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2069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学校如何创新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拥有的资料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中职学校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汉川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向文祥 张文军摘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中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中职学校要着力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措施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和学生管理机制创新关键词:中职学校 工学结合 模式创新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

2、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然而在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必然会遇到一系列新的难题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迎接融入武汉城市圈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武汉城市圈内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是摆在我们中职学校面前的新课题一、

3、当前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工学结合缺少管理体制、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企业单位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成为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而政府又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因此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第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滞后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大多是由国家统一规定没有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以发展技能为主的本质有的陈旧落后难以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的要求有的太过高深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学力而大多数过于强调

4、学科本位重理论轻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另外中职学校师资薄弱教师理论教学有余而实验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灌输式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可持续发展空间小第三学生教育管理难度大中职学校实行工学结合后学生处于半工半读状态其思想品德教育、实习管理等问题将会增多难度将会加大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办法也是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应依据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定位进行办学模式改革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劳动者因此必须强化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办学模式应多元化教学模式应多样化要积极推进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积极推进武汉城

5、市圈内跨地区的联合办学逐步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一)创新管理体制为推进工学结合提供制度和条件保障1、强化政府在中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上的重要责任政府既是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又是中职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维护者政府的调控和管理职能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政策倾斜增加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要为中职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秩序同时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和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形成多元办学途径促进职业学校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2、实行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一是进行学制改革把全日制

6、与半工半读制结合起来学校可把三年学制分为两段第一学年全日制在校学习;第二、三学年半工半读制在企业边工作(包括实习)边学习时间安排上要适应半工半读模式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学习基础课程和共同课程第二学期学生按照本人志愿自主选择某一模块开始专业学习学习合格后第三学期到已经联系好的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第四学期回到学校进行其他工种的学习合格后再到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依此类推直到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达到毕业要求为止二是实行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把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结合起来为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和企业用工制度的规定学生两年学习期满考核合格先发放相关职业证书让学生顺利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凡继续完成学校布置

7、的学习任务坚持边工作边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在三年学习期满时发中职毕业文凭三是把原本在校内实施的专业课程,放在工厂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结合生产实际,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工作安排选择白天或晚上参加集中授课,可解决学生“工有余“而“学不足“的问题,保证专业理论课的授课量同时,通过顶岗实习,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既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也实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四是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同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就业或创业阶段可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一定年限内积分达到要求即可拿到毕业证

8、书3、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以往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以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为主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差如果用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单纯由学校及教师的评价难以体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评价机制也必须改革贯彻职业学校的特征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双重的评价体系即由学校和社会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学校方面重在职业道德结合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可以采取用以班为单位进行评定的办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考评;社会方面通过实训由企业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定;最后综合评价每一个学生是否为合格的中职生4、深化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加

9、强工学结合的基础或载体建设学校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承担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培养学生顶岗技能的需要在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之前由于没有能力顶岗企业不可能允许学生在生产岗位上有太多的实训时间二是吸引企业的基础学校实训基地如果具有生产性功能行业、企业才会把产品放在学校生产、加工学校实训基地如果配备良好的生产性设备行业企业才会把员工放在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甚至把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技术服务中心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学校为行业企业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问题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5、建立一支适应工学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校企互通

10、、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实现从注重学历为主向注重具备实践经验的真才实学过渡要做到引进教师人才注重实践工作经历鼓励到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要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在校企合作中形成稳定高质量队伍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兼职教师队伍应该是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两种类型组合而成兼职教师不应该只限于在课堂上讲课还应该包括在实践场地的技能指导兼职教师根据聘期可以是相对静态固定的如校内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也可以是动态变化的如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人员(二) 、深化课程教材体系创新转变培养模式1、中职教育教材体系创新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教

11、材体系、专业设置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特色性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要求中职教育教材体系、专业设置应适应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实现中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相对接中职学校既区别于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又区别于高职教育中职学校毕业生应掌握适应市场、适应行业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选择与使用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紧密结合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特点坚持“理论够用技能实用“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原则同时在教学和课堂实践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结合市场与学科的实际不断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与技能化程度2、加大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以更好地适应工学交替的需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

12、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困难家庭希望及早学成就业挣钱脱贫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专业技能、务实精神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针对半工半读特点平衡工学之间矛盾学校必须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必要调整让学生学得进用得上学校可以按照企业需求改变原来固有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基础课程、共同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 1:1即半天理论半天实践课程并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保持同步实践课程的操作内容达到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接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学习基础课程和共同课程的基础上把专业课程细化按照分类实行单一模块强化学习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学校与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取

13、得该模块相应等级的岗位资格证书为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做好上岗资格上的准备3、从育人的角度理解课程把课程看作经验课程就是活动是育人的结果或课程是育人的计划、活动的计划是获得经验的计划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四有利: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开设和教材编排上要认真分析专业岗位技能入手以“一技之长“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4、在教学内容上要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不拘泥于现行的规定教材不盲目以普通高中为衡量质量的标准也不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接轨学校可确定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中级工应知应会为专业课的

14、基本教学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转变成为职业能力数理化外语等文化基础课则为中级工的应知应会服务此外在学习方法上除强化实践教学外课程要突出重点时间安排要体现业余、自学的特点(三) 、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适应工学结合模式1、学生管理重点要适时调整一要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活、工作环境二要有利于学做人学生走上社会进入企业半工半读的时候他们经历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要引导他们感受到“纪律“和“责任“从而提高适应企业生活、工作的能力懂得做人的道理2、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完善学生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学校要妥善选择工学结合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工

15、学结合并就工学结合事宜与企业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工学结合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学校与企业单位建立工学结合工作协作组织双方安排稳定的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工学结合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工学结合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单位的合作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学生工学结合的内容、场合、方式避免学生在生产、服务中受到身心伤害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工学结合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工学结合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学生支付合理报酬确保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的健康开展学生在工作期间学校应派专人进驻管理学生及监督工厂保障学生合法权益?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