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家的责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2027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艺术家的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艺术家的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艺术家的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艺术家的责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艺术家的责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艺术家的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艺术家的责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艺术家的责任本文所指的“艺术家”,是指真正的艺术家,而不是伪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的责任在于努力从事艺术创作,或致力于革新艺术。一个喜欢把艺术家逼商业道路的社会是不健康的社会,因为艺术家的工作本质并不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恰恰是为了创造精神财富。精神财富,可以一文不值,也可以价值连城,既然无法定价,就不能用金钱法则去计量艺术家的创造果。艺术家的责任不在于家庭,因为艺术家只负责为类社会提供精神养料,而不是为满足一夫一妻的社会体制而去牺牲灵动的创意思维。所有一切既定的社会规则或概念都将为艺术家的桎梏,艺术家不需要桎梏,艺术家只需要自由!艺术家不是文学家,更不是文,尤其不是政治家。艺术只有在远离政治

2、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挖掘创新的灵感,即便是为了表现受灾场面的画面,在艺术家心目中也绝对和政治无关,而只和艺术家个的文关怀有关。艺术家的首要工作是审美,然后是表现美。审美和表现美,是真正的艺术家必然竭力去追求的生理想。因此文的“忧天下”并不适合艺术家,艺术家的工作质不是为了“忧天下”,而是为了“美天下”,艺术家的创造工作诠释了类存在的意义,解析了类灵魂深的望,更新了社会面貌,丰富了类的精神生活,并让世感觉到活着的价值。没有了艺术家,这个世界也就不再具有任何魅力!为什么你喜欢穿漂亮的衣服,为什么你喜欢购买那些能打动你绪的商品,因为那里面饱含着艺术,彩,造型,设计风格等等,几乎都是艺术家们的心结晶。在艺

3、术面前,类很渺小,渺小到只能举手投降。不错,你袋里没钱,你的腰包很瘪,但你绝不会吝啬你的慷慨,哪怕只是为了讨好你的女,你也愿意为她献一付设计有品位且做工也很精巧的项链或结婚戒指等等我常想,究竟是什么因素严重妨碍了艺术家的创造?首要因素,恐怕来自于家庭。家庭需要金钱来维系,艺术家为了钱,多少会放弃一些艺术理想,诸如我本就属于此类。第二因素,来自于社会对艺术的漠视和残忍。尽管类生活永远都离不开艺术的滋养,但绝少有会为了维护艺术而贡献力量。相,类社会的惯向来都喜欢打击艺术和艺术家,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大多数都无法长期坚持从事艺术创作,有些是因为没有这个能力,有些则压根就对艺术创作活动不感兴趣。不要用钱

4、去逼迫艺术家就范,更不要用各种无形的锁链去羁绊艺术家的自由,艺术家一旦被动钻进了钱眼里面就不会再去创造真正的艺术作品了,且一旦被各种无形的锁链羁绊住,就会逐渐丧失创作能力,因为艺术是审美和表现美,而审美和表现美,是需要特殊的思维及捕捉美感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并非都有,所以艺术家注定不能和芸芸大众生活在同一个思维空间里。社会的规范和尺度并不适用于艺术家,家庭的琐碎或责任对艺术家而言只会构致命的锁链。艺术家不可能在规范的模式下生活和从事创作,艺术家的时间表是凌的,艺术家的作息表是无序的,艺术家的昼与也经常都是颠倒的,艺术家总是需要连续的大时间段来维系灵感的递进或突进,因此世俗的作息习惯对于艺术家而言

5、不过就是个,且一文不值。艺术家的创作动力不是源于“责任”,而恰恰是源于不用担负任何责任。只有心都完全自由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完高品位的创作或革新艺术的使命,而这些,都是世俗的社会所不能容忍的,更不是利益社会所能包容的。因此当代社会鲜有艺术大师。艺术家大多都是贫苦的,只有极少数的作品能被利益社会所赏识,但并不表明这极少数的作品都是等的或高质量的,能被利益社会所赏识的艺术作品本就是利益化的,而不是精神化的,所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是喜欢沿着比方向发展。大多数都喜欢问艺术家三个问题:你的作品值多少钱?你干这行多少年了?你有名吗?只有艺术家自己知道: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标价多少,而在于对文的影响力之大小;

6、干了多少年不是问题,我认识很多画画的都画了几十年了,实际画画平没入门的占90%,勉强入门的占 7%,稍微有点绩的占 2%左右,只有不到 1%的,还算是此中高手,但距离“才华横溢”的标准显然还有很大的距离,更不用提“大师”或“巨匠”了;至于有名或无名,则根本与作品质量无关。真得想一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呢?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梦。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时候,从我个人来讲,可能艺术更像一个恋人,一旦你碰上了它,一旦你不小心惹上了它,你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它。你说不清是什么真正的理由,可能有一万个理由,可能有一千个理由。另外一点,也有人说艺术是毒品,你不能沾上它,艺术是有毒的。而艺术的魔力、影响力也在这里。

7、我年轻的时候,因为我是在煤矿的,艺术的过程可能跟普通的艺术家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那时候我在煤矿是一个下井工人,你们可以想象一个 20 多岁的小伙子从井下上来一脸黑黑的,光露两个白眼和露着白牙。有一天我们下班走在井口以后,在外面看到一个小海报,说市里来了一个画家,办一个美术训练班,那时候我还没洗澡就赶过去了。到那一看,像美院一样,正在画着模特,那个模特当时还是穿衣服的。我一看做那个模特不是我一个哥们吗?是我小学的同学,他比我更早几年走上这条路。当时没有你们现在年轻人想得这么多理想,这么多方向,这么多东西。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就是一个下井工人。看到一个哥们坐那当模特,当时没想到去学画或者学艺术,只是想跟

8、哥们去攀谈一下,讲讲这几年的经历和分别以后多少年来以后的变化。他就说学画画吧,其实我们那时候挺盲目的,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整个在消费青春,有劲没地使,加上二十几年的苦难生活,我不愿意回忆苦难生活。那个时候开始学画,只是不小心去学习了绘画,然后爱上了它,让我终身从事于它。我学画速度比较快,82 年我参加一次全国的美展,后来我 85 年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那时候,85 年的时候是中国的文化,也有点像现在当代艺术这样,特别火热的感觉。大量的文化、哲学的、艺术的展览、画册,我们那时候是到处跑。礼拜天几乎是泡在文化市场的,最早的时候是泡在外交部对面东四有一个最好的进出口图书市场,经常去买画册。那个时候,

9、什么印象派、表象、现代的、后现代的、当代、后当代的好多主业的东西就影响了我,艺术发展是特别的快。尽管后来出现了一些更多的大师,但是对我们来讲印象最深的还是最早期的一些,进入我们的视野。可能你们也知道,一提梵高都知道向日葵、生命。他的花像一个脸,像每个人,像血液。这个确实对我们影响很大。08 年以前当代艺术是一个市场疯狂的时期,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的天价艺术品是层出不穷,您作为一名油画家应该是处于风暴的中心,对您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吗?影响肯定有。但是看是哪一种影响了,影响有好也有坏的,任何东西都是有双刃剑。确实近年来,我国的当代艺术家频频的走入国际的各个大赛,最早的时候,我记得是 93 年的

10、时候,王广义、周长江等在意大利奥利瓦做了一个双年展,那个时候是我们中国的当代艺术最早的走出国门的时候。到现在来看这几年市场上屡屡拍出高价,确实令人心里有波动。但是有一点,在整个市场艺术氛围来说,中国当代艺术的比例实际还是比较小的,大家整体看是比较小的,还谈不上天价。我们的人民币和美元去折合,我们确实还谈不上天价,在世界艺术市场这块不是天价,真正的说还是偏低的,何况咱们还有一些操作层面。有些作品是针对 90 年代初的时候的,有一种当代性。这些作品很有价值的作品,很有意义的作品。但是后来超越了这个时空,现状就不好了。大家都一窝蜂去进行广告化,没有什么革命性,没有什么批判性,也没有什么创造性,所以这

11、些作品除了卖钱以后,没有什么文化意义了,就是卖钱了。老百姓都说你穷的只有钱了。所以说我们可以去为艺术去做一些东西。可以为生活做一些东西,但是有一点,在艺术家商业文化的过程中,你不能只是可怜的保存只有那一点对钱的认识,不能丧失自己的底线。我是在计划经济长大的,又属于被梵高洗脑那一代的,对市场了解不多,同行可能说我是市场的白痴,不太懂,很早我们这些人对精神的追求已经僵化了。刚才谈吴老,他追求的东西可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他已经不在乎你住在多大的房子了不在乎开多好的车,也不在乎给家里装修什么的,甚至他都不在乎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不在乎他为什么最后把他所有的画捐出这么多。这样大师级的画家,吴老的画拍得高的

12、,拍到几千万啊,最后把这么多作品去交给我们国家美术馆,交给上海美术馆,交给中国美术馆。作品就像嫁人了,像养女儿一样,我把我的作品嫁给了一个好的婆家,他心里踏实了。他每次捐出作品都说我要把你们嫁出来,这对艺术家我感到是特别感动的事情。所以对我的影响,我感觉可能是对艺术、精神层面要求多了一点,可能对其他分析就忽略了。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一样,有人对生活的期许值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的人格。所以我更喜欢躲在一个避风港里,躲在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地方,埋头做好自己的作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知道一直以来,煤矿和矿工都是您创作的主题,您希望从他们当中找寻什么呢? 找自己。我们虽

13、然活在一个很幸福的时代,但是有一点,你要知道我们的幸福来自于哪?有多少人在那挖煤?有多少人在那种田?有多少农民工在盖房子。可能大家对煤矿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这几年来中央台报的一些,咱们新闻开放了大家可能了解一点矿难啊、瓦斯爆炸啊,还有山西煤老板,大家对煤矿的认识可能也就是差不多这么多了。实际上,煤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煤矿确实是一个相对非常特殊的地方。它好像在大自然一个角落里,一个非常遥远的角落,像一个部落。在这部落里面,它有自己的特殊的生存环境。生存环境带来的是特殊的生存状态。特殊的生存状态而产生的是特殊的一种生活的意识。这种生存的意识加上它本身的劳动强度,和他生活上的艰难。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危险

14、的程度。在地下几百米,中国就有很多 1000 多米的煤矿井,另外,就是矿山。我在煤矿长大的,几十年了,我是生下来 70 天,随着父母被抱进当时我们的徐州煤矿的。所以,我有时候就比喻把这个煤矿比喻成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什么样?他可能酗酒,他要维持生活,他要去下井,像一个海员要去出海对不对?每一次看到这个工地我就感觉像一个甲板,煤矿像一个码头,上班、下班的人,像出海一样,什么时候回来?中班、夜班、早班。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去?可能有人去 了,有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这就是煤矿。所以我愿意把煤矿当成一个父亲。当然了 我们青春期的时候都不愿意跟父亲在一起,站在他眼前就感到特别的厌倦,或者特别恐惧,或者有逆

15、反心理。但是离远了以后,真的我们读大学出来以后要到哪以后,就特别想念家乡,尤其男孩子,特别想念父亲。感到离开父亲以后感到一种无助和孤独,有时候也感到自己的短浅,和自己的平凡。无论父亲怎么样,尤其是煤矿这种父亲确实是一种真实的,是一种悲壮的,是一种放纵的,但是又是无私的,这么宽容的父亲。所以煤矿的经历,尤其是我自己就干了 8 年的产煤工,这种经历赋予我的人生,赋予我们的自信,赋予我的定性。所以我感到确实是离不开的,因为这是父子层面的东西,是有血缘的。可能,我是从煤矿走出来的,但是起点肯定是煤矿,但是终点会有更好的终点。所以我回答你的一个问题,煤矿一直是我苦苦找寻的东西。反而是一种依恋,也是一种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