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3674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把握农业发展新特点 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江西是一个农业人口多、农村地域大、农业比重较高的省份,粮、猪、油、菜、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仅有的两个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省份之一,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等地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新特点,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作出新贡献。 建设现代农业,既是一项现实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 之所以说是一项现实紧迫任务,是

2、因为:第一,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农村劳动力紧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的特殊阶段,破解当前面临的多种难题刻不容缓。第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数量不断增长、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增强农产品持续供给能力刻不容缓。第三,在耕地面积不断递减、自然灾害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巩固和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刻不容缓。之所以说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因为:第一,农村地域辽阔,推进现代化建设战线长、投入大,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存在明显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现有基础同样存在明显差异,两个明显差异决定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不

3、能一个模式,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第三,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农业依然受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双重制约,建设现代农业,既不能因为任务艰巨而“守株待兔” ,也不能因为时间紧迫而“揠苗助长” ,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要注重差异性。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要“量体裁衣”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合理确定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二是要大胆探索。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资源特点、产业特色、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加快形成全省现代农业竞相发展、优势互补、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三是要综合开发。在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功能的同时,要大力开发农业的旅游观光功能,着力

4、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注重保护农业的生态功能,积极转化农业的能源功能,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在建设运作的过程中,要注重示范性。一要坚持规划先行。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行动指南。二要坚持示范引导。要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实行“三级联动” ,鼓励先行先试,使之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要坚持彰显特色。要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区域性传统特色产业,努力做到发展一个产业、形成一大特色、带富一方百姓。 建设现代农业,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革创新

5、的过程 国内外经验证明,建设现代农业,既是一个促进农业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动农村体制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方面,一是要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明显增强。 “十二五”时期,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 450 亿斤,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肉类、禽类、奶类、水产等实现由数量的全面增长转变到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增强主要农产品的持续供给能力。二是确保农业区域化布局有明显改善。要加快构建主导产业生产区,重点建设以鄱阳湖、赣抚平原、吉泰盆地为主的优质粮油高产区、以城郊蔬菜、南桔北梨中柚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以环鄱阳湖为主和赣中优势片、浙赣线、京九线为主

6、的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区。三是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明显提升。按照到 2015 年经营规模翻一番的要求,着力实施“强龙、增值、固本、富民”工程,着力提高水稻、生猪、水产品、蔬菜、水果等精深加工率,开发一批以区域性特色产品加工转化为主的产业链,发展一批以苗木花卉、林下经济为主的林业龙头企业,力争到 2015 年,年销售收入超 100 亿元、50 亿元、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分别达到 8 家、10 家、500 家以上。四是确保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力争“十二五”时期,全省农民收入迈上万元大台阶,年均增长 11.6%。 在推动农村改革方面,一要积极探索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的新途径。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7、,探索通过多种形式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承包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要大力发展各种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争到 2015 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 2万家,30%以上的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三要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近期应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在赣州建设国家级脐橙批发市场,在全省改造 22 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继续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举办各种农产品推介会、招商会、展销会。建立鲜活农产品直接进入大型超市、居民社区的直销模式,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四是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做到整体谋划与年度安

8、排相衔接,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统筹安排好当年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任务,搭建粮食高产创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要平台。 建设现代农业,既是“四化同步”的应有之义,也是城乡统筹的必由之路 当前,江西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发展现代农业,进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按照城乡统筹、 “四化”同步的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 第一,要在产业发展上融合。关键是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延伸”的文章。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把农业变成产业链的第一车间,向前后延伸,形成以农业为基础,涵盖加工、包装、流通、仓储

9、、运输、销售及出口的综合性产业体系。二是做好“渗透”的文章。坚持用现代产业的理念引领农业,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过程中,实现三次产业相互渗透,同频共振。三是做好“联动”的文章。坚持用城乡统筹的理念联动发展,在推进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管理方式现代化、农民素质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需求、创造空间,促进三次产业相互联动,协调发展。 第二,要在服务保障上均等。一是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增加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抗灾减灾等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补贴。二是完善鼓励金融支农机制。进一步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

10、向现代农业的激励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实现水稻、生猪、商品林、公益林等大宗农产品的政策保险全覆盖。三是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扶持政策,探索并建立粮食价格随物价水平逐步提高机制和粮食及农产品特殊价格补贴制度。四是强化科技服务。要大力开展超级稻新品种等优质、高效、高产、多抗的良种培育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争取“十二五”末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98%以上。力争明年实现乡镇农业技术综合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等机构全覆盖。第三,要在设施建设上同步。一是继续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确保骨干灌排渠系建筑物配套率达 90%、工程完好率达到 80。二是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县为基础平台,统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力争每年新建 160 万亩高标准农田。三是加快推进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推动农机应用从粮油作物为主向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后加工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