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3524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服务中心求突破服务中心求突破 发挥特色创品牌发挥特色创品牌争创一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业绩争创一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业绩中共铜山区委宣传部一、铜山基本情况一、铜山基本情况铜山区于 2010 年 9 月成立,由原铜山县和原九里区部分街道办事处组成。全区总面积 2010 平方公里,人口130 万,辖 21 个镇(场)、8 个街道办事处、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19 个行政村、15 个社区。作为苏北大县,铜山曾创造出许多辉煌。1993 年首次区划调整前曾两度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被誉为“淮北领头羊”。新世纪又 9 次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位居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 53 位、比上届提升 13 位,位居

2、第六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 90 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 27位,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在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近年来,铜山紧紧围绕“苏北第一、全省领先”和“项项领先、处处创优、年年进位”目标,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机遇,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2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1 年实现GDP570.57 亿元、同比增长 14.3%,财政总收入 88.98 亿元、增长 3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41.1 亿元、增长5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347.34 亿元、增长 22.4%,工业用电量 37.98 亿千瓦时、增长 2

3、9.2%。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苏北第一、全省领先,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连续多年荣获徐州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第一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继续领跑苏北,全面争先进位,实现了“总量进苏南,均量进苏中,综合实力江北前 5 强、江苏15 强”的历史性跨越。二、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情况二、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部署要求,立足“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新定位,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各项工作亮点频现,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政治保证。一、打好一、打好“精品精品”牌,提升对外宣传形象。牌,提升对外宣传形象。近年来

4、,我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媒体合作优势,出好稿,上大报,争头条,进一步扩大铜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稿件数量明一是稿件数量明显显提升,拓展了外宣广度。提升,拓展了外宣广度。仅 2011 年度我区共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稿 3200 多篇,3比上一年增加了 20%。在徐州日报连续推出镇兴铜山、 推动跨越发展 建设美好铜山、 光点-铜山发现、 新起点.新征程-迎接市党代会召开4 个战役性报道全面展现了我区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做到主题精、标题亮、内容新、版式活,产生集聚效应,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二二是重是重头头稿件稿件实现实现突破,提升了外宣突破,提升了外宣质质量。量。围绕小康达标、

5、社会管理、科技创新等主题工作,不断在市级以上党报党刊推出各类头条稿件,2011 年在光明日报、 新华日报、农民日报刊登头版头条 4 篇, 人民日报也实现了突破,在较高层次上展现了铜山风貌。三是用稿机制不断完善,三是用稿机制不断完善,确保了外宣确保了外宣长长效。效。先后探索并建立了外宣项目制、媒体合作制、例会策划制、每周小结制、好稿奖励制等新机制,为出好稿、上好稿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打好二、打好“特色特色”牌,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牌,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区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文化旅游度假产业厚积薄发,科技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民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对整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拉动日趋

6、明显。一一是深入开是深入开发历发历史文化史文化资资源,提高文化源,提高文化产业项产业项目的影响力。目的影响力。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实施“四个一”文化景区项目建设,即:一山(吕梁山)、一湖(微山湖)、一河(玉带河)、一人(彭祖)。吕梁风景区开展了一带(沿故黄河风光带)、三区(天凤湖生态区、吕梁湖生态区、圣人窝生态区)、十景(孔子观道亭等十个文化景点)项目建设;微山湖快速通4道及环湖大道工程正进一步勘察设计,套里岛、楼山岛等渔港码头已开始接待游客;玉带河景区景点相连,月亮湾农业生态园、拔剑泉主题公园、风情小镇等已初具规模;彭祖庙景区建设不断完善,彭城民俗文化村也将推出彭祖养生餐饮和名家讲堂,彰

7、显养生文化和养生之源特色。二是全力建二是全力建设设特色特色产业产业园区,增园区,增强强文化文化创创意意产业产业的聚合的聚合力。力。积极搭建文化产业特色平台,结合高校聚合的地域特点,设立大学生文化科技创业园区,现已入驻科技文化企业 58 家,带动 700 余人就业,2011 年底实现销售收入5000 万元,利润 450 万元,税收 300 万元。软件创意动漫、电子工业自动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基础配套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格局基本形成,创意产品和科技成果不断呈现。比如:徐州原动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原创的104 集动漫大片如意岛上的小精灵已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成为我区首部登陆央视的动漫作品。我区

8、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目前,邻里创意产业园项目概念性的规划、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有望在深圳文博会上签约,矿大东画家村前期论证个总体规划已基本结束。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研发中心、360 度球幕影院生产基地和中科院动漫技术研发中心在内的中国视觉工业创新产业园也将进驻我区。三是深入挖掘民三是深入挖掘民间间文化文化资资源,提升民源,提升民间间文文化化产业产业的的创创新力。新力。出台扶持政策,引导组织民间文化由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向产业化生产方式过渡,搭建展示舞5台,通过举办民间文化交流、作品展览项目挂钩等方式,让富有特色的吕梁奇石、汉王石刻、黄集面塑、司保良玻璃雕刻等更多的优秀的民间文化走上产业化道

9、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打好三、打好“引导引导”牌,增强舆情应对能力。牌,增强舆情应对能力。近年来,铜山网络舆情管理在实战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形成了政府与网络的良性互动,提高了舆情应对能力。一是打造一是打造三大平台,三大平台,畅畅通民生渠道。通民生渠道。加强铜山综合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使网民能够及时了解铜山办事程序、铜山新闻、突发事件进展、重大事项公开等一些内容;建设网站信箱系统,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开设铜山论坛,提供一个网民建议、投诉、爆料的渠道,打造铜山网民互动交流平台。二是建立三支二是建立三支队队伍,及伍,及时处时处理理舆舆情。情。引进全新的网络舆情搜索

10、平台,由网络搜寻员 24 小时无缝监控网上舆情,实现无缝搜索;由专兼职网络联络员,负责对网络反应事项协调、跟踪、办理、答复工作;由网络评论员对重要信息、热点问题进行跟帖、引导和解释,有效控制舆论向正面方向发展。三是健全三三是健全三项项机制,完善各机制,完善各类应类应急急预预案。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理流程机制、舆情联席会议制度和网络发言人制度,做到预案前置、责任明确、分工到位,以制度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来确保各类舆情及时有效处理。在大许“716”交通事故、利国“923”不明气体排放和张集杨洼“1030”水库坍塌等突发事件中,6各项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避免了负面舆情带来的不良影响。四、打

11、好四、打好“创新创新”牌,展现理论宣教成果。牌,展现理论宣教成果。我区理论工作立足特色创品牌,冬训工作2009-2011连续三年受到省、市宣传部门的表彰,2011年荣获了全省农村党员冬训创新奖,3名同志被评为全市冬训工作先进个人。一一是打造是打造“创创意冬意冬训训”新品牌。新品牌。我们把冬训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紧密相结合,把集中培训与日常服务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在全区各乡镇成立了“冬训五彩服务队”,开办了“冬训夜校”,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服务。省冬训巡查组在我区召开了全省现场会,对这两个品牌给予了“创意冬训”的高度评价。二是二是强强化理化理论调论调研出

12、成果。研出成果。我们针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紧扣矛盾、认真分析,形成了多篇有实践意义的调研文章,在群众杂志发表了让优质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知责,勇于担当、 融入真心真情 化解群体纠纷3篇理论成果,在新华日报发表了理论文章创新社会管理 实现四个转变。三是三是实现实现理理论论宣宣讲讲全覆盖。全覆盖。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邀请专家学者在全区组织了四次大规模巡回宣讲活动,去年一年开展培训300余场,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达70000余人次,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广泛欢迎和认同。7五、打好五、打好“活动活动”牌,提高文明创建水平。牌,提高文明创建水平。积极融入徐州市

13、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活动为载体,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基础。一是大力加一是大力加强强公民道德建公民道德建设设。 。以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在全社会继续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学会文明走路,学会文明开车,学会文明说话”主题实践活动,精心组织“与道德模范同行”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人物事迹,用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建设,我区孝老爱亲典型张凤兰入选了“中国好人榜”,留守儿童好榜样张妞入选了首届“江苏省美德少年”,文明创建成果不断涌现。二是着力深化二是着力深化农农村精神文明建村精神文明建设设。 。突出文明村镇创建重点。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 “五好文明家庭”、 “把文明带回家”系列活动为抓手,提高镇村人们素质,改变人们生活习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措施实、氛围浓、市民参与度高,铜山镇、三堡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三是深入开展三是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未成年人教育实实施活施活动动。 。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和机制,在社区成立“少儿之家”、 “儿童快乐家园”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大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以铜山镇驿城村、三堡镇、张集镇、汉王镇、大彭镇为试点,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点建设,并逐步在全区各镇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