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肤教程之九面膜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339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肤教程之九面膜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础护肤教程之九面膜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础护肤教程之九面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肤教程之九面膜(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是我 6 年以来使用护肤品的一些个人经验总结,我也有开护肤品实体店和网店 有时间的 MM 可以来我的小店坐坐,搜淘宝店铺:卡若琳正品韩妆馆 就是我的小店啦,重视皮肤护理的人都知道经常敷面膜的重要性,各种功能的面膜会让肌肤得到很好的护理,如清洁,保湿,美白,去角质修复,营养等等,每个人都可针对自己的肌肤情况找到相应的面膜,帮助改善面部的肌肤。面膜种类面膜种类1、膏状面膜、膏状面膜膏状面膜是常见的种面膜种类,多以瓶罐方式包装,挤挖出来很像是浓稠的乳液、乳霜,一般可以敷上 1015 分钟之后洗净,多半具有保湿滋润的作用。适合干燥肌肤或秋冬季节时使用。膏状的面膜在使用频率上,如果没有添加一些酸性成

2、分、皮肤代谢成份,并没有使用次数上的限制。2、泥土状面膜、泥土状面膜泥土状的面膜一般在外观上,多半呈现粉末状或泥膏状的外观,粉末状的再使用上需再加水调配,泥膏状的则可以直接敷在肌肤,使用上较为方便,敷用时间也是在 1015 分钟就要洗净。泥土状的面膜通常含有高岭土、陶土等成分,主要能够发挥深层清洁、吸附油脂、去角质的作用,适合油性肌肤、角质肥厚肌肤或春夏季节使用。另外,在使用频率上,由于有代谢角质、高度清洁力的作用。因此在使用上不宜过度频繁,油性肌肤约每周 1-2次,中干性肌肤每 2-3 周 1 次即可,以免对肌肤造成刺激感。3、膜状面膜、膜状面膜膜状面膜的膜,使用的材质种类众多,例如有纸浆、

3、果冻、不织布、生物纤维等,这些膜状面膜所具有的保养机能,需视面膜里的精华液成分而定,比较难以归类。由于这一类的面膜在敷完后,通常不需要再经过清洗的程序,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敷上膜状面膜之后。敷着敷着就睡着了,敷用过久的面膜可是容易造成肌肤敏感、刺激、干燥的。4、撕剥型面膜、撕剥型面膜撕剥型面膜的清洁原理与泥膏型相同,也是通过升高表皮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主要成分是高分子胶、水和酒精,其它的成分很少。由于撕剥面膜的使用过程需要等到面膜干燥才能完成,所以成分中不能添加保湿剂,这对干性皮肤不太适合,另外由于撕剥的动作,敏感型肌肤也不太适用。撕剥顺序要自上而下。尤其要注意避开眼眶、眉部

4、、发际及嘴唇周围的肌肤,防止撕剥时肌肤受到损伤。5、牛奶蜂蜜滋养面膜、牛奶蜂蜜滋养面膜牛奶与蜂蜜的神奇组合,为干性肌肤提供深入滋养,有效改善干燥肤质,令肌肤柔软嫩滑。主要成分是水解牛奶蛋白,蜂蜜精华,乳酸,甜杏仁油,乙醇酸。采撷自然智慧,融汇科技精粹,缔造优质、纯净、温和、高效的欧瑞莲护肤产品。6、粉刺专用、粉刺专用 T 字型面膜字型面膜这类面膜多为撕剥型,专门对付 T 型区的粉刺,有很强的粘吸力,在撕剥的时候将大大小小的皮脂粉刺撕剥出来,具有清除深层粉刺的功效。但困撕剥力很强,过敏、干性、角质层薄的皮肤及化脓性皮肤都不适用,油性及混合性皮肤也不宜经常使用。使用方法使用方法涂抹方式涂抹方式使用

5、撕剥面膜时,应避开眼眶,眉部,发际及嘴唇周围的肌肤,将面膜均匀地涂于脸部,干了之后揭下。涂抹面膜时的先后顺序很重要,脸部各个部位的皮肤湿度不同,所以最好从温度较低的两颊开始涂抹,然后是额头,鼻头,下巴,利用时间差,使面膜的干燥时间一致,这样就容易将面膜完好地从脸上整张地揭除下来。其次,涂抹的薄厚也讲究,不能是薄薄的一层,要有一定的厚度,要盖住毛孔,水洗面膜使用起来简便,不会干燥,敷在脸上停留一定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就可以了。使用时间使用时间揭除面膜的干燥时间因种类不同而不尽相同,大概为 5-15 分钟左右,另外,涂抹面膜之前使用的洁面品,面膜的用量,皮肤的温度使用面膜时周围环境的温度等,都会影响干燥时间,揭除面膜要等到面膜完全干燥时再揭,时间不够会影响面膜的功能效果。同样,面膜也不宜仪过长时间,如果停留的时间过长,面膜反而会吸收皮肤中的水分,而且在揭除时会有疼痛感,这些细小的问题,一定要引起你的注意。使用频率使用频率面膜的一大作用是清除肌肤内的污垢和多余的角质,但不能每天做,尤其是揭除式面膜,揭除时会损伤新长出的角质,也会刺激肌肤,所以每周做一次就可以了。当然也有例外,具体可以根据面膜包装上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