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412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科学发展观引领聋校师德建设薄竹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师德建设,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要想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一)急功近利,缺乏事业心(一)急功近利,缺乏事业心由于聋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工作现状及实际收入并不那么令人羡慕,而更多的是操劳和责任;同时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教师工作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更多的是凭借职业良心、自觉性、责任感、荣誉心和上进心来激励和约束自己。据统计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迫于无奈。因此,毕业后不愿从教的比例较

2、高;愿意献身特教的更少。不少青年教师只是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少数教师急功近利,不安心工作,上课敷衍塞责。在改革开放初期,人在课堂心在商海,讲课如蜻蜓点水,随着人才市场化的深入,大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东南飞” ,见利思迁,心随薪变。 (二)敷衍了事,缺乏进取心(二)敷衍了事,缺乏进取心教师的进取心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进步的真实表白。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说明严谨笃学,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努力做好本质工作是教师工作的必然。现实中的一些聋校教师由于从教时的动机不明,他们有的是为了享受两个假期;有的是为了有个工作,有的是为了一

3、点点的特教津贴。把教师工作只看成一个职业而不是事业,工作马虎了事,不思进取;凭感觉上课,不关心主体发展情况,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刚愎自用,不轻易接纳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工作中不注意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而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喜优厌差,缺乏爱心(三)喜优厌差,缺乏爱心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关爱每一个学生、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加每一个学生的活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把世界和自身照亮应当是教育最真切的意义和使命。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喜优厌差”的不良心理,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关注学生家长的贫

4、富和权力,偏袒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对学困生、性格有缺陷和行为不良的学生教育没耐心,甚至谩骂、讽刺、挖苦,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少数青年教师更是采取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方法,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心,而且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四)贪图小利,缺乏自尊心(四)贪图小利,缺乏自尊心教师的生活是紧张的早晨、繁忙的白天、不眠的夜晚加上疲倦的周末。近年来,少数聋校教师在分配多元化的影响下,心理失衡,为师不言表,教书不育人。常常指派学生或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收受学生的礼物、资财,接受学生家长的吃请,休闲娱乐等。向学生家长推销商品,师生间的正常交往成为营利为目的交易行为,成为挣钱的手段。这

5、些典型的以教谋私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聋校教师的形象,而且还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更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健全人格的形成,更谈不上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五)言行轻率,缺乏互助心(五)言行轻率,缺乏互助心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在聋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智慧的代表,高尚人格的化身。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实际工作中少数小学教师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之间出现不正当竞争,关系紧张。有的教师动不动就在学生面前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学校内的某些不认同的做法大发“牢骚” ,或以贬低、轻视其他学科的作用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威信来抬高自己,以己之

6、长攻人之短,互相拆台,存在严重的“文人相轻”和“同行是冤家”的不良风气,忽视了“以身立教”的作用。二、自我建构二、自我建构心理学告诉我们,从他律到自律过渡是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师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教师的自律精神,传统师德教育面临改革的冲突,他律功能逐渐弱化,因此师德教育应从他律为主转移到以发挥人的主体意识的自律轨道上来。因此,可以从觉悟、内省、慎独三个层面上对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学习教育和锻炼。(一)培养道德觉悟,提升师德境界(一)培养道德觉悟,提升师德境界道德觉悟就是向德向道之心,有了它道德重建就会成为一个人修身立德的自觉需要。培养道德觉悟从下面方面入手:坚定师德信念。坚定师德信念。信

7、念是一种需要和动力,聋校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师德信念,就会发自内心地确信师德要求的正当合理性,并自觉地接受其指导。从而对现代教师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培养“良心” ,提高道德评判力。端正名利观。端正名利观。不切实际的名利欲望是养成道德觉悟的最大障碍。教师的名利观更应建立在公平竞争和发达创业这一现代意识上,努力从“拜金主义”中走出来,从自我心中走出来,建立起创新、贡献和发展的名利价值体系。提升师德境界。提升师德境界。这是师德觉悟水平的集中体现。人类的道德史表明,历代教师在自我修养时,都不断确立新的目标,自觉摆脱低层次道德境界的约束。朝着理想的道德境界前进。(二)开展内省反思,促进

8、自我调适(二)开展内省反思,促进自我调适内省反思就是人的心灵以自己的活动对象作为反观自照,自我感悟。这是个体把握自身的发展规律,改造主观世界的道德修养方法,是道德自律精神由自发到自觉状态的必由之路。教师开展内省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坚持自我学习。坚持自我学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竞争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急剧变化,不断涌现出许多没有现成答案的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教师自己去作出适当的判断。教师应当坚持终身学习,吸取新知识、新思想,理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在道德认识上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开展自我解剖。开展自我解剖。要自觉联系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总结、检查和思考,开展积极的思想

9、斗争,达到对自身的理性认识。从自我中心的单向思维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思想认为与社会环境的多方面因素联系起来作深入认识,要以思想道德的先进性要求来参照解剖自身的差距,也以思想道德的广泛性要求为参照来认识自己的现实水平,发扬自己的长处、优势,实现师德的自我超越。学会自我调适。学会自我调适。保持道德心态的正常和健康发展,是现代教育内省反思的基本功。转换社会角色,扬弃传统道德观念,克服过时的观点,实现道德评判的超越;自我心理减负,开展自我批评,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道德行为,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文过饰非;总结经验教训,面对失败与挫折,认真分析原因,调整努力方向。(三)坚持行为慎独,检点生活小节(

10、三)坚持行为慎独,检点生活小节慎独是指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有道德的可能并且难以被他人发觉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做,它是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放弃双重人格。放弃双重人格。双重人格表现为群集时守道德,独处时无道德。开放的现实社会环境,增加了个体道德违规风险,为双重人格提供了客观条件。这就要求现代教师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在隐蔽处下功夫,在别人见闻不及之及谨慎不苟,特别要强化自尊心和羞耻感,督促自己人前人后一个样,说和做的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从而保证人格的完美。检点生活小节。检点生活小节。当代社会道德他律功能逐渐弱化,对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开始采取

11、比较宽容的态度。一些在道德他律占主导的时代,被视为“非德”的个人生活私事,现在被视为“小事”而被社会所谅解。但是师德无小事。因此对教师来说,不拘小节不是微瑕。可以说越微小的事情越能显示一个教师的道德品质。慎独必须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不放过自己每一点有损教师形象的失误,防微杜渐,扶正抑邪,积小善以成大德。磨炼意志。磨炼意志。慎独是一种有目的的意志行为,必会遭到对慎独修养不利的主观要求和愿望的干扰。慎独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是长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修养结果。现代社会环境消极诱因相当丰富;教师心理极易发生向环境“认同”的倾向。这种认同的倾向与慎独修养必备的恒心、毅力之间的矛盾斗争容易产生内心障碍,从而使师德修养表现出诸如动摇、畏难、退缩等消极态度。所以坚持慎独,必须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努力抵制环境的诱惑,坚持与内心困难作斗争,把自身潜在的慎独愿望转化为不懈的实践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