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9990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年国家司法考试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试卷二2010 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http:/www.law- 2010-9-13 15:22:11 来源:2010 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二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的罪刑法定) ;(2)排斥习惯法(_的罪刑法定) ;(3)禁止类推解释(_的罪刑法定) ;(4)刑罚法规的适当(_的罪刑法定) 。”下列哪一选项

2、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D乙不构成脱逃罪3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

3、有因果关系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4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5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犯罪预备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实行阶段

4、的犯罪中止6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B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C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D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7甲乙两家有仇。某晚,两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乙恰巧在场并各属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甲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C属于防卫过当D属于故意杀人8关于累犯,下列

5、哪一判断是正确的?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B甲犯抢夺罪于 2005 年 3 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六年后又犯杀人罪。甲成立累犯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不适用死刑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D不应当视为“

6、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10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罪犯的减刑,需要报请高级法院核准11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 5,000 元。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12某施工工地升

7、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关于刘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间接)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谎报安全事故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13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B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C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D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按运输假币罪从重处罚14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张某与何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5,000

8、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张某与何某均构成盗窃罪B张某与何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15杨某生产假冒避孕药品,其成份为面粉和白糖的混合物,货值金额达 15 万多元,尚未销售即被查获。关于杨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不构成犯罪B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C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既遂)定罪处罚D触犯生产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16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乙担心其母心脏病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五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关于甲的行为性

9、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抢劫罪D诈骗罪17甲欠乙十万元久不归还,乙反复催讨。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迫乙交出十万元欠条并在已备好的还款收条上签字。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C非法侵入住宅罪D抢夺罪18甲任邮政中心信函分拣组长期间,先后三次将各地退回信函数万封(约 500 公斤) ,以每公斤 0.4 元的价格卖给废品收购站,所得款项占为己有。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退回的信函不属于信件,甲的行为不成立侵犯通信自由罪B退回的信函虽属于信件,但甲没有实施隐匿、毁弃与开拆行为,故不成立侵犯通信自由罪C退回的信函处于邮政

10、中心的管理过程中,属于公共财物,甲的行为成立贪污罪D退回的信函被当作废品出卖也属于毁弃邮件,甲的行为成立私自毁弃邮件罪19甲承租乙的房屋后,伪造身份证与房产证交与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不知有假,为其售房给不知情的丙,甲获款 300 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的行为触犯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同时是诈骗罪的教唆犯B甲是诈骗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正犯C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与诈骗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D由于存在牵连关系,对甲的行为应以诈骗罪从重处罚20下列哪一情形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A国家工作人员甲,将公款借给其弟炒股B国家机关工

11、作人员甲,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原工作过的国有企业使用C某县工商局长甲,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公司使用D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擅自决定以本公司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国有事业单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该单位就业21甲涉嫌刑讯逼供罪被立案侦查。甲以该案侦查人员王某与被害人存在近亲属关系为由,提出回避申请。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王某可以口头提出自行回避的申请B作出回避决定以前,王某不能停止案件的侦查工作C王某的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D如甲的回避申请被驳回,甲有权申请复议一次22在张某故意毁坏李某汽车案中,张某聘请赵律师为辩护人,李某聘请孙律师为诉讼代理人。关于该案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12、?A赵律师、孙律师均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方可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B赵律师、孙律师均有权申请该案的审判人员和公诉人员回避C赵律师可在审判中向张某发问,孙律师无权向张某发问D赵律师应以张某的意见作为辩护意见,孙律师应以李某的意见为代理意见23法院审理一起受贿案时,被告人石某称因侦查人员刑讯不得已承认犯罪事实,并讲述受到刑讯的具体时间。检察机关为证明侦查讯问程序合法,当庭播放了有关讯问的录音录像,并提交了书面说明。关于该录音录像的证据种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B视听资料C书证D物证24下列哪一选项既属于原始证据,又属于间接证据?A被告人丁某承认伤害被害人的供述B

13、证人王某陈述看到被告人丁某在案发现场擦拭手上血迹的证言C证人李某陈述被害人向他讲过被告人丁某伤害她的经过D被告人丁某精神病鉴定结论的抄本25甲乙两家曾因宅基地纠纷诉至法院,尽管有法院生效裁判,但甲乙两家关于宅基地的争议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日,甲、乙因各自车辆谁先过桥引发争执继而扭打,甲拿起车上的柴刀砍中乙颈部,乙当场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不需要用证据证明的免证事实?A甲的身份状况B甲用柴刀砍乙颈部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C甲用柴刀砍乙颈部时精神失常D法院就甲乙两家宅基地纠纷所作出的裁判事项26下列哪一情形下,法院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A涉嫌盗窃的孕妇张某,认罪态度良好B

14、涉嫌故意杀人的李某,因对其进行司法鉴定该案尚未审结,法律规定的期限已届满C涉嫌走私的王某,由于案件复杂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D涉嫌贩毒的孙某,患有严重疾病27某检察院在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进行侦查时,发现其巨额财产三分之二为诈骗所得,三分之一为盗窃所得。关于此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本案应当继续由检察院侦查B本案应当由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C本案应当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检察院予以配合D检察院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28甲省乙市检察院决定逮捕受贿案的犯罪嫌疑人田某,但田某已潜逃至甲省丙市。关于对田某的通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省乙市检察院可以决定通缉B甲

15、省丙市检察院可以发布通缉令C甲省检察院可以决定通缉D甲省检察院可以发布通缉令29关于辨认规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检察院侦查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辨认由侦查部门负责人决定B为了辨认需要,可以让辨认人在辨认前见到被辨认对象C有多个辨认人时,根据需要可以集体进行辨认D为了进行辨认,必要时证人可以在场30 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或一般不公开审理。关于该规定中未成年人“年龄”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张某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十七岁,不应当公开审理B李某在审理时十五岁,不应当公开审理C钱某犯罪时十六岁,不应当公开审理D赵某被立案时十八岁,不应当公开审理31某法院在审理张某自诉伤害案中,发现被告人还实施过抢劫。对此,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A继续审理伤害案,将抢劫案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B鉴于伤害案属于可以公诉的案件,将伤害案与抢劫案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C继续审理伤害案,建议检察院对抢劫案予以起诉D对伤害案延期审理,待检察院对抢劫案起诉后一并予以审理32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下列哪一处理方式是正确的?A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投毒案,发现犯罪嫌疑人周某根本没有作案时间,遂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B审查吴某、郑某共同抢劫案的过程中,吴某在押但郑某潜逃,遂全案中止审查起诉C甲县公安局将蔡某抢劫案移送甲县检察院审查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