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陈俊霖妈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2158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陈俊霖妈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陈俊霖妈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陈俊霖妈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陈俊霖妈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陈俊霖妈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陈俊霖妈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孩子需要你的接纳和陪伴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孩子,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正如大千世界的每一种事物各具特色,每一个孩子也各不相同。看着身边这个已经比较懂事、有了很大进步的孩子,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他更小时候的样子。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孩子有易养型、难养型、中间型,而我的孩子就倾向于难养型。两岁之前睡觉爱醒,当别的孩子能睡大觉时,他还是每觉只睡两三个小时,整晚的折腾;比较爱哭闹,易急易烦,能把嗓子哭到哑,一周发不出声来;一年能生 5、6 次病,除了感冒咳嗽这些常见的,还得过尿路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腺样体肿大等等。到了上幼儿园时,孩子更是适应的慢,一开始都不肯坐到座位上,当别的小

2、朋友坐在位子上,听老师讲课,和老师互动时,他在教室的走廊里站着,那时,能连续几天坚持上半天幼儿园我已经很开心。磕磕绊绊地到了中班,我们转到现在所在的军区幼儿园,孩子能坚持上半天了;在上了半年以后,孩子终于能上一整天了;到现在,孩子在幼儿园里,已经能表现的很不错了,听讲认真,懂事懂理,能积极和老师互动,愿意去接近小朋友,融入这个班集体。回想那些难熬岁月,我曾感叹我怎么有了这么一个孩子,我的孩子怎么这么难带,非常羡慕别家孩子的妈妈。一直以来,我真的是焦虑,问学过心理学的同事,看关于教育的文章。我知道了,有很省心的孩子,也有比我孩子更需2费心的孩子,还有很多有各种缺陷的孩子。我也知道不管得到的是什么

3、孩子,需要的是家长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爱心,更平和的心态,而不是抱怨。孩子会变,只要你的方向是正确的,孩子会变得更好。因此,我想给各位爸爸妈妈说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做父母的,要懂得承认孩子的完全性,尊重生命的整体性,爱你现实中而非期望中的那个孩子,然后去引导他,给他成长的空间。生了孩子,我们就不能退货,无论面对怎样的孩子,你都不能反悔,如果我们嫌弃他,他会感受得到,必会给他心理留下阴影。其实,孩子哪里不好,家长们要自己先修炼好。比方说,我的孩子爱发脾气,其实我的脾气也很急,但作为妈妈我就要先冷静,以静制动。孩子小的时候,转移他的注意力,孩子大一些了,可以让他自己静一静,或事后和他讲道理

4、,或和他约定好,不乱发脾气可以得到奖励贴纸。如果你比他还急,吼他,打他,最后只能两败俱伤。教育孩子,要顺应孩子发展的内在规律,人要长大,是有内在规律可循的。比如玩,我记得家里的玩具蘑菇钉,孩子很小就买了,可他根本拼不出样子,前一段时间拿出来,就能自己拼成一幅画了。可见,这件玩具对于他,现在才是理所能及的。比如学习:有些知识对于他,当时是接受不了的,但过一段时间,改变下方法,或许就容易接受了。像我孩子识字,一开始拿字卡,给他读,他不愿学,后来除了老师教,他多数的字是在动画片中,广告牌中,3公交车上学的。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或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事,能让他产生自信,减少挫败感,对学东西更感兴趣。注重孩

5、子的精神需求,与孩子交朋友,和他一起去做些甚么事。常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做运动,一起尝试个新事物,一起修东西,一起保守秘密,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心灵上贴近他,他就会向你敞开心扉,而一起做的这些事也会成为他珍贵的记忆。很多父母常以物质手段来激励孩子或表达对孩子的爱,这样容易使孩子把父母对他的爱简单化为物质满足,而干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相反,鼓励和支持才能成为孩子内心的动力。就像高尔基所说:简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有时孩子做好一件什么事,孩子爸说, “奖励,想要什么” ,我孩子就会说, “哎,又是这个!”在我还未反对之前,孩子自己

6、已经不满了。常在孩子面前夸夸老师。孩子除了在家里,就是在幼儿园、学校的时间最长。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孩子肯定很愿意去学校。而家长在孩子面前常夸夸老师,会消除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和排斥心理,也会让他更尊重欣赏老师。有时,我就会对孩子说,或孩子在场时和别人聊天时,提到:某某老师真的很有才华,能歌善舞,画画还这么好;某某老师虽然严厉,但真的很爱孩子。有些事,看似不经意,其实已经进入孩子心里了。4现在,我的孩子,还有诸多需要改变提高的地方,不论是情商,还是逆商。尤其是他太敏感,自尊心强,抗挫折能力差,与人交流、玩在一起不能非常自然的相处。这些,与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有关,也与我们家的教育环境有关。我们只能一起一步一步地去改变。改变自己,成长孩子。记得教育家朱永新曾说过:有些孩子基础已经很好,你只要继续呵护他,帮助他,给他更好的空间,让他发展的更快;有一些不是很理想,就需要你用心矫正,有时甚至需要矫正的正是你自己。是啊,万丈高楼平地起,父母家庭就是地基。地基牢了,高楼才不会倒;父母好了,孩子才会更好。而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给予孩子的接纳和支持,尊重孩子的天赋特质,用自己爱的教育去影响和熏陶孩子,尊重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和秩序,和孩子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