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0557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略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略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略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巴洞中学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巴洞中学 李明德李明德摘要摘要:21 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步入语文课堂,它正在改变语文教学的模式。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而激活语文教学,这就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的整合,只有有效的结合,才能拓展了教师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的阅读材料,提高教学效果,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使语文教学绽放异彩。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提高素养 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形象、直观、快捷、准确的优势,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被广泛的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使中学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崭新

2、的时代。中学语文教学把原来一些枯燥乏味、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它拓展了教学内容,激活了课堂,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整理于下。一、信息技术是教师学习和教学的柺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庞大的信息充满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来说,过去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而要想掌握所有的新信息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有些信息学生知道的老师不一定知道,特别语文学科其他社会学科关系密切,如果老师不借助网络信息的准确快捷来弥补,不断给自己充电,那么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而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

3、术手段可以拓展视野,保证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并将网络作为学习和教学的拐杖。比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所在的地方没有这种花,学生也没见过,为了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我翻词典,现代汉语成语词典这样解释:“【紫藤】落叶木本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花紫色,荚果长大而坚硬,表明有绒毛,供观赏。”照这样给学生讲,不说学生弄不懂,我也弄不懂,怎么办呢?我想到了网络,到网络上一搜,紫藤的图片比比皆是,美不胜收,自己也开了眼界,了解了紫藤花,于是下载了几幅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结合教案制作了一个 ppt 课件。课堂上紫藤萝直观的展现同学们面前,学生了解是紫藤,熟悉了花序花冠,进而

4、对理解作者受紫藤旺盛生命力感染,内心感情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课堂效果很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如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曹操的诗歌观沧海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教学内容,感悟曹操那种包纳宇宙,席卷天下的英雄豪情,我在 ppt 课件插入电

5、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上课之际开始播放,让学生一下融入那个金戈铁马的情景之中,导入新课之后,又为学生播放了从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剪辑出来的电视片段: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归来,意气风发,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吟诵这首诗的情景。学生看完短片后,对这首诗已经有了比较深的印象了,接下来再结合文本,“朗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都理解了这首古诗,并且 95%的同学都会背诵了。可见,在教学中如果根据文本的不同内容,只要老师肯动脑筋,在教学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声并茂的三维特点,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更快、准确的领会所学内容。 三、借助

6、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教师的备课已经逐渐摆脱传统的纸质备课,而更多的是采用电子教案,这样教师可以放开手脚,借助网络从各种信息媒体上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再根据教学实际将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加工,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平台,完成文本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阅读许多和文本相似或有联系的文章,从中对比异同,欣赏课本外一些优美的文章。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训练,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阅读视野,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教学余光中的诗乡愁时,借助多媒体平台师生合作,领会了诗人用四种意象寄托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

7、情,表达出内心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之后,我又进一步拓展阅读资料,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引导学生阅读,把它和乡愁对照,这样学生对作者的乡愁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要结束课的时候,我又适时推

8、出了作者的另一首诗民歌(原诗略)让学生课后品味,还布置了学生们学完本文后仿写一首乡愁,放在自己的博客里,请同学们砸,后来我在读学生的博客时,读到好些很不错的乡愁小诗。实践证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确可以在教学中起到拓展阅读素材,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总之,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如果运用得好,那么把原来枯燥乏味、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变得丰富多彩,有效地激活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使语文教学绽放异彩。参考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闫焕民、鲁杰主编的上好一堂课的 22 个关键要素.初中语文。四川文艺出版社刘沙河著的刘沙河诗话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志平的语文课程新探20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