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需考虑的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2697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需考虑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需考虑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需考虑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需考虑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需考虑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需考虑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需考虑的问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现状据央行 7 日公布的数据:国家外汇储备继 10 月份小幅上涨 113.87 亿美元之后,11 月份大幅下挫 827.23 亿美元,降幅 2.5%,创 2013 年 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 2014 年 6 月份国家外汇储备达到最大值 39932.13 亿美元以来,一路下降至今 34382.84 亿美元,累计已缩水 5549.29 亿美元。(2)外汇来源我国外储积累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也是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收获。但那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故事”中国制造业的“盛景” ,包括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强国,不过是低端、低附加值、劳动力价格低廉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积累的外汇储备,是“

2、中国制造”的血汗线。(3)外汇储备变化的原因汇率变化是主因。央行在解释 8 月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原因时曾表示,央行在外汇市场操作提供外汇流动性,当月外汇储备委托贷款项目进行了一些资金提款,以及国际市场一些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调增大了外汇储备降幅。业内专家认为,11 月份美元汇率保持强势,由此造成的汇率兑换折算损失是外汇储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元指数从 11 月初开始出现明显上扬,从 96.7 的低点开始,一直上升到 11 月末的 100 以上。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11 月央行公布外汇储备余额下降 872 亿美元。当月美元指数升值 3.43%,据此推算,因汇率原因带来的

3、外汇储备余额下降规模为 300 亿350亿美元。 汇率的变化一直是导致外汇储备规模波动的原因之一。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以美元计算,但外汇储备实际构成除了美元之外,还有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在美元指数明显上升的阶段,其他货币则相应出现贬值,最终折算成美元时,外储中的这部分非美货币资产估值必然出现缩水。除了汇率变动,跨境资金的流出压力,也是导致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之一。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外汇储备在 10 月短暂企稳后再度大幅缩水,是资金外流压力的体现,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人民币贬值和人民币资产回报下降的预期。1下一阶段,由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作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仍可

4、能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成压力。但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常项目仍将保持较大顺差,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外汇储备双向波动的概率较大。 (4)外汇储备的多少之争一方面说多的好。外汇储备有以下功能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在国际市场中,美元是主要的交易工具,黄金是各国都认可的通货,所以一国必须保证足够的外汇储备,才能保证对国外的支付。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例如:以当前人民币为例,当前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从供求角度分析就是因为人民币需求过盛,这是央行就有必要买进美元,抛出人民币来平衡。三,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他的经济实力上,经济发展是基础。

5、外汇储备是最直接的保证能力的体现 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外汇储备代表着我国央行的资产,外汇储备越多,央行资产就越多。我国进行国际事务就越有经济支持。 同时,当国际发生金融危机时,我国就越有能力去面对。例如 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宣布货币贬值,而我国本着一个负责任大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这是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的!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

6、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5)外汇储备降低的解读外汇储备“缩水”未必完全是坏事。外汇储备不在于多寡,而在于经济运行的平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当然也包括贸易质和量的平衡。中国外汇储备大部分购买美国国债。这意味着在国际贸易的生态链条上,美元和美国创造处于高高在上的生物链顶端。它用资本和创意的指挥棒,就能22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积累的外汇储备为美所用,而中国对此办法不多,只能接受。正因为如此,国家贸易不平衡和外汇储备太多,也成为中国的负担。全球经济“新平庸” ,市场需

7、求减少,全球贸易疲弱,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的主要“吞吐”者,中国进出口量均大幅减少。据 12 月 8 日海关总署数据,按照美元计算,中国 11 月出口同比下降 6.8%,连续 5 个月下滑,差于预期的下降 5%;进口同比下降 8.7%,大幅好于预期的两位数跌幅。外汇储备适当减少,客观上可舒缓主要伙伴对华贸易争端的压力,也可倒逼中国完善内需市场,培养新的经济引擎。这也给中国经济新常态提供了调结构的契机。长期来看,外汇储备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缩水” 。不过,无论是外部市场的倒逼还是国内市场的主动调整,外汇储备缩水的速度和频率必须要风险可控。如果资本外流导致 M2 增长放缓,亦可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释放

8、流动性。要适度: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6)外汇储备的制度之争现在是人民币因巨额顺差面临升值压力,流入的美元过多,央行要么放手让人民币自然升值,但太猛烈升值显然是有负面作用的,央行只能使升值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为了保持汇率,相对于过多的美元就只能发行相应的人民币来平衡,这使得流通的人民币更加泛滥,

9、内部又出现通货膨胀。这是现在央行面临的窘境,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自诞生之后,几经变迁,先后经历过频繁调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491952)、基本保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2)、盯住一揽子货币(1973198)、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3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 年至今)。从长远看,人民币若要成为一种强势的国际货币,汇率浮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的问题是如何使“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名副其实。1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隐患1.1 人民币存在高估现象从 1994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

10、保持在 8.3 人民币兑 1 美元左右,本质上依然是固定汇率的稳定,但这是以货币当局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为代价,不仅中长期不能满足人民币汇率灵活变动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导致货币当局汇率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矛盾。1.2 形成机制方面存在不足1998 年以来,由于人民币汇率年波幅不超过 1%,而被 IMF 归入盯住(美元)汇率安排。这不仅与中央银行稳定的汇率政策取向有关,也与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有关。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基础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这是一个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交易会员制。该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是市场结构的封闭性与垄断性。封闭性是指两个管制措施:第一,对大部分国有企业

11、仍实行经常项目强制结汇;第二,能进行外汇交易的银行对超过上限的结售头寸不得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抛出。这种交易体制导致企业持有的外汇集中到外汇指定的银行,而这些银行的交易能力受到限制。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抑制了银行对汇价的意愿,因此,目前市场反映的是中央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的制度安排,是使中央银行长期陷于被动干预地位的重要原因。因为在外汇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不入市干预收购卖超外汇,则由于企业和银行都不能够囤积外汇,靠汇率升值也不一定能够出清市场。1.3 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不可否认,中央银行对国内外汇市场的干预是有效的。事实上,我国央行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加以干预,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

12、动幅度控制在极其狭窄的范围,这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深化程度不够,不能向企业和银行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的条件下,能有效的降低企业与银行的经营风险。但是在日益开放经济环境下,汇率已不单纯是影响贸易收支的变量,它也44是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国际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和就业的重要变量。另外,汇率的制度安排还涉及到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我国的经济现状与实际经济能力不允许让人民币汇率长期违背市场规则,如不尽快改变目前僵硬的汇率制度,将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提高国外产品在我国的价格优势,在国际上将大大削弱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如果贸易顺差逆转,国际收支的平衡大量依靠国际资本的流入

13、来弥补,就会加大国际游资对我国汇率实行攻击的可能性,其结果可能是面临国内资本的流出,国际储备的下降和国内经济过热的困境。1.4 制约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均面临“三元悖论”,既在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三个目标只能“三者取其二”的选择局面。回顾 1994 年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实践,其实就是在稳定的汇率的既定目标下,在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之间做出选择。1997 年以前,面对汇率持续升值的压力,中央银行被迫在市场上大量收购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同时为减轻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又被迫采取回收对金融危机再贷款等冲销措施。因此这一时期中国

14、是通过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面对外汇资金流向逆转,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积极刺激内需、治理通货紧缩,通过改善经济基本面状况间接地促使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这一时期,主要是“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管制”的现行外汇管理体制的发挥“稳定器”的作用。通过加大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核力度以及遏止违规资本外流,为国家宏观调控争取时间。1.5 增加了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由于中国有人民币汇率过于稳定,因此,当境内外利率出现差异时,并会导致单边套利机会的出现。尽管在中国实行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这种套利存在一定的成本,但当潜在的收益超过套利成本时,套利还会通过非法逃套等形式进行

15、,并增加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难度。如 1997 年以前,在本外币正利差较大,外资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各地纷纷通过引进外商投资固定回报项目的形式,绕开国家外债规模管理,而 1998 年境内外形式逆转后,但当年全国外汇大检查就查出逃骗汇金额高达 112 亿美元。52 我国尚缺乏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的条件(1)汇率自由浮动须以资本流动为前提。目前,我国从长期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以成大势所趋,但这毕竟是一个渐进过程,现在既然还没有实现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所以浮动汇率制就难以实现,即使实现了,但由于资本尚处于管制状态,按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也无助于促进内部、外部收入同时均衡。因为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16、增加了货币供给之后,虽然能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和产量的增加,但由于资本不能自由流出,汇率就不会随利率下降而下降,从而不会增加出口,增加了也会因生产过剩而减下来,回复到原来的水平。http:/ (2)我国经济增长更多的要依靠扩大内需,而不能依靠浮动浮动汇率来调节进出口。因此,目前急于改变汇率制度没有必要,相反还可能因实行浮动汇率制,而承担国际游资(目前已有约 2 亿美元的游资进入我国寻机作乱)冲击的巨大风险。(3)目前我国尚处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限制,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仍处于非市场化状态,因此,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市场都远不可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的实际情况,市场价格的扭曲,就很容易误导企业行为,难免不使企业对币值产生错误的预期,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又扰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4)有可能带来严重金融混乱的结果。在我国目前生产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较低和银行不良资产较多的情况下,由于按照“三元悖论”(见附表),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而又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势必允许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