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061497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煤矿二二 O 一三年度一三年度矿矿井灾害井灾害预预防和防和处处理理计计划划2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矿井地质条件及自然因素.3 第一节 矿井地质条件.3 第二节 灾害预兆.19 第二章 矿井生产布局及接续.22 第三章 矿井重点安全工程.24 第四章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25 第一节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25 第二节 井巷修护灾害预防措施.32 第三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及矿井火灾预防措施.34 第四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42 第五节 矿井水灾预防措施.43 第六节 冲击地压预防措施.44 第七节 储煤井灾害预防措施.45 第八节 轨道运输灾害预防措施.46 第九节 井下皮带运输灾害预防措

2、施.59 第十节 机电灾害的预防措施.60 第五章 矿井灾害应变措施.64 第六章 矿井救灾组织.70 第七章 矿井避灾路线.73 附表 1:2013 年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关键.79 附表 2:*煤矿事故汇报程序.79 附表 3: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报表.80 附表 4:消防器材配备登记表.81 附表 5:消防器材配备表.85 附表:6 *煤矿救灾抢险储备物资明细.98 附表:7 *煤矿矿山救护队主要技术装备明细表.1003第一章第一章 矿矿井地井地质质条件及自然因素条件及自然因素第一第一节节 矿矿井地井地质质条件条件一、一、矿矿井地井地质质条件条件 1 地层、煤层与煤质1.1含煤地层及主要煤

3、层赋存情况1.1.1中石炭统本溪组(C2):本区仅有少数钻孔揭露,属浅海相沉积,假整合于奥陶系地层之上,全组厚约 25m。1.1.2上石炭统太原组(C3):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整合于本溪组地层之上,全组厚约 159m,本组标志层明显,夹灰岩813 层,含煤 410 层,其中 20、21 煤为可采薄煤层。1.1.3下二叠统山西组(P11):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滨海三角洲冲积平原沉积地层,整合于大原组地层之上,厚 ll9m,本组中下部含煤 16 层,7 煤为可采煤层,、煤为局部可采煤层。其中 7 煤为矿井主采煤层之一,煤厚 l.0.6m,平均厚度2.3m,夹 2 以西-450600m

4、 水平赋存较差,局部变薄不可采,9 煤-600m 水平以下局部赋存较好,煤厚 02.8m,平均厚度 2.1m,西一采区深部赋存较为稳定,夹 2 以西赋存较差,大部分不可采,9煤开采对改善矿井煤质起到了很大作用。1.1.4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22):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属局部海湾、近海三角洲相或沼泽相沉积,整合于山西组之上,本组下段含煤 18 层,煤为可采层,煤为局部可采层,全组厚210m。其中煤为矿井主采煤层之一,煤厚 0.43.2m,平均厚度2.0m,2 煤结构复杂,普遍赋存一层夹矸,局部赋存夹矸 23 层,夹 2 断层以西 2 煤层局部煤厚变化较大,夹矸增厚、合并、变薄等现象较为普

5、遍。4l.1.5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12):本组整合于下石盒子组地层之上,平均厚度 511m,中下部常夹 0.20.5m 厚的炭质页岩或12 层薄煤。l.2煤质1.2.1煤的物理性质2 煤:褐黑色,半亮半暗淡型,树脂光泽,摩氏硬度,条带状结构,鳞片状至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常充填方解石脉,局部含星散状黄铁矿晶粒。7 煤:黑色,半光亮型,玻璃光泽,具平坦状至贝壳状断口,摩氏硬度,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性脆易碎,外生裂隙发育,裂隙中多充填方解石。9 煤:黑色,半光亮型,树脂玻璃光泽,摩氏硬度,性脆易碎,条带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1.2.2化学性质1.2.2.1煤的工业分析(1)水份(Mad)3%,

6、属低水份煤,其原煤水份平均含量为:煤l.89%,7 煤.78%,9 煤 1.73%。(2)灰份(Ad):井田各煤层平均灰份由高到低依次为:2 煤21.92%,1 煤 16.9%,9 煤 14%,7 煤 12.47%。(3)硫份(St,d):经原煤全硫测定,l、2、7、9 煤全煤含硫量在0.4%0.9%之间,属特低硫煤。(4)挥发份(Vdaf):变化不大,一般在 3537%之间,属中等变质程度煤层。(5)发热量(Qdr,ad ):原煤分析基弹筒发热量,1、2 煤平均在22.3MJ/kg,7 煤为 26.83MJ/kg,9 煤为 30.05MJ/kg。1.2.2.2煤层工业牌号及用途依据 1986

7、 年 10 月颁布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结合本矿井煤芯煤样精煤挥发份,粘结性指数,5胶质层厚度的平均值划分出煤层的工业牌号为:1 煤、2 煤、7 煤、9煤皆属 1 号气煤。2 地地质质构造构造2.1褶皱*井田总体为一走向略有变化的单斜构造。井田内无大型褶皱。在 FI 号断层上盘和下盘各发育有一个不完整的次级褶曲。其产状要素简述如下:2.1.1Fl 号断层下盘 1718 线靠近夹 6 号断层附近(9431 区域)发育有不完整的次级向斜构造,轴向近 EW,侧伏角度 1018,E 端翘起。2.1.2F1 号断层上盘 21 线附近发育有不完整的次级向斜构造,轴向 NW35左右,侧

8、伏角 1220,ES 端翘起。2.1.3局部因受断层的牵引使地层或煤层产状发生变化,在断层附近往往发育有小型不完整的次级褶皱。2.2断层影响 2013 年采掘生产的大中型断层分述如下:2.2.1 DF10 逆断层:该断层走向 NEE,倾向 SSE,倾角3040,落差 010m,区内延展长度大于 390m。切割了 2、7、9三层煤。 2.2.2 DF23 逆断层:该断层走向 NNE,倾向 SEE,倾角 5560,落差 018m,区内延展长度 250300m。切割了 2、7、9 三层煤。 2.2.3 夹 8 号正断层:为生产实际揭露的中型断层,位于 2122 线之间,为斜交正断层。走向为 NE02

9、5,深部向 E 偏转, 倾向 W,倾角 6075,落差 010m,最大落差在-500m 水平,全长 1200m,浅部尖灭,交于 SF10 号正断层上。该断层落差虽仅 10m 左右,但其位于夹 5 断层的右侧,距离夹 5 断层 100600m 之间, 由于受该断层的影响,2 煤自 2621 工作面向下在夹 5 和夹 8 两断 层之间大面积煤层无法正常回采,因此该断层对煤层的破坏较为6严重,对生产的影响较大,不仅增加岩巷工程量,还迫使工作面必 须跳面回采,且夹 5、夹 8 之间小断层较为发育。该断层切割了下 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地层。2.2.4 Fl 号逆断层: 位于 1829 线之间,走向

10、NE2050,倾向 NWWNW,倾角 4070,落差 5O220m,区内延展长度 5500m。该断层为深部贯穿全井田的一条大中型断层,南西端延伸到义安井田内,北东端延伸到张小楼井田内。该断层落差变化大,东北部落差近 200m,中部最小仅 50m。断层西南端与 SF33逆断层形成对冲,2 煤两断层上盘点几乎相交,Fl 阻断 SF33 向上盘发展。FI 逆断层在井田内仅有-800 西一二层皮带石门和轨道石门两条巷道实际控制,断层破碎带宽度 23m,断层影响范围1020m,岩性破碎,巷道过此部位时,冒顶高度达 15m,且巷道压力大。该断层影响 2、7、9 煤。2.2.5 Fl-1 号逆断层:位于 1

11、721 线之间,为 Fl 号逆断层的分支逆断层。走向 NE45,倾向 NW,倾角 4070,落差 060m,区内全长 150Om,南西端尖灭,东端延伸到张小楼井田。该断层影响 2、7、9 煤。2.2.6夹 5 号断层: 为生产中揭露的大中型断层,位于 2023线之间,为一斜交正断层。走向变化较大,为 NE5NW20,倾向 ENE,倾角 5570,落差 060m,最大落差在-500 m 水平,井田内全长 2600m,浅部尖灭,深部向 W 偏转交于 SF33 号逆断层上。该断层影响 2、7、9 煤。3 矿矿井水文地井水文地质质3.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本区位于故黄河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与东南、西南部的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毗邻。煤系地层上有较厚的第四系冲积层覆盖。二叠系煤层在区域侵蚀基准面以下,属湖沼相、陆相沉积,为砂岩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下部的上石炭统煤系地层为海陆7交互相沉积,灰岩发育有十三层,为岩溶溶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区内含水层按充水介质可分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石炭系灰岩溶隙含水层和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潜水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直接补给,因第四系中部有一层较厚的隔水层,一般和下伏的承压含水层不发生直接水力联系。各基岩含水层在露头处接收大气降水和潜水的渗入补给,由于含水层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