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4204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地方新闻的尴尬处境和出路 张张赤春赤春2006 年 7 月的一天,乐昌市两江镇政府救灾现场,一位某大报记者正对着堆在镇政府墙角的救灾粮食拍摄不停。我过去问,他说:“据群众反映,镇政府将粮食压在政府不发下去,灾民无吃住也不管”。我问:“你有没采访镇政府的人呢?”他说没有。我突然感到问题的严重,如果这种报道出去,对地方开展工作将十分不利。当时的情况是,乐昌“715”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造成10 多个乡镇普遍受灾,而两江镇受灾最为严重,到处山体滑坡,道路不通,镇外的救灾粮食运不进来,镇里的救灾粮食运不下去,对一些村的受灾情况掌握不到,救灾粮食的发放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位大报

2、记者凭着个别群众的反映,不深入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这样的报道显然是很有害的。当时的情况,地方记者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力全面、客观地报道灾情,只是在救灾的一片混乱中检一些事情进行报道;上头下来的记者难以深入实际,在救灾混乱中择一些没经过考证的事情进行报道。这就是地方新闻存在的现状,下面写不好,上面难写好。本人在基层工作十几年,这种现象遇到不少,深深感受到地方新闻的薄弱,迫切需要寻求出路。一、地方新闻的现状和问题一、地方新闻的现状和问题(一)现状。1、数量少。一是反映基层事件的媒体种类少。由于媒体种类少,地方新闻的报道缺乏了应有的平台。2003 年国家对报业体系进行调整清理后,县一级基本已经

3、没有了报纸,一个地级市就一2份日报,另有几份知名度很低的杂志。全省反映基层情况的专题报纸少甚至没有,大多省份只有一份农村报,版数不多,期数也少,大多是周报,一周出两期或者三期。发达地区镇一级有自版发行的报纸,情况会好一些,但受发行量的制约,影响很小。县一级没有自己专门的电视频道,只能采编一些新闻,在一些省、市级电视频道中插播,供本县的人看一看,不留意很难看得到。而且这种新闻大都围着领导转、围着会议转,自己独立采访的专题新闻很少,影响力极小。二是报道基层的新闻数量少。报纸近些年要求做到“三贴近”,增加了对地方新闻的报道力度,但总体上,地方新闻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少。本人随机抽样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报纸

4、,每种都随机抽样了一周的报纸(非专业权威统计)。一种是人民日报,地方新闻(除省一级的新闻)占报纸版面的 3%,周末有几版农村农村版式,稿件数和字数基本可以占到 10%左右;一种是南方日报(不包括南方农村报),民意版算作地方新闻专版的话,则所占报纸版面为 1.6%,南方日报的大稿较多,但有关地方新闻的大稿只占到 6%左右,反映地方新闻的稿件和字数只占 8%左右;再一种是韶关日报,地方新闻版数占报纸版面的 7%,稿件和字数约占 20%。基层新闻在报纸上占据的地位不重,影响力很小。2、质量差。一是篇幅太短。除一些突发大事件外,在报上登的地方新闻大多是短消息,豆腐块,没有分析,没有揭露性的东西,略有一

5、些介绍经验性的文章。如果登了,也是地方一些通讯员写的稿件,被压缩得不成样子,或者本身质量就比较差。因为对地方新闻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深入挖掘,一到需要登载地方新闻,就感到报纸的版面太珍贵,腾不出一点空间。二是内容太浅。总是把地方所有有深刻新闻价值的东西都压缩到短消息上,很少看到深入分析的报道,很少有基层实践的深刻体验和见解,看不到生活中更多的实质性内容。2008 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报道很多。可3是,真正造成这种灾害的深层次原因却难有报道。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很多地方可走,可为什么偏偏要走到海拔高达 600 多米的高寒、高雾区,造成长坡直下?虽然从数据上来说它的设计是合理的,可是为什么一通车便接

6、二连三发生交通事故,成了“死亡之路”?这本不是什么新闻,可社会却无从知道,因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事实一直没有过报道,不为社会所知。3、影响小。一是上面关注程度低。由于新闻内容不深刻,所占宣传空间太小,让人看不到基层生动活泼的实践,看不到基层的艰难,看不到基层的创造性。偶尔看到,也会让人感觉到是很新奇的现象。地方新闻难以在社会上造成影响,即便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如突发事件,到最终还是不能给人以深层次的思考和启发。一些好的经验,一些难关如何突破,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报道,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整个地方新闻给人关注的程度低,影响小。二是基层群众看不到。目前,小报已经取消,大报没人订阅。村一级基本不订报,了解

7、新闻的唯一渠道是卫星电视,地方的新闻地方群众根本看不到,都是全国、全省统一播发的新闻,只能看到大政策、大方向,看不到基层存在的问题,看不到社会存在的现状,没有地方特色,不贴近自身生活,群众关注的热情不高。(二)现象。因为这种现状,造成基层的一些现象不可理解。现象一:政策的“雷声”大,贯彻的“雨点”小。每当政策一出台,就辅之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大版面,大篇幅,给人的感觉是国家政策多好、多快、多及时。可是,基层贯彻得如何却往往没有声音,或者是声音十分微弱。政策贯彻得如何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应该受关注的,否则,政策只是政策,问题还是问题。可是,新闻人花了多大的精力去了解呢?新闻单位花了多少功夫去做呢?比

8、如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对这一政策的宣传进行了多少年,2005 年开4始已经很热了。可事隔多年之后,我们再来看成效,似乎很不令人满意。基层在实践中成功的不多,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到去年的网络中才形成了一波大的讨论。如今,基层呼唤着什么?根本问题在哪里?我们能看到的太少,除了内部有一些通报外,新闻揭示的广度和深度极为有限。又如,对当前国家加大投资扩大内需政策的宣传可谓铺天盖地,可地方落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问题在里面呢?这些,我们却很难看得到,有些问题基层群众看得很清楚也很关键,可上面不知道,社会不知道。比如乐昌境内的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这个省里面督办的重大工程,在遇到这波政策后

9、,推进更快了。但地方有时有苦难言,比如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工作经费本应该早到地方了,可现在还压在省财政厅,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给,工作却一件件压下来,一点后腿都不能拖。现象二:基层的一些现象成了“怪现象”。上层的救灾粮食下来,基层政府居然敢把它卖了,社会觉得不可思议:救命粮也敢卖!镇政府却有苦衷:“上面来点粮食,一则要请车从县城运回来,还要运到村里面去派发,没有一点经费,至少运费应该要有吧?没有,那只好 50 元一吨卖给灾民了。二则一点粮食,不多不少,灾民又多,根本无法分下去,分不均,反而会闹出矛盾来”。期间,有群众要上访,地方政府想尽办法,有些镇政府居然开一个“培训班”,把这些人“请”来,好吃好

10、住近个月。为什么?因为上级严控越级上访,可地方有什么办法呢?其实有群众上访是很正常的事,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他不服,便去上访。以前,计划生育出台了“七不准”政策要求,一度成为计划生育开展的阻碍,直到现在,这个“七不准”仍然难以执行。有镇领导说,如果计划生育要“七不准”的话,那最好是加一个不准,那就是不准搞计划生育。基层很多实际情况,工作中很多新现象、新问题,可没被社会知道,5没被社会理解,原因就是反映的渠道太少,一旦反映出去,就成了“怪现象”。现象三:“上面好,下面坏”的声音日益削弱着基层政府的威信。一方面,上面来的人总是带着审计的眼光来看地方官员,认为都是政策不落实,都是吃拿卡要,每投入一分钱

11、都很不放心,怕地方贪了、挪用了。尤其是一些大报记者,来之前就听到有举报,说地方违反政策规定,一下到基层就直指一些敏感问题,甚至根本就以“基层干部没几个是好人”的眼光来看问题,来开展自己的采访工作,给地方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另一方面,群众看的都是好政策,看不到实际问题,政策贯彻当中出去的越来越多的问题加深着群众的这一观念看上面的政策多好,就是落实到地方便变样了!以一种极不信任的眼光看地方干部。二、造成地方新闻尴尬处境的原因二、造成地方新闻尴尬处境的原因(一)表面看,有两个原因。1、 “大记者”无法写好。一是站得虽高,但沉不下去。省媒体记者驻扎省城,来自上层的信息丰富,对政策掌握得比较全面透彻,看

12、的事情多,比较全面,可谓站得高,望得远,这是基层记者所不可比拟的。但是,现在的大记者下基层少了,采访作风变了。或是浮在上面,只跑就近的机关,不愿深入基层,所写稿子“贴官不贴民,报喜不报忧”;或是即使下到企业、农村,也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弄到一点材料就认为“差不多”了,回来便加上想象、推理,凑合成篇,实属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更有甚者是轻信传言,听到风就是雨,捡到芝麻就当西瓜,不调查、不分析、不核实,就信以为真,为了追求收视率,就草率播报出去。例如,2007 年的“华南虎照片”,2008 年的“汶川地震波涉北京”等,客观上起了造谣惑众的恶劣作用。二是文化虽高,但实践太少。现在的的大报记者,大多是

13、学校毕业后就到报社应聘参加工作,基层实践太少以至没有,6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出来到报社,对基层的东西知知甚少,有些甚至连农村养的猪、牛也没看过,觉得很好奇。以前在乡镇时候接待过一位省报的记者,在田间看到农民摘了一些野菜挑回去,他问做什么用。农民说给来喂猪。他很惊讶“这种东西猪也能吃吗?”让人感觉到他对猪吃什么东西根本就不知道,连农民都感到好笑。三是技巧虽多,但务实太少。大记者写出来的文章很漂亮,很激动人心,可看完后总让人感觉到很假,即便是真实的事情,也感觉到不是真的东西。我们身边有一位被上面的媒体炒得很厉害的先进典型,可在当地人心目中,说他并不是很好的那种,很平凡,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东西。可是,

14、媒体抓住一点,特别放大,没有把一个人完整地反映出来,让人感觉到他并不是真实的他,媒体上的他并不是现实当中的他。还有一些事情本来一篇小消息就可以讲完的,可某些大报偏要长篇大论。比如我们某个镇遭受旱灾,本来不是很大的事情,在石灰岩地区,一到旱情发生时,都会有这种现象,历年来都是这样,出过很多报道,也采取过很多措施,新闻价值本不是很大。但某大报记者下来一两天,便写出长篇大稿,还附了一张大照片(水塘干枯后的大裂缝),让人看过之后感觉到这些大报没啥东西好登,而且,这样登载出来又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和效果呢。2、 “小记者”无能写好。一是长期溺在基层,眼光受到限制。地方记者长期在基层,对政策的把握不是很多,不

15、是很准,眼界受到限制,有些本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东西却见怪不怪。比如国家取消农业税政策、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地方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同时在实施当中也还有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对以前拖欠了农业税的农户怎么办?如果对这些老帐一笔勾销,那执行政策好的农户不是吃亏了吗?可这些现象,却由于基层记者把握不准当时的重大政策机遇,使得一些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东西埋没在基层7还没有报道出来。当前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开展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表面看来很热闹、很重视,可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其实正如历次的学习活动一样, “体会心得请人写、回报总结秘书拿;建章立制说空话,能否落实无人查”。于是,我们说,这种活动只是辛苦了

16、文字工作人员,浪费了国家的纸张,白费了大家的时间,所起的效果甚微。可这种现象,深入采访过吗、报道过吗?地方记者很清楚,可是无法写,也写不好。二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无驾驭新闻题材的能力。不少好题材由于地方新闻记者业务水平不够,使主题含糊,内容陈旧、表现老套,缺乏深度和吸引力。如某县电视台报道某镇政府出面买单购买意杨、银杏树苗,无偿分给农民种植,明确林权改革后只要树苗成活,产权就归植树农民所有。这等利民、惠民又利于绿化造林的大好事,可记者报道时,只报道某镇一天绿化造林多少亩、植树多少株。只体现一个“快”字,而忽略了“快”的原因是什么,使报道缺乏深度,缺乏指导性和推广价值。三是有生动的生活经历,但没贴切的表达手法。由于在基层的长期经历,对有些事情见怪不怪,磨灭了新闻敏感性。在一些重大事件中,自己亲历其中,却怎么也写不好。比如 2002 年乐昌遭受“88”洪灾,我们乐昌报社的同志亲历其中,并且与领导干部一块抗洪救灾,但由于站的角度不高,不知道如何深入采访一些生动的事迹,因而写出的东西只能停留在一般水平。而羊城晚报的记者下来采访几天,写了一篇名叫乐昌抗洪壮歌催人泪下的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