都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导致许多疾病发生。例如溃疡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癌症、早衰等,都与患者情绪失衡有关。众所周知,食物营养直接关系着人的体质与寿命,近些年来人们很讲究食物营养保健。其实,人的精神也需要充足的营养,精神营养不良,必然会使心理不健康。再健康的体格,可以因不健康的心理而毁于一旦,而健康心理则有助于身体健康的长久保持,也能促进病体早日康复。当今,心脑血管、内分泌、消化、精神和神经等系统身心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与许多

15、人心理不健康有关。因为人体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超过强烈的精神刺激限度和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会使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削减机体的免疫功能,致人的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进而诱发各种疾病。因而如今流行的食物营养保健法,只是营养保健学的一个方面。它强调的是人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则又取决于精神营养是否充足。人需要精神营养,要进行心理进补。所谓的精神营养,虽然不像食物那样具体,或与物质的形式存在,但它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广泛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良好的个人品质、高尚的精神境界、完善的个性、平稳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情绪等等。西藏传统养生学也认为,养生虽涉及饮食、起居、药物等诸方

16、面,但调摄情志、修养德行则是统摄全局的第一法。西藏医学认为,在人体这个天地里,人的心态如何,对于人体整个系统的损益兴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古代藏医养生学家特别强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正如藏医经典名著四部医典中说:“情志赤巴住于心脏间,心广自豪做事按意愿”,“无故豁达丰美呈焕发”。强调要调摄精神,避免情感大波动,防止气机逆乱,阴阳失调,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人应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活动,而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西藏医学中的心性养生十分注重调整人的精神心理,认为“心主神志”形神合一是健康的保证。四部医典在疾病的病因、症状归类中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有“贪、嗔(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等,情志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影响人体健康、生病的根源,“忧心生悲使得容颜衰,惊恐懦弱不乐衰光焕。”藏医养生学从人的健康方面论述了人生回首往事时,易产生多种复杂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往事,最易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它可能给人以痛苦回忆,使之背上沉重的思想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