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青铜器辨伪概论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63809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青铜器辨伪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青铜器辨伪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青铜器辨伪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青铜器辨伪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青铜器辨伪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青铜器辨伪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玩收藏-鉴藏讲座之青铜器辨伪概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青铜器辨伪概论(一) (王文昶 2003.11.07) (一)历代仿古作伪地区简况我国青铜器种类繁多,历代作伪使得鉴定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容庚先生在殷周青铜器 通论中将青铜器分为四部五十类,即食器部(计四门十一类) 、酒器部(计五门二十四类) 、 水器部(计二门五类) 、乐器部(计六类) ,这些部、类的划分,是我们辨伪工作所需掌握的 知识。历代作伪地区,根据当时情况及对以后地影响,目前暂时可分为“东、南、西、中五区。 其中东指山东潍县、济南,以潍县为主;西以陕西西安为主;南指苏州、南京、杭州等地, 以苏州为代表;北指北京;中以河南开封为主。这些仿古作伪地区皆是地下文物丰富的地区。 本文所说的仿

2、古作伪现象皆以清末民国解放初为下限。山东伪造青铜器最早始于春秋(鲁国)的“谗鼎” 。潍县的作伪起于明代。其产品俗称 为“潍县造” 。清代该地作伪著名的老艺人是范寿轩、展书堂、赵允中、王荩臣、李玉彬、 李玉堂、胡延贞、潘承霖、王海、李懋修。他们多参照西清古鉴图录仿制,但造型、花 纹多不符合商周鼎器的规律特征。器体厚重、粗笨,采用组装法而非浑铸;耳、足、底等分 铸,再用锡焊接成正器,焊接处上假锈。若将假锈拉下即露出焊锡。其作锈方法是先用盐酸 水泡器物。然后用铜末、铁末、硝镪水、盐酸混合抹在器上,埋入黄泥土中,再用温麻袋盖 上,经三伏后挖出,铜末、铁末即腐蚀成锈。锈由于形成时间短,故多为淡绿色,质浮

3、松, 地子与锈不易分辨,似锈非锈,有地无光,如故宫藏潍县造方盉斝等。北京自辽金以来也是仿古作伪基地之一。仿古三例,如北京市拣选的宋双夔纽八卦图文 钟。宋宣和七年,金兵南下,可能是运大晟钟至燕京(今北京)时毁坏的,钟钮是宋大晟钟 纽,弃之可惜而配铸钟体,体比钮粗糙。近代北京作伪锈的方法有四种,一是把器造成修饰好后埋入地下,在土上常浇些酸碱类 的药物,过三至四年,使器表生出锈来。这种锈色是无层次的很薄一层,锈下无氧化层,如 故宫藏仿商“邝父乙”元鼎;二是用酒精浸泡漆皮,调色作锈,锈色层次自然逼真,但极不 牢固,指甲能抠掉,日后受潮湿也会脱锈露铜;三是用吹锈法,即把器烤热,用配好的锈料, 一次又一次

4、地向器上吹喷,或用刷子弹锈料于器上,最后吹、掸成理想的锈斑,此法成锈能 现层次,锈色更自然逼真;四是用化学药剂腐蚀法,用铜末加酸,用不同的酸分另有不同的 结果:碳酸铜、硫酸铜呈绿、蓝色;氧化铜呈黑、灰色;氧化亚铜呈红色。两三天即成一层 坚硬的锈,自然,手抠不动,用锤敲击锈脱,绝不见氧化亮地或小坑状。一器只能抹二三次, 过多器坏。例如,故宫藏天圆地方卣。另外,北京作假地子(皮色)的方法有五种:(一)用少量盐卤砂和高梁醋相配泡浸铜 器,地子腐蚀成灰白色,色浮不入骨,单一色,如故宫所藏之伪父丁觯。 (二)用酒精泡漆 皮调色,皮色灰白,地子透油不牢固,手指抠及碰撞浸水皆掉落,如故宫所藏的仿制大丰簋,

5、广东省博物馆所藏的“楚王孙”大钟。 (三)作黑漆古伪地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硫化 钾(俗称臭碱)作出黑地色,效果最好,至今仍用此法复制一些器物;另一种是用铅笔粉往 器表反复磨擦,即能出现黑漆仿古皮色。 (四)作浅绿色地子(俗称水银浸) ,方法有二,其 一是将青铜器浸在硝酸银加湖绿的溶液中过 1520 天,泡后用水冲洗即现绿色,不能用 刷子刷,刷后会出现麻坑地,此法在“文革”中失传;其二是用锡、铅往铜器上镀,冒充水 银地,如故宫藏兽面纹鱓和瓦纹匜即由此法作伪而成。 (五)用碳酸铵将枣皮红改作绿漆古色,腐蚀出来的皮色“翠绿”美观。此法盛行于解放前,笔者称“真地子假皮色。 ”民国时北京伪造铜器目的

6、明确, 即洋庄和出口,所以伪造的商周铜器,用翻砂法铸形, 无论造型、花纹都伪造得酷似逼真。为达到精细目的,器形上不留范线。由于胎质为新铜末 经氧化故不见碎裂纹。花纹是用平头刃錾子(铲刀,商英改创,民国时刻花、刻字专用工具, 以前不用)刻出来的花,地子是平地,纹饰呆板,千篇一律。因花纹是刻的,花纹中更不会 有范瘤。铭文照本移刻,先用平头刃刀錾刻,再用硝酸来腐蚀,无刀刻痕。若氧化层被破坏, 刻字有上大下小之形,若经作旧。字只能从铸或刻来分析,锈斑、地子层若假必有破绽。民国时北京伪造器物大致分三种。一是伪造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奇特,铸造质精工细, 花纹精致少见,地子漂亮,锈斑美观,铭文字居次。一是伪

7、造鎏金器,以伪汉、唐器为主, 器物是鸟兽带气的造型,如故宫所藏仿汉鎏金熊;一是伪造唐代金银器,造型求美,錾花求 细,如故宫所藏仿唐錾花银碗。这类仿器早有流到海外各地。西安仿古作伪由唐代开始。以仿造秦诏版和秦量器居多,埋入地下达一二年之久以作伪。 该区在青铜真品上刻伪字始于清代。清代刘喜海在西安为官,大量收购有铭文的青铜器,无 字者一概不收,因而招致刻伪字之风盛行。当年刻字能手有凤眼张(浑号) 、苏亿年、苏兆 年。如遂启諆鼎、番仲吴生鼎等皆出于他们之手,可参见三代吉金文存 、 小校经阁金文 拓本 、 敬吾心室彝器款识 。另外,唐代设立的“银作局”专门为宫廷制作金银器,制作 精良,纹饰华丽,有的仿

8、古,现已有大批出土,此批文物只能算作唐代时物,不能混为唐以 前的东西。苏州仿古作伪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晚清至民国有老艺人颜湘舟、周楳谷、蒋圣宝、骆 奇月、金润生、刘俊卿等。周楳谷是拓碑、写字、刻印章出身,作伪铜质与众不同,冶铸时 加银,故地子亮而纹饰流畅,此为该地作伪特征之一。例如故宫博物院现藏王仲皇父盉,19 字。皮色作伪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用漆调配各色,但结果不如真器光亮;(二)点燃竹 根,但不要很旺的明火,以冒浓烟为度,用油烟薰黑上蜡,作熟坑皮色;(三)用化学药物 腐蚀皮色。该地造型与花纹都用旧器翻砂铸造,形色逼真,如广东省博物馆所藏虎食人卣。 伪锈色比旧器的锈色浅而松散,仅一层锈。无

9、层次,更无断面。器上多作铜锈,铜锈由铜末 腐蚀而致。伪铭文,字口特深,其边沿棱角硬,不如旧器棱色圆浑,此乃技术所限。周楳谷 所作铭文多熟坑器,多内销,所作生坑器多外销,如商周彝器通考所著录的“车马人兽 壶” ,现藏于美国。 (见殷周青铜器通论图 205)刘俊卿有一作伪小工厂,产品造型奇特, 花纹精细,锈斑、皮色美观,专作生坑的青铜器行销海内外。另外,苏州一些伪造者将伪器 运往河南等地,大多埋入墓中,然后再同收购者前去“发掘” ,用此法骗人。 (二)历代仿造和作伪的情况 据洞天清禄集中记载,古铜器的伪造始于天宝年间。但据考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如 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齐人曰:

10、赝也 。鲁人曰:真 也。 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 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 也。 君曰:我爱之。 答曰:臣亦爱臣之信。 这是目前所见文献中最早的仿造器的记 载。 北宋建都汴梁凡一百六十八年。宋太祖及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朔,内府取法当 时出土的宋公成镈形制,铸成新镈,大晟钟仿制品。徽宗好古,得一古器必令良工仿造,故 花纹、锈色都是上乘之造,以致有些学者误以为周秦之物。宋代设立掌造铜铁诸器及铙、钹、 钟、磬等,又仿制古代青铜器,从而达到“上仿制以崇古,下伪造以图利”的目的。宋所记 载“肇新宋器”之说,也是复古仿制。宋代已出现文物市场,文物作伪已较广泛,从记载看,

11、宋代作伪主要是铜器和字画两类。宋代仿制的青铜器不具备商周时期造型所具有的雄伟、朴 实、浑厚的气韵。仿制的花纹或过粗过细,总感不如商周时期的花纹协调。商周花纹是范铸, 留有落瘤,纹饰自然流畅,精细有神,器底下或錾处多留有范痕。清末民国的伪器多不留范痕,花纹多是刻凿,显千篇一律现象,而且体重,锈斑无层次,松散,皮色光发涩,亮度不 足。宋、元、明、清仿造器花纹大都是地纹不利落,主纹也是有样而无神。 总之,宋仿商周铜器的特点:(一)铜质大多为黄铜或杂铜,有的为铜锌合金或铜铅合 金。传世品中熟坑多,生坑则是一层薄绿锈,很少有氧化亮地;(二)造型与商周器近似, 显得体重;(三)花纹中兽面有样而无神,地纹不

12、如商周器那么利落;(四)所铸铭文字体 结构松散,字口浅 、无力和无神,刻字规整有力,如大晟钟的铭文。宋代在商周器上刻字 尚未发现。可是民国时则有在宋器上刻伪字的现象。宋所仿三代铜彝器,都用翻砂来铸,有 的留有范痕,但仅能仿其形而不能传其神。 元代因诏修诸路府州邑县庙宇,以供春秋祭祀。成宗时,曾设置“出蜡局”来仿造各种 祭器,数量甚多,大多草率模铸,质量低劣,去古甚远。当时杭州的姜娘子,平江路的王吉 所仿铸的铜器著名于时。其中姜所铸古器花纹较细,胜于王吉所为。元代之伪器虽未记载, 但沿宋代所作伪遗物,数量不少。 明代仿古器,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宋元两朝。明代设立“御用监”机构以仿制古 器。这

13、时仿制的特点是器件多分铸,再焊接而成,即组装法。明代由于商业利润的刺激,仿 制业得到发展,技术也日益成熟,如宣德年间内府大量仿铸古铜器,铸铜工艺称盛一时,无 形间培养出一批造伪能手。除京城以外,山东、河南、陕西、姑苏等地该业也很兴旺。到了 明末,仿古作伪业达到鼎盛时期,潞王朱常淓亦仿古器。以潞国器为代表,所仿造的器物多 为鼎、彝、壶、觚、尊、瓶之类。型式皆法古,分寸不遗,花纹款式从古器上翻砂,亦不甚 差。但入手自粗,虽装点美观,气质自恶。由于明人有好古物的习尚,以古为贵,故赝品充 斥市场,流传者也不少。 清代宫廷内专门设立“造办处”来仿造古代各种彝器,有的器物刻有“大清乾隆年制” 年款,并在器

14、上贴留有造办处编号的黄纸签,这些是一批标准器,可作为我们代断的根据。 造办处始立于康熙,位于养心殿和圆明园内,康熙三十年间因宫中所需急增,又将隆宗门西 慈宁宫的茶饭房改建为造办处,后又增加白虎殿后房百楹为造办处的工作房(见钦定总管 内务府现行则例造办处卷 、 钦定内务府现行则例圆明园卷 。道光至光绪年间,苏州仿制 的铜器,俗称“苏州造” 。道光时吴门甘、王两家仿制的三代彝器达到乱真程度;嘉庆时钱 大器能仿壶、爵与古无异,其子钱秉田亦仿其法,如故宫现藏一件“嘉庆十四年三日,秉田 为楳溪作”之铜带钩,也可作为断代之标准器。 宋代铜器,是以铜锌锡合金而为,锌的含量比例要比锡的含量比例大(俗称杂铜)

15、,因 此宋代铜器虽是黄铜质,但显红色;明代的黄铜质色泛白;清代的黄铜质色杂,呈黄色。宋 代以后铜的杂质较多,器物表面有沙眼,光度较差,锈则为单一层,薄绿色,此与其出土时 间短及铜质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颜色上归纳为:宋红,明白、清黄。一般规律,间有 例外。 (二)历代仿造和作伪的情况 据洞天清禄集中记载,古铜器的伪造始于天宝年间。但据考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如 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齐人曰:赝也 。鲁人曰:真 也。 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 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 也。 君曰:我爱之。 答曰:臣亦爱臣之信。 这是目前所见文献中最早的仿造器的记 载。

16、北宋建都汴梁凡一百六十八年。宋太祖及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朔,内府取法当 时出土的宋公成镈形制,铸成新镈,大晟钟仿制品。徽宗好古,得一古器必令良工仿造,故 花纹、锈色都是上乘之造,以致有些学者误以为周秦之物。宋代设立掌造铜铁诸器及铙、钹、 钟、磬等,又仿制古代青铜器,从而达到“上仿制以崇古,下伪造以图利”的目的。宋所记 载“肇新宋器”之说,也是复古仿制。宋代已出现文物市场,文物作伪已较广泛,从记载看,宋代作伪主要是铜器和字画两类。宋代仿制的青铜器不具备商周时期造型所具有的雄伟、朴 实、浑厚的气韵。仿制的花纹或过粗过细,总感不如商周时期的花纹协调。商周花纹是范铸, 留有落瘤,纹饰自然流畅,精细有神,器底下或錾处多留有范痕。清末民国的伪器多不留范 痕,花纹多是刻凿,显千篇一律现象,而且体重,锈斑无层次,松散,皮色光发涩,亮度不 足。宋、元、明、清仿造器花纹大都是地纹不利落,主纹也是有样而无神。 总之,宋仿商周铜器的特点:(一)铜质大多为黄铜或杂铜,有的为铜锌合金或铜铅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