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406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对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规律的认识政治组:李金芝政治组:李金芝2012093020120930一、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一、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内容的实质和核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内容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心。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它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

2、对立统质,其它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对对立立统统一一规规律律一一直直是是哲哲学学教教学学中中所所有有内内容容的的重重中中之之重重,更更重重要要的的也也是是难难而而又又难难的的知知识识,下下面面我我就就用用一一个个例例子子 (学学校校中中)师师生生关关系系来来理理解解对对立立统统一一规规律律。 一一例例贯贯穿穿始始终终 在在教教学学中中收收到到了了较较好好的的效效果果。二二、 对对立立统统一一规规律律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 内内容容1、 、矛矛盾盾的的同同一一( (统统一一性性) )的的含含义义。 。同一性是

3、指矛盾的双方相互相互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相互吸引、相互吸引、相互联结联结的属性和的属性和趋势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互依赖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为前提,双方共前提,双方共处处于一个于一个统统一体一体中,中,老师和学生是一个矛盾体,老师和学生是矛盾的双方,二者相互老师和学生是一个矛盾体,老师和学生是矛盾的双方,二者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的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生,没有了学生,没有了教学得对象,老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

4、教学生,没有了学生,没有了教学得对象,老师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同样,没有老师也不会有学生,学生师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同样,没有老师也不会有学生,学生是指向老师学习的人,没有了老师学生就没有了学习的对象是指向老师学习的人,没有了老师学生就没有了学习的对象(事实上,事实上,不仅学生学习老师所教的知识,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为人处世的不仅学生学习老师所教的知识,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为人处世的风格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风格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学生在知识上无法得到满足,是,学生在知识上无法得到满足,是非上没有了判断的标准,所以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非上没有了判断的标准,所以二者是矛盾的统一

5、体。二是矛盾双方相互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可以相互转转化。化。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呢?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呢?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知识,对知识感兴趣,老师在备课中非常注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知识,对知识感兴趣,老师在备课中非常注重学情的分析,必须得了解学生的心理、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而重学情的分析,必须得了解学生的心理、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而学生要想进步快,也必须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这是个相互渗透的学生要想进步快,也必须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这是个相互渗透的过程。你中有我、

6、我中有你。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个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个条件是什么呢,如果老师不懂计算机知识,而某些高中生却是计算机的是什么呢,如果老师不懂计算机知识,而某些高中生却是计算机的高手,老师向学生请教,这就是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但是必须得具高手,老师向学生请教,这就是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但是必须得具有一定的条件,在这个例子中有一定的条件,在这个例子中老师不懂计算机知识而且迫切需要老师不懂计算机知识而且迫切需要知道知道正好学生懂正好学生懂老师向学生请

7、教。条件具备,矛盾双方才能转老师向学生请教。条件具备,矛盾双方才能转化。化。2、 、矛矛盾盾的的斗斗争争性性( (对对立立性性) )的的含含义义。 。矛矛盾盾的的斗斗争争性性, ,是是指指矛矛盾盾双双方方相相互互排排斥斥、 、相相互互对对立立的的属属性性。 。它它体体现现了了对对立立双双方方相相互互分分离离的的倾倾向向和和趋趋势势。 。斗斗争争性性就就是是差差异异性性,不不同同性性。师师生生是是有有知知识识上上的的差差异异的的,老老师师在在时时间间上上比比学学生生学学得得早早,而而学学生生学学得得晚晚,在在时时间间上上有有差差异异,除除此此之之外外那那就就是是阅阅历历上上的的差差异异,在在做做

8、人人处处事事方方面面老老师师自自然然比比学学生生看看的的远远一一些些,透透彻彻一一 些些。所所以以矛矛盾盾双双方方有有对对立立的的属属性性,但但是是在在教教与与学学的的过过程程中中,学学生生不不段段的的把把老老师师的的知知识识学学会会,而而老老师师也也把把自自己己会会的的知知识识教教完完,所所以以师师生生的的关关系系 出出现现了了分分离离的的倾倾向向,等等学学生生毕毕业业,师师生生关关系系就就彻彻底底的的分分离离。3、 、矛矛盾盾的的同同一一性性与与斗斗争争性性的的关关系系。 。( (1) )同同一一性性离离不不开开斗斗争争性性,没没有有师师生生之之间间的的差差异异和和对对立立, 学学生生就就

9、不不会会向向老老师师学学习习, 就就不不会会有有师师生生关关系系这这个个事事物物(社社会会关关系系),既既然然没没有有这这个个矛矛盾盾统统一一体体,就就不不会会有有二二者者的的相相互互依依赖赖的的属属性性即即同同一一性性。 (2 2)斗斗争争性性离离不不开开同同一一性性, ,要要想想谈谈二二者者的的对对立立与与差差异异,必必须须处处在在统统一一体体中中,因因为为,学学生生和和司司机机也也有有差差异异,学学生生不不会会开开车车,那那为为什什么么不不需需要要谈谈学学生生与与司司机机的的差差异异,因因为为二二者者不不互互相相依依存存也也就就是是二二者者不不处处在在一一个个统统一一体体中中。(3 3)

10、矛矛盾盾双双方方既既对对立立又又统统一一, ,由由此此推推动动事事物物的的运运动动、 、变变化化和和发发展展。 。“教教学学相相长长”很很好好的的诠诠释释了了这这个个理理论论。在在教教学学中中学学生生不不断断出出现现新新的的问问题题,老老师师不不断断解解决决,或或者者老老师师在在原原有有学学生生知知识识的的基基础础上上,深深化化知知识识,就就是是老老师师与与学学生生共共同同提提高高能能力力的的过过程程,促促进进了了师师生生关关系系的的和和谐谐发发展展。三三、对对立立统统一一规规律律在在 国国学学经经典典和和生生活活中中 的的体体现现应应该该说说,中中国国的的古古圣圣先先贤贤的的经经典典里里,早

11、早已已体体现现了了辩辩证证法法(对对立立统统一一)的的思思想想。比比如如1 1、老老子子一一阴阴一一阳阳之之谓谓道道 ”,“物物生生有有两两”, “一一分分为为二二”。有有无无相相生生,难难易易相相成成,长长短短相相形形,高高下下相相盈盈,音音声声相相和和,前前后后相相随随。祸祸兮兮福福之之所所倚倚,福福兮兮祸祸之之所所伏伏。 合合抱抱之之木木,生生于于毫毫末末;九九层层之之台台,起起于于累累土土;千千里里之之行行,始始于于足足下下。图图难难于于其其易易,为为大大于于其其细细;天天下下难难事事,必必作作于于易易,天天下下大大事事,必必作作于于细细。2 2、论论语语君君子子和和而而不不同同,小小

12、人人同同而而不不和和。君君子子喻喻与与义义,小小人人喻喻于于对对利利。3、 易经易经正正 周易周易系辞系辞中说中说:“乾道成男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坤道成女“.意即乾道成意即乾道成为阳刚的男性为阳刚的男性,坤道成为阴柔的女性坤道成为阴柔的女性.易说卦易说卦中又说中又说:“乾乾,天也天也,故故称于父称于父;坤坤,地也地也,故称于母故称于母.“从而说明了乾坤既是对立的从而说明了乾坤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又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依存.4、 庄子庄子 齐物论齐物论 “齐物论齐物论”即即“齐同物论齐同物论” ,阐述万物平等观。,阐述万物平等观。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

13、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就是对立性;而在就是对立性;而在“道道”面前则是统一的,均齐的,面前则是统一的,均齐的, “道通为一道通为一” 。他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他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统一, “忘年忘义,振于无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 。这些都是庄子对立统一观念的体现。这些都是庄子对立统一观念的体现。在在生生活活中中,处处处处体体现现出出对对立立统统一一的的道道理理。矛矛盾盾双双方方的的 运运动动和和变变化化是是互互相相制制约约的的,有有的的表表现现为为一一方方力力量量增增长长,另另一一方方力力量量相相应应削削弱弱;“困困难难像像弹弹簧簧,你你弱弱它它就就强强 ”有有的的表表现现为为一一方方发发展展变变化化,也也会会促促进进另另一一方方发发展展变变化化。“道道高高一一尺尺,魔魔高高一一丈丈 ”;“哪哪里里有有压压迫迫,哪哪里里就就有有反反抗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