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病虫害防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63802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病虫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病虫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病虫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茶病虫害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茶病虫害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病虫害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病虫害防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树主要病虫防治技术茶树主要病虫防治技术一、主要病害防治一、主要病害防治1、叶枯病加强茶园管理,增施肥料,搞好抗旱、防冻及治虫工作,冬季清除并深埋落叶。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 50%多菌灵或 75%百菌清 1000 倍液、多抗霉素 100ppm 进行喷雾防治。在停采园、幼龄园或萌芽前可喷洒 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2、叶斑病增强树体抗性: 增施肥料,清沟排水,合理采摘,搞好防冻、抗旱,有条件的夏季实行茶园灌溉、铺草、遮荫等,增强土壤保水性。 在停采和休眠期可喷施 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 25%灭菌丹 400 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 800-1000 倍

2、液3、炭疽病: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树势培养管理,雨季作好排水降湿工作。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 75%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50%苯莱特1500 倍液喷雾,有较好的治疗效果;75%百菌清 1000 倍液有良好的保护作用。4、巨星病(赤星病):加强树体管理,增施磷钾肥、可明显减轻发病。及时合理地进行采摘可减少病菌侵入寄主。 历年发病重的茶园可在萌芽至鱼叶展开期喷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 80%代森锌 800 倍液、50%多菌灵 10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 1000-1500 倍液。发生严重茶区,7-10 天后再喷一次,共 2-3 次,效果较好5、茶饼病:病区加强茶园管理,勤除杂草,砍代遮

3、荫树,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增施有机肥,促使树势健壮。在病害发生期,可选用 15%粉锈宁 800-1000 倍液喷雾、或 50%甲基托布津 800-1000 倍液、2%多抗雾素 100ppm 及 75%百菌清 600-1000 倍液喷雾,非采摘园或休眠期可使用 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非病区在调运苗木时,须严加检查,防止病害进入新区二、主要害虫防治:二、主要害虫防治:1、茶尺蠖:捕杀成虫: 每天上午 9 时前人工捕杀静栖在茶园周围树干、墙壁和茶丛间的成虫,效果很好。 结合耕作深埋或拣除虫蛹。 烧杀产在树皮裂缝和墙壁裂缝中的卵堆。生物防治: 在 1、2 龄幼虫期,每亩喷施 100 亿多角体(或

4、30-50 头虫尸)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每毫升含孢子 1 亿的杀螟杆菌。 药剂防治: 抓住 3 龄前幼虫喷洒 10%二氯苯醚菊酯、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5%灭打利、10%天王星各 4000-6000 倍液,或 80%敌敌畏、90%敌百虫、50%辛硫磷、50%杀螟硫磷、90%巴丹各 1000-1500 倍液2、茶毛虫类:每年 11 月至翌年 4 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 摘除各代初孵幼虫群。 成虫发生期点灯诱蛾,或利用性激素诱杀雄蛾。 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 生物防治: 利用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防治卵块和幼虫, 幼虫期喷洒苏芸金杆菌或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药剂防治: 幼虫期喷施 90%

5、敌百虫、80%敌敌畏、50%马拉硫磷、50%杀螟松、50%辛硫磷各 1000-1500 倍液,或 10%二氯苯醚菊酯、20%杀灭菊酯、2.5%溴氰菊酯各 5000-6000 倍液,或 25%灭幼脲 1000 倍液3、刺蛾类:结合茶园耕作击碎枝干上的虫茧。灯光诱杀成虫。生物防治: 幼虫期用每毫升含 0.5 亿孢子的青虫菌液喷杀,也可与白僵菌混用。在病毒流行期,可收集病死的虫尸,直接用水研碎加水喷施。药剂防治: 幼虫期用 90%敌百虫、50%辛硫磷、50%马拉硫磷、50%杀螟松、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等 1000-150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等 5000-6000 倍

6、液喷施。4、茶蓑蛾类:及时摘除有虫护囊,带出园外集中消灭。 发现危害中心及时剪除,严防扩散。 药剂防治: 在幼龄幼虫期喷洒 90%敌百虫、80%敌敌畏、50%杀螟松 800倍液,或 20%杀灭菊酯、2.5%天王星 4000-6000 倍液。喷药时注意将护囊喷湿。5、叶蝉类: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产在嫩销内的卵粒,恶化成、若虫的食料。药剂防治 可选用 40%乐果、50%马拉硫磷、80%敌敌畏 10001500 倍液,或 25%优乐得 1500-2000 倍液。也可用 20%杀灭菊酯、10%天王星 5000-6000 倍液喷布。喷药宜选择发生高峰前,即若虫数量上

7、升时进行。最好间隔 7-10 天,连喷 2-3 次。该虫分布在茶丛上层,宜采用低容量蓬面喷雾法。6、蚧壳虫类:苗木检疫: 有蚧虫寄生的苗木实行消毒处理。 加强茶园管理,清蔸亮脚。促进茶园通风透光。对发生严重的茶树枝条及时剪除。 保护天敌: 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茶园,可人工帮助移植。瓢虫活动期应尽量避免用药。药剂防治: 掌握若虫盛孵期喷药, 可用 25%亚胺硫磷、25%喹硫磷、50%马拉硫磷、40%水胺硫磷、25%扑虱灵 800-1000 倍液。秋末可选用波美 0.5 工石硫合剂、10-15 倍松脂合剂、25 倍蒽油或机油乳剂。 人工剥除: 红蜡蚧

8、、角蜡蚧、龟蜡蚧均蜡质厚,个体大,多数寄生在枝干上,被害目标明显。从冬季至成虫产卵前逐丛检查,徒手剥除或用竹片刮除7、黑刺粉虱: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中耕除草,促进茶园通风透光。 生物防治: 长角广腹细蜂和粉虱黑蜂寄生率很高,在黑刺粉虱老龄若虫和蛹期要控制用药,以保护天敌。 药剂防治: 在各代成虫盛发期和若虫孵化末期,选喷 50%辛硫磷、25%优乐得、40%乐果、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 1000倍液,或 10%天王星 5000-6000 倍液8、害螨类:加强茶园管理: 冬季清除落叶烧毁,根际培土壅根,铲除茶园杂草,减少虫源, 盛发期亦应及时清除落叶;加强肥水管理,防旱抗旱以增强树势药剂

9、防治: 发生高峰期前,喷施 20%杀灭菊酯 4000-5000 倍液,或 25%喹硫磷、25%双甲脒 800-1200 倍液,或 10%天王星 5000-6000 倍液,73%克螨特4000-5000 倍液;或喷 40%乐果、50%马拉硫磷、50%辛硫磷、80%敌敌畏 1500-200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 6000-8000 倍液。秋茶结束后,可立即喷波美 0.5 度石硫合剂或 50%乙硫磷 1000-1200 倍液。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抑制蚜虫大发生,如被害梢多,宜分开制茶,或弃之不要。生物防治: 蚜虫天敌很多,食蚜蝇、草蜻蛉、飘虫等对茶蚜抑制很大,宜加以保护利用;

10、可按瓢蚜比 1:250 人工移植,释放异色瓢虫、七星瓢虫等。三、三、 根部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根部主要病害及其防治茶苗白绢病茶苗白绢病 分布及症状: 茶苗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苗圃根部病害。国内分布范围广,为害严重。除茶外,尚能为害瓜类、茄科、麻类、烟草、花生等200 多种植物。发生在根颈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绵毛状物,扩展后绕根颈一圈,形或白色绢丝状菌膜,可向土面扩展。后期在病部形成油菜籽状菌核,由白色转黄褐色至黑褐色。由于病菌的致病作用,病株皮层腐烂,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叶片枯萎、脱落,最后全株死亡。病原:是一种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的真菌。菌丝体初无色,后稍带褐色,密集,形成菌核。菌核圆形

11、,表面光滑、坚硬,黑褐色。在湿热条件下产生繁殖体,即担子和担孢子,但不常见,传病作用也不大。发生规律: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于病组织上越冬,干燥条件下可存活56 年。第二年春夏之交,温湿度适宜时萌发产生菌丝,沿土隙蔓延或随雨水、灌溉水、农具等进行传播,侵染幼苗根颈部进行为害。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以 68 月发生最盛。土壤粘重,酸变过大,地势低洼,茶苗长势差,以及前作为感病寄生地,病害发生亦重。防治方法:选择生荒地或非感病作物的地作苗圃。注意茶园排水,改良土壤,促进苗木建壮,增强抗病力。感病苗圃应及时清除病苗并进行土壤消毒。药剂用 70五氯硝基苯每方 12.5 公斤,加细土后撒施土面混匀。710

12、 天后再撒一次。感病较轻的苗木可用药液灌蔸,药剂有 50多菌灵 500 倍液、0.5硫酸铜液或 5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移栽茶苗叶可用 20石灰水浸泡消毒。 茶根癌病(与茶苗立枯病比较)茶根癌病(与茶苗立枯病比较) 分布及症状: 主要为害茶苗,在部分茶区发生严重,造成茶苗枯死。以扦插苗圃中常见,主侧根均可受害。病菌从扦插苗剪口或根部伤口侵入,初期产生淡褐色球形突起,以后逐渐扩大呈瘤状,小的似粟粒,大的象豌豆,多个瘤常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的大瘤。瘤状物褐色,木质化而坚硬,表面粗糙。茶苗受害后须根减少,地上部生长不良或枯死。病原:茶根癌病菌为野杆菌属Agrobacterium tumefacie

13、ns(S.et T) Conn细菌。菌体短杆状,具 13 根极生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圆形菌落。发育适温为 2529,致死温度为 51(10 分钟)。在 pH7.3 时发育最好。发生规律:根癌病菌在土壤或病组织中越冬。次年环境适宜时,借水流、地下昆虫及农具传播为害。病菌从苗木伤口或切口处侵入,在组织内生长发育,刺激细胞加速分裂,产生癌瘤。防治方法:要严格苗木检查,防治地下害虫,减少根系伤口。苗木必要时可用 20石灰水浸根 10 分钟消毒后再移栽。 茶苗根结线虫病茶苗根结线虫病 分布及症状: 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浙江、福建等温暖的产茶区。此病是由一种很小的线虫引起,当线虫侵

14、入茶根后,使根部形成肿瘤,形似黄豆、菜籽等,且大小不一,受害根系无须根,畸形,有时根系末端比前端粗,病株地上部分生长不良,植株矮小,生长衰弱,叶片发黄,干旱季节叶片易大量脱落而枯死。发生规律: 根结线虫是喜高温干燥的好气性生物,1 年发生多代,当土温达 2530,土壤湿度为 50左右时,在地势高、土壤结构疏松的沙质土中,2030 天就可完成 1 代,而线虫在表层土壤比在下层土壤发生多,10以下时即停止活动。防治方法: 选择生荒地作苗圃,若是种过花生、瓜类、豆类、红薯等作物的地则不宜作苗圃,如需用作苗圃则应进行土壤消毒,每 667 平方米用 3的呋喃丹 5 千克拌细土撒在苗床上,或每 667 平

15、方米用二溴丙烷 2.5 千克,兑水 100 倍浇灌苗床,然后再放基肥和铺心土。盛夏应将土壤深翻,在阳光下暴晒 10 天后再翻 1 次,可杀灭土壤中的线虫。 对已发病的苗木应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其抗病能力,同时用 80的二溴氯丙烷乳剂 100 倍稀释液对病株打洞注入 3 毫升,然后覆土盖洞,或用石灰氮、敌灭威、甲基异硫磷等药物防治。用 1:20 的茶枯水施入土壤中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茶紫纹羽病茶紫纹羽病 分布及症状: 分布于全国各产茶区,但在华北和华东发生较普遍。此病主要发生于苗期及成株期,为害根部或根颈部,先是须根腐烂,呈褐色或黑褐色,然后蔓延到侧根,腐烂后呈紫褐色,病斑表面布满紫褐色丝状物

16、,病根表面上有半球形的颗粒状茵核小茎基部加厘米硝常被紫红色的苗丝包围,质地柔软;易剥落,根部皮层也易剥落,严重时地上部分萎蔫,新梢发芽减少,病株枯死。发生规律: 一般在高温多雨的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发病较重,凡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土壤过度干燥的茶园易发病。此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随农事操作;雨水、地下害虫及根部接触而传播蔓延,调运带菌的苗木和土壤时也可进行远距离传播,连作和前作感病的作物也易发病。防治方法: 选用无菌健苗令发现病苗及时挖除烧毁,工具用后洗净,然后对其余健苗用 20的石灰乳液浸 l 小时,或 50的多菌灵 l000 倍稀释液浸根半小时后再种植。 排水不良及水位高的茶园注意排水,涝前应挖好排水沟。 前期种过红薯、马铃薯和果树且曾发生此病的土地,要用 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每 667 平方米用 2.5 千克加细土进行拌土消毒,或用福尔马林 30 倍稀释液浇灌土壤,发病初期用高锰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