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 刘红春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2402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 刘红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 刘红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 刘红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 刘红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 刘红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 刘红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 刘红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贵驷中学贵驷中学 刘红春刘红春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贵驷中学 刘红春随着中国加入 WTO 经济实力的增长,英语的运用特别是口语的运用已成几何级的程度发展。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初中毕业生的中考英语口试作为加试,也是适应了这一形式的需要。为此,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有所准备。一 重视听力的培养弗里斯(Fries)说过:“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 亚历山大(Alexander)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百分之九十,能听懂你才觉得自在,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在听力训练时,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1. 听清单词,

2、准确理解单词意思。2. 识别句子语调,推测说话者的态度或心情。3. 注意识别句子中的连读,弱读和省略。4. 根据所听到的信息,推断事情的原因和结果,时间和地点,说话人之间的关系等。5. 通过获得大意和基本事实,能够在说话人的重复,停顿,纠正中来理解意思。因此我们要坚持:泛听泛练:广泛地听各种英文广播,录音。包括课本,报纸等材料上听力部分。泛听时忌讳一个词或一句话地听。因为你要听的是一篇文章而不是单词单句,泛听只要求懂大意。坚持泛听,可以帮助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要精听精练:它可以分四步:第一听一遍正常速度录音,了解大意。第二一句一句地听,跟随录音默写。第三听正常语速的录音,检查疏漏与

3、错误。最后对照录音原文再听录音,着重听写错的地方。精听初级时常会出错,但不要丧失信心。只要坚持,不久便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听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听训练时,可以掌握标准化的语音,语调,语速,为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有针对性地选取听力材料,对购物,看病,旅游,问路等交际性强的材料更要反复地听,模仿。教师在听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笔者一年来对班上共 20 各 5 位学生做了如下调查:(按平均数)听力总分平时得分上课发言次数口头表达能力重视听力的学生2019.35多:80%一般:15%偶尔:5%好:65%一般:30%差:5%听力相对好

4、的学生2019.28多:82%一般:14%偶尔:4%好:68%一般:27%差:5%不太重视听力的学生2014.33多:6%一般:14%偶尔:80%好:12%一般:28%差:60%听力相对不太好的学生2012.65多:2%一般:11%偶尔:87%好:9%一般:21%差:80%二 加强朗读训练朗读实际上是我们以课文作为语言材料进行操练,是锻炼口语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根据乔母斯的语言双层结构的观点,语言的理解是由表层结构向深层转换。语言理解的难易,快慢与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换的步骤有关。转换的步骤越多,理解越慢。如果是熟悉的句子,转换的步骤可以大大简化。而语感就是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感知,经过一系列复杂

5、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形成一种对语言材料所特有的,近乎自动化的感知能力。为此,就要重视熟读成诵,自然吸收语言的过程。在课堂中加强读量,能形成快捷的语流,语感。语流,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自然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语言错误。朗读也是训练语音,语调,节奏,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的有效途径。朗读力求读准,发音清楚,正确,注意逐步掌握朗读技巧,如语调,重音,节奏,连读,不完全爆破和停顿等。不妨先听几遍录音,利用复读机的对比功能,纠正语音,语调,揣摩朗读技巧。有模仿性地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把字,词,句,文有机地融为一体。长期不间断地有模仿性地朗读,能使学生不自觉地脱口而出,达到养成英语会话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选择

6、一些精彩的段落或语篇让学生熟读成诵,并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或背诵,以增强语感,从而达到提高口语水平的目的。根据朗读能力(语音,语调,语速,节奏,重音,语气,连贯性,流畅性)的不同,笔者对班级共 20 各 10 位学生做下如下记录:上课发言次数口头表达能力朗读相对好的学生多:72%一般:21偶尔:9%好:69%一般:22%差:9%朗读相对不太好的学生多:20%一般:15%偶尔:75%好:6%一般:19%差:75%三 鼓励多说在教学内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来练习口语。师生之间利用:课 堂 教 学:它是师生之间练习口语最方便,使用频率最高,内容最广泛,效果也最好的一种方式。初三学生经过近

7、三年的英语学习,课堂用语基本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以“情“为基础,用“情“把学生融入到课堂并积极地体验英语,运用英语,在充满情感受的世界里轻松活动。以“趣“为引擎,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制造思维“动“机,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英语思维能力。以“实“为标准确,不脱离学生个体实际需要。值日生小报告: 每二人轮一天,学生到讲台前来打招呼;问候;询问天气;日期;星期几;当天听到的趣事等情况,也可把学过的课文,改成对话,或下面学生向值日生提问等等。一分钟英语:每次让学生两人一组,用学过的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或反意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等,进述当天发生过或将发生的事情,趣事,感

8、想等。时间为一分钟。这时学生精力集中,自然中就提高了听说能力。这种形式是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自信心。演讲比赛: 考前组织一至二次演讲比赛。先以小组,后以班级,再以年级或校为单位。循环地进行。在每一个环节中,录取参赛人数尽量多一些。可以起点到面的作用,形成讲口语的氛围。这样,哪怕是不会讲的学生,也想讲上二三句简单的日常用语。即可以培养尖子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中等生,又鼓励困难生。朗颂比赛: 考前组织一至二朗颂比赛。在朗颂准备阶段,告诉学生要尽量地模仿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语速,表情,都尽量到位。英 语 角: 学校和教师在某一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开设一个全校

9、性的英语角。由教师提供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口。教师在旁边为学生答疑。看图说话: 教师在课堂内,以书中的图画,书中的内容,让学生描述图画,或讲一个小故事,对话,问答。课外以学生了解的学校,公园,动物园,厂矿,街道等表述。学生在表达时,可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内容不宜偏离所提供的信息。此外还可以课文概述,复述,学生的课堂对话表演,小型故事会,创设家庭英语环境,课外英语环境等方面来进行渲染。当然由于学生受英语信息刺激的机会少,学生在面对全班同学和教师时会胆怯,有许多顾虑。所以老师要积极地引导,不应该多次打断学生的表达,应该带着肯定的微笑,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教师在选取材料时,尽

10、量要选简单易懂的,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即使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也要适当地处理,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他们“说“的积极性。四 单独地加以辅导,消除胆怯感对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地,单独地与考试教师面对面,在心理上出现紧张是不可避免的,受环境的影响,如:1. 考试心理压力过重,想取得高分又怕失分。2. 第一次面对考试老师,心理紧张。3. 见到考场环境,如录音机很多或考试教师很多,引起心跳加速,心情紧张。4. 出现语法错误,引起紧张情绪。5. 出现单词障碍,一时闭口,引起紧张。6. 自我感觉口试开始时不好,影响继续口试。7. 面试时,见口试教师做大量地记录,当时就猜测分数高

11、低。8. 听信已经考过同学的话,引起考前紧张。种种情况引起的考试障碍,都可能会让学生不知所措。对于这种学生,教师要单独地加以辅导,以消除学生出现的胆怯感。这时除介绍口试的基本程序之外,教师要授以各种应对办法。如:1. 考前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充满自信心。2. 教师在考前事先组织非任教师,模拟考试一至二次。3. 不害怕录音机和考试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只是形式,就如课桌一样,不会对他考试做评价。4. 不要刻意去纠正语法错误。因为口语本身就是一种随便的松散的语言,不必为语言语法作苛刻的要求。5. 碰到词语障碍时,设想通过其他的表达方法,不要在一个词上钻牛角尖。6. 考试教师不会因为开始差就打低分,

12、主要是看整个过程的情况而定。7. 考试教师做记录是一种程序,有好也有坏,不一定全是坏的记录。8. 不要打听别人对考试的感受。教师也可将未考与已考学生分隔。在考试前,教师务必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或胆怯情绪,让他们放下所有的包袱,轻轻松松地走进考场院,以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五 获取口试考试经验和信心经验是成功的法码,信心是成功的源泉和力量。在口试之前,可适当地组织学生,以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使学生获得口语考试的经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不当之处,让他们在正式考试时,能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教师在进行口试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平时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还要记录每个学生的弱点和优点,并尽量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防未考先怯的局面的发生。总之,为提高口语运用能力,取得更好的口试成绩,做好一定的准备是必须的。作为教师,在各个环节中,只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口语意识,引起他们“想说“的兴趣。始终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参考文献:汤建梅:谈谈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学英语.中小学初中教师版20002 年第 26 期戴军熔:英语口语实践的基本方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 年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