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542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C-反应蛋白的影反应蛋白的影响响作者:郑晓晖,郝增光,王彦方 作者单位: 455000 河南安阳,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二科【摘要】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 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观察 109 例冠心病患者的 C-反应蛋白在用药前后的变化。其中洛伐他汀组 37 例,阿司匹林组 29 例,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用组 43 例。结果 3 组患者用药前后 C-反应蛋白的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P50%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组为洛伐他汀组,共37 例,男 23 例,女 14 例,年龄 3579 岁,洛伐他汀的用量为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2、 29 例,男 21 例,女 8 例,年龄4575 岁,阿司匹林的用量为 300mg/d。组为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组,共 43 例,男 29 例,女 14 例,年龄 4683 岁,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的用量同、组。3 组均排除了患有急性炎症、创伤、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外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1.2 方法 CRP 浓度的测定采用免疫浊度法。试剂盒由上海亚都公司提供。标本为 2ml 静脉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RP 浓度(mg/L)=测定管 A/参比管 A参比品浓度(mg/L)。正常值范围为 0.15.2mg/L。3

3、组均在服药 8 周后复查 CRP 浓度。所有患者均未同时服用其他降脂药和抗炎药。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用药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 q 检验。计数资料用 2 检验。显著性标准为 P0.05)。、组患者用药前后 CRP 浓度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与组,组与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组与组、组与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上结果提示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用降低 CRP 的作用优于单一的阿司匹林或洛伐他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降低 CRP浓度具有协同作用。洛伐他汀降低 CRP7,8

4、的机制与其抑制巨噬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从而减少巨噬细胞活化和泡沫细胞的形成有关。阿司匹林降低 CRP 的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产生的抗炎作用有关2。他汀类调脂药,除其调脂这一主导作用外,非调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Alexander RW. 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 Engl J Med,1994,331:468-469.2 Kharbanda RK, Walton B, Allen M, et al. Prevention of infmmation-in-duced endothelial dysfun

5、ction: a novel vasculo-protective action of aspirin. Circulation,2002,105:2600-2604.3 Maseri A.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emic event exploring the hidden side of the moon. N Engl Med,1997,336:1014-1016.4 Berk BC, Weintraub WS, Alexander RW. Elev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 inflammato

6、ry marker and infection. JACC,1998,32:3537.5 Liczzo G, Biasucci LM, Gallimore R, 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myloid protein in severe unstable angina. N Engl Med,1994,331:417-424.6 Marrow DA, Rifai N, Antman EM,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s a potent predictor of mort

7、ality indepently of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roponin T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 TIMI A substudy. JAM Coll Cardiol,1998,31:1460-1465.7 Rosensor RS, Tangney CC. Antiatherothrombotic properties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statins: 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reduction. JAMA,1998,279:1643-1650.8 Ridker PM,Rifai N, Pfeffer MA, et al. Inflammation pravastatin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verage cholesterol levels. Circulation,1998,98:839-844.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