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2607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轴是帝国主义争夺远东霸权,具体说,就是正在向帝 国主义过渡的西方列强争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的朝鲜和中国。日清甲午战争便 发生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之中。一、俄日矛盾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其必然要争夺世 界霸权和瓜分殖民地。在远东地区,19 世纪后半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急速向资本 帝国主义过渡。而朝鲜和中国(清帝国)却依然处于腐败的封建的半殖民地国家境地。1894 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其目的在于争夺远东霸权与侵占 殖民地。而俄、英、德、法、美对待甲午战争的态度与立场,本质上均以自身殖民利益为 基

2、准,丝毫没有支持朝鲜、中国民族利益之性质。沙俄本是一个欧洲国家,但 16 世纪后期,它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清军进入山海关 时,沙俄乘机强占了我国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区。1685、1686 年,清康熙帝派兵打败了入 侵雅克萨之俄军。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 往东至海一线为中俄两国边界。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 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9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沙俄向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之过渡,加紧了对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早在 1858 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沙俄借口“调 停”有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爱珲

3、条约 ,侵占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 年,沙俄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 又侵占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40 万平方公里领土。从而使沙俄实现了在远 东夺取到出海口的目的。并在陆上与朝鲜毗邻,在海上向太平洋扩张。恩格斯在 1858 年 10 月曾指出:沙俄在远东“除了分占英法所得的一切明显的利益以外,还得到了黑龙江沿 岸地区” , “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第 39、37 页。)进入 19 世纪 80 年代,列强争夺远东地区朝鲜、中国的矛盾

4、主要是俄英、俄日矛盾。 1884 年朝鲜“甲申事变”后,日本政府在朝鲜实际上取得了与清政府的对等地位。80 年代 初,沙俄对太平洋沿岸更加关注,加速向远东地区移民,在海参崴设立了移民局。1883 年, 沙俄在宫廷特别会议上,决定把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中的远东各省划归阿穆尔地区专设的 总督管辖。俄国还要求租借在朝鲜北部的永兴湾。针对沙俄的这一行动,英国在 1885 年 4 月占领了朝鲜南部的巨文岛(至 1887 年初退出) 。日本则于 1886 年 1 月租借扼釜山咽喉的 绝影岛。在此背景下,1888 年 5 月俄国举行的远东特别会议认为,俄国“在这些地区的* 利益主要集中在朝鲜” 。(红档杂志有

5、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 130 页。)但又认为,如果 俄国立即占领朝鲜,当时在远东的实力还不够;反而会使俄国同中、英两国关系尖锐化。 因此,俄国政府表面上仍承认清政府对朝鲜的宗主权。1891 年 5 月 19 日,沙俄政府致北 京公使喀西尼的训令指出:“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我们来说是极不适宜的” , “朝鲜问题是远 东最重要的*问题” 。 “为了我们的利益,就要用一切办法使朝鲜动荡不安的国内秩序稳 定和巩固” 。(纳罗奇尼茨基:远东国际关系史第 1 册,商务印书馆,第 217 页。)实际 上,沙俄政府把当时朝鲜的宗主国(清帝国)和已经侵入中国的英国势力看作是沙俄向朝 鲜与远东扩张的主要障碍。因而采取

6、挑拨日本进攻中、英的政策,以打击、削弱清政府在 朝鲜的力量和英国在远东的势力。诚如恩格斯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是把日本作为工具的 俄国政府挑拨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人民出版社,第 235 页。)与恩 格斯持相似观点的当时法国著名漫画家比戈特为法国报纸驻日通讯员,曾为此时的远东形 势作过一幅讽刺画:日清怒目竞钓,俄国虎视桥端。一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画面。 这就是说,当时俄国的远东政策是有利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然而,就日本而言,日俄矛盾正暗趋尖锐。1891 年 3 月,西伯利亚铁路开始修筑。这对俄国向远东侵略扩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旦铁路建成,俄国便能向远东输送大量人力

7、 和物资。这对英、日争夺远东霸权无疑是严重挑战与威胁。早在俄国提出兴建西伯利亚铁 路之时,便引起日本军政界的强烈震动。1888 年 5 月,日本外相青木在东亚列国之权衡 中主张“日清结盟”以拒沙俄。而其条件是把勒拿河以东,即将朝鲜与中国东北划归日本。 实际上,青木的主张不过是借抗俄之名,与沙俄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1890 年,日本陆军 元帅、时为首相之山县有朋曾说:“吾人应切记,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之日,即朝鲜多事之 秋;又应切记,朝鲜多事之秋,即东洋发生一大变动之时” 。(山县有朋意见书 ,第 197 页。)日本自由党领袖之一、1892 年 12 月至 1893 年 7 月任驻朝代理公使的大石正

8、已甚至 说:西伯利亚铁路定会“席卷日清韩,逐英国于太平洋之外” ,俄国可以“不弄一兵,并朝 鲜等地于其版图” ,而日本之寿命会“随着西伯利亚铁路之延长而缩短” 。(藤村道生:日 清战争 ,第 1718 页。)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俄国修筑西伯利亚铁路和向远东扩张强烈不满。 1891 年 5 月 11 日,日本警察津田三藏于大津刺伤了到日本访问的俄国皇太子(即 1894 年 11 月即位的尼右拉二世) 。但是,日本当时还未准备好与俄国正面争夺,因而天皇亲自前 往慰问受伤的俄国皇太子,深表道歉,而且内相为此“引咎辞职” ,将津田判处无期徒刑, 以示对俄退让与歉疚。1892 年 4 月,日本驻德公使馆武官

9、福岛安正自柏林回国途中,在西伯利亚做了深入 “考察” ,历时 504 天,写成了“考察报告” 。日本军国主义者把福岛安正的这次间谍活动 颂之为单骑远征之歌 。当时已任枢密院议长、甲午战争中任日军第一军司令官的山县有 朋,于 1893 年 10 月看了福岛安正的西伯利亚考察报告后,在军备意见书中写道: “东洋祸机不出今后十年” ,主张“遇有可乘之机,即应进而准备收取利益” 。(山县有朋 意见书 ,第 219 页。)然而,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者首先的目标是针对腐败的清政府, 夺取朝鲜和部分中国领土。日本对俄国远东之“渔利政策”采取阳奉阴违(虑) ,暗中远虑 着未来之日俄战争。二、英俄矛盾19 世纪

10、 80 年代中期,英、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亚,英国殖民势力侵入阿富汗, 并将其矛头指向土库曼斯坦;而此时沙俄正着手征服土库曼。这就是列宁所指出的,1885 年俄国在中亚“差一点同英国作战” 。(列宁全集第 39 卷,第 775 页。)在远东,沙俄试图在朝鲜获得不冻港湾,而且,18841885 年,朝鲜国王曾有意取 得俄国的军事“援助”:请俄国教官为朝鲜训练军队。对此,英国军舰突然占领朝鲜南岸 的巨文岛,并支持清政府在朝鲜的抗俄方针。沙俄因无充分准备,只得暂作后退,未敢向 朝鲜派遣军事教官,也未获得朝鲜港湾。显然,英国在朝鲜支持清政府的拒俄方针,并不 是为了朝鲜、中国的民族利益,而是为了巩固并

11、扩大英国在中国和朝鲜的殖民权益。朝鲜 的海关此时实际掌握在英国人赫德的代理人手中,因而清政府与英国在朝鲜也有矛盾。为 此,当俄国暂时放弃侵占朝鲜的港湾要求后,清政府便坚持英国军舰应从巨文岛撤走。1890 年,清政府拟修筑天津大沽经山海关、奉天(沈阳) 、宁古塔而至珲春的铁路, 勘测设计委由英国工程师金达主持。这表明英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伸向中国东北,并抵制 沙俄势力向“满洲”扩张之意向。对此,沙俄加速了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进程。1891 年 2 月 12 日,沙俄政府通过决议,要把西伯利亚铁路修至太平洋沿岸。然而,沙俄力不从心, 1893 年,由英国工程师主持的从大沽起点的铁路修至山海关时,西伯利

12、亚铁路才刚开工。 工程进行了 10 年之久。沙俄财政大臣维特曾极力强调西伯利亚铁路经济意义,以掩盖沙俄 帝国主义争霸远东的野心。英国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利益,先于沙 俄。1893 年英中贸易额已超过 3500 万英镑,英日贸易额为 930 万英镑。英国为巩固并扩 大其在中国、日本的权益,极力抵制沙俄势力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伸向中、朝。甲午战争前, 英国舆论界与某些*家,主张与清政府、日本一起抵制沙俄势力。甚至企图建立远东反俄“三国(英、日、清)同盟” 。(纳罗奇尼茨基: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的殖民政策 ,第 422436 页。)然而,在外交实践中,英国为了抵制俄国势力在远东的扩张,主

13、要是拉拢 和利用日本。这表现在 19 世纪 80 年代,英国已经开始逐步修改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试图争取日本成为英国在反俄反东方人民运动中的同盟者。英国还期望资本主义经济后起 的日本成为其重工业产品、船舶与*的销售市场。1889 年 4 月,英国泰晤士报曾透露 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以秘密外交同俄、美、德等签订和好通商航海条约 ,把大隈同意在 “大审院” (日本最高法院)中保留外国法官的保密的修改条约方案内容加以透露。这一消 息传到日本后,引起舆论界对大隈内阁的反对。1892 年 8 月,日本新任外相陆奥宗光,决 定利用英俄日益尖锐之矛盾,来修改日英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在日英双方互有所求的形势

14、下,对日本而言,正在甲午战争前夕,双方经过谈判,特别是日本作了许多让步,1894 年 7 月 16 日,英日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及附属议定书 、 附属税目 、 附属外交文书 。根据条约和附属文件,取消了原先对日不平等条约规定的治外法权,日本关税基本上恢 复了自主,还取得了贸易上的最惠国待遇。由此可见,从当时英日关系着眼,客观上英国 不仅利用日本反对沙俄,而且有利于日本的侵朝侵华,即有利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三、德、法与英国的矛盾德国殖民一一帝国主义势力进入远东比之于英、俄要晚一些。1861 年 9 月,以艾林波 伯爵为首的普鲁士王国使团在天津与清政府签订条约,取得了与英、法在华同样的特权。 186

15、7 年,巴德兰(18751893 年任德国驻华公使)曾建议普鲁士政府向中国台湾进行殖 民侵略。18691870 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曾建议俾士麦侵占舟山岛。1872 年, 巴德兰又主张德国海军占领厦门港。(帕尔克尔:中国及其历史、政策和贸易 ,第 251 页。)同年,德国在北京设立使馆。1880 年,在中国的 385 家外国商行中,德国占 65 家, 而英国占有 236 家,美国占 31 家,法国占 16 家。(巴德兰:东亚的三十三年第 3 卷, 第 141145 页。)因此,德国商人、企业家与政府,把英国看作是它在中国和远东的主要 竞争对手;这与俄国政府和商人把英国视为远东的主要对手相似

16、。加之,德国卡尔洛维特 茨公司曾经营俄国煤油运往中国的业务,从而在外交上产生了俄德在远东接近反对英、日 的倾向。1882 年,德国以武力相威胁,曾在中国汕头取得一块“租地” 。1884 年,在法国 侵略我国的中法战争期间,德国出于削弱法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之目的,在外交上未支持 中国。俾士麦声称:“即使有 10 万法国人向北京进军,德国也要稳住不动。 ”(德国外交 文件第 3 卷,第 700 案卷。)与此同时,18841885 年期间,德国正在侵占新几内亚 沿海地区和所罗门群岛。1887 年,德国不来梅和法兰克福的银行家给清政府 500 万马克的 贷款。1889 年,德国金融集团参与开设德国东亚银行,在中国各大港市设立分行,与英国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进行竞争。汇丰银行是 1864 年由在香港的英国航运、贸易、工业企 业中经营银行业务的部门联合组成的重要机构。它以远东及东南亚为主要经营地区的大私 营银行。总行设香港,是香港发行货币的主要银行,也在旧中国发行货币,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