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1265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摘要】:水土流失是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 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植被的破坏以及水的损失。因地区特 有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各种人为因素,江西省兴国县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 频发生,水资源利用低下,对当地造成很大影响,农业低产,经济落后。虽然 近些年来兴国县在防治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的艰苦 工作,成效显著,经验丰富,但也仍然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问题,不容乐观。本文就兴国县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兴国县水土 流失严重的原因,并对其危害进行了剖析,最后对兴国县水土保持的防治对策 提

2、出了建议。 (再精简一下)【关键词】:兴国县 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一、引言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赣江水系的贡水流域,全县总面积3215km ,其中山地面积 2240km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北、东、西三面环22山,群山重叠,地势高峻,地面高程均在 1301200m 之间的黄海高程。根据 地貌成因的差异,兴国县区域可分为侵蚀、剥蚀构造,河流冲积,岩溶三个类 型的地貌。境内雨量充沛,地表水丰富,水系发育,河流众多,河网密布,但 地势较四周邻县高,因而源短流急。年平均气温为 18.8,年平均日照为 1926.5 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 1558mm,年平均降雨天数 156 天。 据

3、调查,1980 年该县水土流失面积 1899.07km2,占县域面积 3215Km2的 59%,占山地面积 2240km2的 84.8%。在水土流失面积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 达 669.33km2,占流失面积的 35.2%。年均流失泥沙量 1106 万吨,被带走的有 机质和 N、P、K 养分达 55.22 万吨,远远超出当年的施肥量。在这种情况下, 迫使全县大小河流普遍淤高 1m 以上,有的地段高出田面近 2m,成了地上悬河。 在 16533hm2的水田中,有 5334hm2成了“落河田”,常年遭受水害,另有 15267hm2耕地变为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当时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山地植被 覆盖

4、度只有 28.8%,强度以上流失山头的植被不足 10%,只有一些稀疏的老头 松,10 年树龄不足 1m 高。在 2240km2的山地上,活立木蓄积量仅有 51 万 m3。兴国县的老百姓燃料、木料、肥料、油料俱缺,农田低产,副业无门,当 年在 52.8 万农民中间,就有 32 万人严重缺柴, 1980 年芦溪小流域出现连续 20 多天的伏秋大旱,晚稻无法栽种,全村各户四更早起前往几里之外的南坑去 排队挑饮水。据资料统计,兴国县自 1952 年至 1979 年 28 年间,发生水旱灾害 58 次,灾害频率达 2.07 次/年。进入 80 年代,兴国开始进入水土流失规模治理, 1983 年列入“全国

5、八大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了一场 大规模的集中治理。在这期间,共投入治理资金 31333.76 万元。其中,中央扶 助专款 2437.69 万元,地方匹配投入 1337.68 万元,群众投资和投劳折款27558.39 万元。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 3452.86 万 m3,投劳 5614.11 万个工日。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620.66km2,其中有效保存面积 1141.7km2,有效保存率为 70.4%。获得了显著的基础、生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尚可。有 48 条小流域 的综合治理达到国家一级验收标准,其中塘背等 5 条小流域由水利部、财政部 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

6、范小流域,兴国县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 设示范县和水土保持先进县。水土流失面积由 1980 年的 1899.07km2降至 758.37Km2,下降 60.07%,平均每年下降 50 平方公里;山地植被覆盖度上升了 43.4%;年泥沙流失量下降了 67.6%;河床普遍降低 0.4m,有林地面积净增 5.4 倍,土地产出率增长 54.2%;县财政年收入由 1980 年的 763 万元增至 1.3 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21 元增至 2225 元。 但从生态安全的理念来审视,兴国的生态环境依然很脆弱,主要表现在: 1)仍有 758.37Km2水土流失未作治理;2)已治理的 1141.7Km

7、2面积,侵蚀等 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减轻,只有降等效能,未完全恢复到微度侵蚀的稳固程 度,其中约 700km2为马尾松纯林,易遭受周期性的松毛虫危害,马尾松也进一 步使土壤更酸,不利于土地生产力的恢复,仍需改造重建针阔叶混交林;3)全 县有面积在 60 平方米以上的崩岗 3235 个,崩塌面积 1300.6 hm2,需防治面积 达 2901.2hm2。4)已治面积中的不少山头是处在有树不成林,有林不成材,林 下无覆盖,水土流失依然存在,即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空中绿化现象很 普遍。5)河床虽在下降,但仍无法通航。从现实情况看,以上问题因县财力及 其有限,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需要国家和省里加大治

8、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引言 部分最前面介绍一下当前中国水土流失的研究现状,再具体说到江西省兴国县 的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逐步过度本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二、兴国县水土流失原因分析1、自然因素(1)降水是土壤受水侵蚀的动力来源,降水量的大小是影响水土流失严重的重 要因素。兴国县年降水量在 1558mm 以上,并且四季分配不均,全年降水主要 集中在夏秋季,雨季降水量较多,强度大,易形成大雨和暴雨,这为水土流失 提供了动力条件。(2)植被是抵抗土壤侵蚀的积极因素,它起着截留雨水、减少雨滴打击力、改 善土壤结构增加渗透的作用。兴国县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积 84.8%,仍有大部 分是裸露的黄土,山坡失去植物保

9、护而裸露,产生水土流失。(3)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兴国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北、东、 西三面环山,群山重叠,地势高峻,地面高程均在 1301200m 之间的黄海高 程,且由于兴国县地貌为侵蚀、剥蚀构造,河流冲积,岩溶三个类型,表土疏 松,风化程度高,使得土壤易受降水径流作用沿山坡向下流失。(4)土壤是降水冲刷的对象。兴国县以黄、红壤为主的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较 高,具有较高的抗蚀能力,底层情况与之相反,渗透能力差,降雨易形成地表 径流,被剥离后的裸露底层易产生水土流失。2、人为因素随着城乡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各项生产建设活动的频繁进行,长期以来,人 们违背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诱发和

10、加剧本县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合理农业耕作,化肥使用量增多,农家肥使用量减少,土壤 板结,渗水蓄水能力降低;二是生产建设中乱砍、滥发,使森林植被减少,加 剧了水土流失的进程。三、水土流失危害1、导致耕地减少,质量下降,粮食减产。水力侵蚀破坏地表的完整性,带走土 壤有机质和 N、P、K 等养分,降低土壤的肥力,降低了土地生产力,造成粮食 等作物减产。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旱涝灾害。水土流失程度加重,河水泥沙含量升高,泥 沙沉积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泥沙淤积下游水库。旱时蓄水不足,涝时排水不及, 加剧了旱涝灾害。3、生态恶化,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粮食减产,

11、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威 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兴国县就发生较大洪水数十次,无数 耕地、道路被冲毁,并且有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数亿元。不仅 如此,水土流失危害对地表的侵蚀使裸地面积增大,这为风力侵蚀又提供了有 力条件,风蚀使地表土壤扬失,土层变薄,耕地肥力下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 产生恶性循环破坏,如不加以有效治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进一步向不良 方向发展。这会严重影响兴国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防治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主要包括宣传教育、制度和队伍建设等,主要的作法如下:1)强化意识抓宣传。水土流失危

12、害千秋,水土保持造福万代。居住在自然生态 区的百姓不合理耕作、滥砍乱伐等行为直接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此加强对普通 百姓的水土知识宣传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板报、宣 传车等各种形式深入乡村、圩镇、工地,面向领导、群众、企业、学校进行全 方位的宣传,普及法律、水保知识、流失危害、先进典型,造就治理水土流失 重建生态植被的良好氛围。就目前而言,兴国县政府已经做好如下工作:将每 年九月定为水土保持宣传月;每年召开一次有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水保 表彰大会;组织一支水保山歌演唱队,深入村组现编现演本村的好人好事。上 下结合,教育鼓动效果甚佳,使全民水保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上下一条心,全

13、 民办水保的热潮。2)领导带头抓干部。县委着重抓了干部队伍中的思想统一。先后提出了“不抓 水保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抓不好水保的班子不是好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任干给一任看”;“把山当成田来做”等富有特色的口号。在措施上,规定每个 干部职工拿出年工资的 1%用于治理水土流失;逐级签订治理责任状,将治理任 务列入政绩目标考核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权。当年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实行“黄 牌”警告,二年未完成任务的撤职或降级;机关干部每人每年参加 10 天以上的 治理劳动,春节提前五天放假回家种树。明确要求各级班子的治理点要挂牌上 报,领导要亲自带头参加治理,限期达标。3)完善体制抓队伍。为了从体制上确

14、保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序进 行,从 1980 年起组建了由县长兼任的兴国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县乡村三级封禁 管护指挥部。1992 年又将原“水土保持办公室”改为行政一级局,赋予行政执法 职能,并内设水土保持监察股和水保监督执法大队。进入 20 世纪后先后成立了 水利局、水保局两大部门机构,在全县各乡镇设立 26 个水土保持管理服务站。 更具特色的是将农村能源规划归水土保持局领导,这是全国唯一的将流失治理 与解决农村能源统一起来的一个县。这样更加完善了体制功能。在完善体制的 同时,加强了队伍建设。如全县从事水土保持事业的队伍有 112 人,县水保局 有高工 5 名,工程师 8 名,水保技

15、师 5 人,在江西乃至全国水保技术力量最强 的一个县。另有专职管护员 361 人,兼职管护员 3709 名,还有一支 250 人的沼 气建筑技工队伍。不仅满足本县建池技术力量,还经常派出技工,前往山东、 安徽、贵州、广东等省及本省各县传授沼气池建筑技术。4)灵活政策抓管理。为了规范和激励人民群众对防治水土流失和重建植被的积 极性,集社会力量为水土保持服务,兴国县在抓好干部,理顺体制的同时,制 定了一系列规范和带扶助性质的鼓励政策。例如:将山林承包期定为 60 年不变; “谁山归谁治,谁治归谁管,谁管归谁有”;“当年不治征收治理费,三年不治吊 销责任山”;“谁开发、谁受益,经营权允许继承和有偿转

16、让”;“自主开发治理, 自有稳定收入起,免征五年农林特产税”;“山地入股或租赁他人开发,自有收 入之年起,每年以实物量的 6%作为租金或红利”;“凡开发治理 100 亩以上荒山 者,优先安排贴息贷款并颁发荣誉证书”;“农户建一沼气池,免征土地补偿费, 无偿划拨 30m2土地”等政策。较好地解决了有山无力治,有钱无山治的矛盾。 依据法律,县人大制订了“水土保持暂行规定”和“水土保持法实施细则”。县政 府先后发布了水土保持一、二、三号令,各乡镇据此由村民大会通过,订立了 封禁管护公约。 通过以上措施和政策,全县群众的思想观念也从“要我治”变成“我要治”, 逐步意识到水土保持是发展兴国经济、保障人居安全的唯一出路,是治理江河、 防灾抗灾的治本之策,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富民小康工 程。2、因地制宜创立治理模式,实施生态保护 兴国县在开展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的过程中,依据科学实验和治理实践, 先后创立了五种有效的防治模式如下:模式 1:对花岗岩等轻度流失区,以封禁自然修复为主,另加飞播或人工撒播 马尾松,禁止人畜上山践踏破坏,让其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好环境,实现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