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370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所得税会计是站在会计的角度来说的,其影响的是所得税费用。无论会计上采用什么所得税核算方法,并不影响按照税法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的核算方法:1、应付税款法2、纳税影响会计法 (1)递延法(2)债务法 损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难点,应分成两条线:1、应交所得税2、所得税费用一、应交所得税即当期所得税1、计算:按税法规定。计算公式如下: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会计利润+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费用非税法费用税法费用非会

2、计费用+税法收入非会计收入会计收入非税法收入)所得税税率2、设置的科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负债类3、会计处理: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二、所得税费用1、计算:按会计规定计算2、设置的科目:“所得税费用”费用类3、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所得税会计就是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 )三、资产负债表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步骤计算步骤分三步:第一步:确定递延所得税第一步:确定递延所得税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1、相关概念:、相关概念: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可以理解为“未来收入” ,计税基础就是“未来税前可扣除的成本或金额”

3、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2出。如果应收国债利息是 100 万,这就是未来的收入,而在纳税时是全可以扣除,税法里国债利息收入是免税收入。所以这应收 100 万国债未来的应税所得额是零,是不需要纳税的,即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1)递延所得税资产:特征:当期多交税,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减少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2)递延所得税负债特征:当期少交税,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增加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2、计算、计算1)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2)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

4、税负债的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3)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3、会计处理、会计处理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项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会计处理如下:(1)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3)借:所得税费

5、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4)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或以上四笔相反分录。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3、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商誉4、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

6、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本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二)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二、本科目可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

7、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43、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递延所得税负债(二)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商誉,借:商誉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第二步:确定应交所得税第二步:确定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

8、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1、计算:按税法规定。计算公式如下: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会计利润+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费用非税法费用税法费用非会计费用+税法收入非会计收入会计收入非税法收入)所得税税率2、设置的科目:“应交税费应

9、交所得税”负债类3、会计处理: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二、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三、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二)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

10、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根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倒挤计算得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的一般程序: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2、比较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除准则规定的特殊情况,应分别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3、就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

11、税;4、依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确定所得税费用。6例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 )为上市公司,207 年 1 月 1 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396 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 990 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根据207 年颁布的新税法规定,自 208 年 1 月 1 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 25%。该公司 207 年利润总额为 6000 万元,涉及所得税会计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207 年 1 月 1 日,以 2 044.70 万元自证劵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 3 年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票面金额为 2 000 万元,票面年利率为 5%,年实际利

12、率为 4%,到期日为 209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2)206 年 12 月 15 日,甲公司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支付购买价款、运输费、安装费等共计 2400 万元。12 月 26 日,该设备经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 20 年。假定甲公司该设备预计净残值和采用的折旧方法符合税法规定。(3)207 年 6 月 20 日,甲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被环保部门处以 300 万元罚款,罚款已以银行存款支付。税法规定,企

13、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4)207 年 9 月 12 日,甲公司自证劵市场购入某股票,支付价款 500 万元(假设不考虑交易费用) 。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12 月 31 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 1000 万元。假设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5)207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由于为乙公司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乙公司未如期偿还借款,而被银行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担保责任。12 月 31 日,该诉讼尚未审结。甲公司预计履行该担保责任很可能支出的金额为 2 200 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

14、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发生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预计 207 年 1 月 1 日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将在 208 年 1 月 1 日以后转回。7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处理。甲公司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1)根据上述交易或事项,填列“甲公司 207 年 12 月 31 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2)计算甲公司 207 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3)计算甲公司 207 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4)编制甲公司 207 年应确认所得税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答案:(1)根据上述交易或事项,填列

15、“甲公司 207 年 12 月 31 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持有至到期投资2044.7+2044.74%=2126.492126.4900固定资产2400-2400/10=21602400-2400/20=22800120交易性金融资产1 0005005000预计负债2 2002 20000合计500120(2)计算甲公司 207 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6 000-2044.74%+120+300-500+2 200=8 083.21(万元)应交所得税=8 083.2133%=2652.61(万元)(3)计算甲公司 20

16、7 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2025%-396/33%(33%-25%)=-66 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50025%-990/33%(33%-25%)=-115 万元本期本期共发生的所得税费用=8 083.2133%-(-66)+(-115)=2603.61(万元)(4)编制甲公司 207 年应确认所得税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2 603.61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652.61递延所得税资产 668【例 17】综合例子说明所得税核算的全过程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甲公司)2007 年有关所得税资料如下:(1)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49.5 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余额 29.7 万元,未弥补亏损项目余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