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059796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语 文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第页至第 5 页,第卷第 6 页至第 8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 、答选择题(第卷 16 题,第卷 1517 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2、其他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第卷 714,第卷 1821 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阅读题 共 66 分)一、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

3、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始行动者、待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

4、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

5、、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即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 ,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音行。B. 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C.

6、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D. 原本是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来源:学#科#网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 分)A. 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B. 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C. 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D. 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

7、不能代替的。B. 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C. 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D. 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二、二、 (3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候莫陈悦,又迎魏

8、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祥虽太祖密戚,性虽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钦其节俭,

9、乃以竹屏风、絺绤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为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梁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日景。(选自周书.贺兰祥传 ,有删改)注 尚:指娶公主为妻。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詧(cha):人名。絺绤(chi xi

10、):葛布的统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3 分)随即抚纳,咸得其欢心 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乃为守领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命所在收葬之 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A B C. 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B贺兰祥少时就有

11、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等到晋升。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的詧的钦敬。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译文:_(2 ) 至是重往,百姓安之。译文:_(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译文:_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岁暮(唐)杜甫岁暮远

12、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轻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 分)答:_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 分)答:_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题) (5 分)(1)积善成德,_,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2)乌鸟私情,_。 (李密 陈情表 )(3)_,归雁入胡

13、天。 (王维使至塞上 )(4)连峰去天不盈尺,_ (李白蜀道难)(5)别有幽愁暗恨生,_ (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须臾,_(苏轼赤壁赋)(7)_,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萧鼓追随春社近,_(陆游游山西村)三、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己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

14、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