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404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6 的的关系关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与白细胞介素 6 的关系作者:冯杰莉 李昭屏 毛节明 高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后,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比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与心脏收缩功能及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 32 例首次前壁 AMI 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记录患者 AMI 介入治疗后 24 h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及 hsCRP 水平,AMI 后第 3 天测定患者血浆 IL6 水平,随访 6 个月。25 例无冠心病病史,且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者为对

2、照组。结果 AMI 组 IL6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9.613.60.05WBC(109/L)9.92.99.32.50.059.93.19.22.10.059.32.69.62.80.053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时缺血心肌细胞与炎性细胞之间发生复杂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价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是触发急性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AMI 患者血浆中 IL6 水平与健康人相比明显增高,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分别在 AMI 后第 3 天、第 7 天出现 2 个高峰12 。本研究 AMI 组 IL6 水平在 AMI 后第 3 天同样明显高

3、于对照组,与以往报道一致。IL6 可促进嗜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释放氧自由基,促进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E选择素等,增强嗜中性粒细胞和心肌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加重心肌细胞损伤3 ;而且还可抑制心肌细胞收缩、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直接引起左室扩大、肥厚,进而影响左心功能45 。我们观察到,AMI 患者IL6 水平与近期左室收缩功能成负相关,与 Killip 分级成正相关,Killip2 级的患者 IL6 水平明显高于 Killip 1 级的患者,另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包积液的患者 IL6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

4、患者,提示 AMI 患者检测 IL6 水平对预测心脏事件具有一定价值。以往研究者同样发现,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的AMI 患者 IL6 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6 。Ramachandran 等7经过 5.2 年的随访发现,细胞因子增加的健康人,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了 60%68%,考虑与 IL6 具有促进斑块增生、破裂的作用有关8 ,并提出与 CRP 及肿瘤坏死因子 相比,IL6 是慢性心衰更好的预测因子。本研究中,发生慢性心衰患者 IL6 水平高于无慢性心衰患者,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患者死亡 1 例,血浆 IL6 水平较高,但KKME-专业

5、医学搜索引擎 http:/ IL6 的关系,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hsCRP 作为重要的炎症因子可通过激活补体途径导致心肌损伤,促进心室重塑进展,导致心衰发生或加重9 。Mahmoud 等10报道,AMI 患者在调整了包括出院前射血分数的临床变量之后,hsCRP 水平最高者与 hsCRP 水平最低者相比,其 180 d 的死亡风险增加 3 倍。我们观察到 Killip 分级2 级的患者 hsCRP明显高于 Killip 分级 1 级的患者,但由于死亡及再梗死患者过少,无法评价 hsCRP 与死亡的关系。WBC 计数升高是炎症反应的一个简单标记物,以往文献多报道 WBC 升高的患者远期病死率高

6、,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1 ,但本研究纳入的患者数量较少,仅 1 例死亡,无法评价这项指标对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同时未发现WBC 计数与其他心脏事件的关系。【参考文献】1Yuji Miyao, Hirofumi Yasue, Hisao Ogawa, et al. Elevated plasma inter leukin6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Heart J, 1993, 126:12991304.2袁磊,高竞生,郝冰,等.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

7、728730.3Ueda K, Takahashl M, Ozawa K, et al. Decreased 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Heart J, 1999, 138(5 Pt 1):908915.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RA, Smith TW. Cytokines and cardiac contractile function. Circulation, 1997,95:778781.5Wollert KC, Drexler H. T

8、he role of interleukin6 in the failing heart. Heart Fail Rev, 2001,6:95103.6王育珊, 王奭骥, 王广,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的动态变化及意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32:35.7Ramachandran S, Vasan, Lisa M.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elderly subjects without 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framin

9、gham heart study, 2003,107:14861491.8Huber SA, Sakkinen P, Conze D, et al. Interleukin6 exacerbates early atherosclerosis in mice.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Biol, 1999,19:23642367.9Lagrand WK, Visser CA, Hermens WT,et al. C reactive protein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more than an epiphenomenon?

10、Circulation, 1999,100:96102.10Mahmoud S, Rania K, Yoram A, et al. Early inflammation and risk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heart failure and mortality in survivor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dictive role of Creactive protein. J Am Coll Cardiol, 2006,47:962968.11Yen MH, Bhatt DL, Chew DP,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dmissio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oneye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coronary syndromes. Am J Med, 2003,115:318321.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