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876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高 LPC-关系导向型 2.低 LPC-工作导向型3.中度 LPC-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

2、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借助这一

3、东风,1975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R)这一商标。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约翰逊,就是布兰查德的合作者之一。作为治理咨询业的成功人士,赫塞和布兰查德二人搅动的不是理论深水区,而是实业领域的感官神经。假如说,

4、赫塞尚比较侧重于理论性探讨,那么,他的合作者布兰查德则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治理畅销书作家,他善于用传神的故事介绍治理学知识,拥有将繁琐的文章变得通俗易懂的诀窍,其最有名的普及读物莫过于一分钟经理 (The One Minute Manager) 。这本小册子影响了无数经理人的领导风格。当然,赫塞也不是干巴巴的学究,否则,他的领导力研究中心就得关门。赫塞的情境领导者一书,也是极优秀的通俗读物。可以说,作为闻名治理咨询师,他们二人的贡献,主要在治理实践方面。从理论上看,情境领导模型来自于权变理论,并无太多学术上的创新,但在治理实践中影响巨大。经过数十年的时间考验,情境领导不但被作为主要治理培训手段加以

5、运用,而且在组织行为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或许和其通俗易懂并易于操作有关。情境领导模型的基本内容情境领导模型的基本内容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预备程度相适应,才能取得有效的领导效果,也就是说领导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环境及员工的变化而改变。情境领导模式与治理方格模式类似,都是脱胎于斯托格第尔的领导方式双因素理论,而且情境领导模式与双因素理论的四象限表述更为接近。其分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的领导者行为与被领导者状态垂直对应) 。这一模型的运用分三步:第一步是识别对员工的任务和要求;第二步是了解并判定员工的预备程度;第三步是选择适宜的领导风格。识别对员工的任务和要求。这是

6、进行被领导者预备度研究的前提,因为预备度与工作有关,由于被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同,员工的预备度往往也会处于不同的水平。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被领导者的预备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工作进行细分。比如一位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实验控制方面可能非常有经验,但在撰写实验报告方面却力不从心,显然在这两个工作上,该研究人员的预备度是不一样的,领导者应予以不同的工作支持。诊断被领导者的预备度。预备度是指被领导者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意愿水平。其中能力是指表现出来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意愿是指表现出来的信心、承诺与动机。根据员工能力与意愿的高低程度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以下四种不同的预备度水平。预备度一(R1)

7、:无能力,无意愿并无信心。预备度二(R2):无能力,但有意愿或有信心。预备度三(R3):有能力,但无意愿或无信心。预备度四(R4):有能力,且有意愿并有信心。关于这四种预备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比如,一个对工作并无爱好的新员工,他的工作动机只是为了换取生存条件。作为新手,缺乏必要的练习和技能,从心理上也没有去做好工作的爱好与动机,他就处在预备度一的水平上。而一个对工作有爱好的新员工,在技能和练习上虽然不足,但却有做好工作的意愿和信心,他则处在预备度二的水平上。一个升职无望的老油条,由于多年磨炼,工作知识和技能无可挑剔,但没有做好工作的动力和愿望,漫不经心,他就处在预备度三的水平上。而一个

8、经验丰富、技术精湛,而且渴望着大显身手的工作骨干,则能力、意愿和信心齐备,他则处在预备度四的水平上。对于这四种不同的员工,领导行为显然是不能一样的。情境领导理论的重点,在于与员工状况相吻合,所以,进行员工预备度的判定,是这一模式的要害。必须注重,判定员工的预备度,依据是“表现”而不是“潜质”。表现来自于行为,不是言论和思想。赫塞非凡强调对“表现”一词的理解,即根据被领导者的行为来判定其预备度,是“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意愿,而不是潜力或是口头上的“雄心壮志”。如此看来,诸葛亮用马谡就是吃了这个亏。两千年前孔老夫子也强调看人要“听其言观其行”,道理是一样的。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东西,一旦忽视就会在实践

9、中铸成大错。在后来的治理培训实践中,赫塞还提出,这一模型强调了员工的意愿与能力因素,但还有不足,应当把员工的个性模式也添加进来,使判定更为准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模式,有人注重形象,有人注重抽象;有人偏重于直观,有人偏重于数据。员工个性模式这一维度,会影响到领导人沟通方式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在预备度研究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确定领导风格。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领导风格,领导者通过不同侧重和不同量级的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影响员工,表现出不同的领导风格。工作行为是指导性的,就是告诉被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在哪做,如何做,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这是一种上对下的单向行为。而关系行为是一种双向或多

10、向的行为,强调沟通与倾听,让被领导者参与讨论,很少直接命令。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的组合,构成一个关于领导风格的二维模型,示意图中的 X 轴显示的是工作行为,由低到高;Y 轴显示的是关系行为,也是由低到高。通过高低组合,可以把领导风格简化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高工作低关系(S1) ;第二种是高工作高关系(S2) ;第三种是低工作高关系(S3) ;第四种是低工作低关系(S4) 。人们心里通常会预设一个最佳的领导风格,但是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万能式的最好的领导风格。在这一点上,情境领导理论与治理方格理论有着重大差别。赫塞他们认为,不同的情景对应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只能在某种情景下最有效,而不可能在任

11、何情景下都最有效。他们把四种不同的预备度水平与四种领导风格联系起来,以帮助领导者选择高效的行为模式。平的员工对工作完全没有预备,所以,领导者需要明确地告诉他们做什么,哪里做,什么时候做及怎么做。这一阶段不应给予过多的支持行为与双向沟通。过多的支持行为会使被领导者产生误解,认为领导者容忍或接受不佳表现,甚至会鼓励不佳表现。而被领导者由于对工作不熟悉,技能不足,既不把握窍门,又提不出创见,过多地让其参与决策,反而会造成他们的惶恐不安,甚至增加思想负担。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进行少量的沟通,这种沟通以促进被领导者对工作指令的理解为目的。这一阶段最佳的领导风格就是高工作低关系行为。因为领导者需要做出具体的指

12、示,所以又称为“告知式”,接近于通常所说的命令式。风格二(S2):推销式。对于处于 R2水平的员工,他们虽然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但具有工作的意愿和学习的动机,由于能力的不足,领导者要进行较多的工作指导。而且该阶段的被领导者自我状态很好,有积极参与决策的愿望或对工作布满信心,具有这种信念的员工,一般都比较反感直接的命令,领导者必须要给他们以支持或鼓励,否则会让他们产生挫折感,认为得不到信任。这一阶段要采用高工作高关系行为的领导风格,领导者要通过向被领导者解释决策的原因,试图让被领导者感觉得到重视,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因此可称作“推销式”。由于领导者要有全面的指令或指导,又称为“教练式”。风格三(

13、S3):参与式。处于 R3 水平的员工具备足够的能力,但缺乏信心和动机。他们不需要大量的有关工作的指导和指示,但需要领导者在心理和氛围上予以支持和鼓励。这一阶段的领导风格是低工作高关系行为,领导者对具体任务可以放手,但要强化沟通和激励,通过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激发其工作意愿,建立信心。这种方式强调部下的参与,所以称之为“参与式”。风格四(S4):授权式。达到 R4水平的员工有足够的能力、意愿和信心。对于这样的员工,领导基本上可以放手,无为而治。在工作实践中,这样的员工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可能远胜过领导者,他们不需要什么指导或指令,并且他们有信心并主动地完成工作,也不需要过多的鼓励与沟通。领导者对他们要

14、做的,主要是对其工作结果进行合适的评价。这种领导风格是低工作低关系行为。由于领导者对这类员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决策权与执行权都会下移,所以称为“授权式”。情境领导模型的灵活应用情境领导模型的灵活应用任何模型,都会简化现实世界。正如歌德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情境领导模型也是如此,它把影响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因素简化为三个:一是员工的预备度,二是领导人的工作行为,三是领导人的关系行为。但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简单。准确使用情境领导模型,需要注重几个有待灵活把握并深入理解的问题。领导的有效性问题。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老板、同事、组织、工作要求及时间限制等因素,尤其是这些因素之间的

15、相互作用,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领导活动情景。每一种因素都是至关重要而且相互影响的,每一种因素都是变量而不是常量。但是,领导者不可能控制组织内的所有因素。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众多因素中肯定有一种因素在起决定作用,这就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赫塞给领导下的定义是:“领导是为影响个人或团体行为而做出的任何努力。 ”按照这一定义,领导力即影响力,假如领导者不能产生影响,被领导者不打算服从领导者,那么其他因素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领导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对被领导者的影响程度来实现的。在这种思路下,赫塞和布兰查德简化了对领导活动的分析框架,使领导情景单一化并程式化。这样,抓住了有效性问题的核心。但是,有

16、一利必定有一弊。有效的领导者好比是高明的摄影师,而简化的领导情景模型却似乎是易于操作的傻瓜照相机,二者的不和谐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领导情景模型更适用于理论功底不足的经理。人员发展与领导风格调整。情境领导模型提供了一种帮助领导者确定恰当领导方式的方法,但是并非能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即使把领导情景简化为单一的员工预备度,员工本身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领导者应该对员工的潜力有积极的假设,并帮助他们成长,而且随着员工预备度的改变,应该随之改变领导风格。对此,赫塞和布兰查德在后续研究中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他们提出,领导人应通过对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的微调,来推动员工预备度的提升。对处于 R1、R2预备度水平的员工,领导者要通过两个步骤来促使他们成长和发展。第一步是随着部下技能的提高,适量减少对他们的指示或监督;然后观察员工的情况,假如他们的表现达到了领导人的预期,第二步就要增加关系行为的数量 (见示意图左图) 。这两个步骤不能颠倒,必须确定领导人的工作行为减少后,员工对此反应良好,才能进一步增加关系行为。在这里,领导人的关系行为可以看做是一种对员工成长的奖励,奖励当然要在有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