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9695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根据自 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几年来在产学结合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坚持走“校企 合作、优势互补、双向参与、互利互惠”的产学结合之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河南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 神,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产学结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 作思路和方法。为

2、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连续多年被河南省建设厅和南 阳市建设委员会授予“建设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一、高职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途径的认识高职教育所培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技术与技能性、职业针对 性等特点,要求实践能力强、岗位技能高、业务水平精。学生要掌握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产学结合是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产学结合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四个 方面:一是专业的设置要符合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的制 定,要按照行业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和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来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

3、、 素质结构;三是教育资源的利用,尤其要利用产业的有形资产和人力资源;四是企业参与 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无论从高职人才的特点还是从 其培养途径看,高职教育都具有产学结合的性质。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一)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企业介入专业建设,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 格、培养计划的制定上进行有效合作建筑工程系 2004 年 6 月聘请了南阳市建筑行业有名的专家,成立了第一届专业建设指 导委员会,下设了三个专业委员会(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工程管理) ,制订了工作章程和 详细的工作计划。根据需要,2006 年 6 月,我们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4、进行了调整,更多 地吸收了企业领导、技术负责人成立了第二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两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都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需求情况及人才培养计划 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研究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性教学、实施 双证书制度、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全方位地参与了专业建设的各项主要工作, 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二)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选择一批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 优秀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广泛合作,签定校企共建协议, 建设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取

5、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兼职教师,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工 作岗位,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进入生产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并 在岗位工作中完成一定的任务,获得一定的报酬。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到生产现场实际操作, “请进来”就是请一些 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到学校实训中心来指导学生实训。建立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学生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三)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产学结合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对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

6、要求,所以“双师型”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取培养与 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多渠道、多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1. 安排教师深入企业,提高实践能力。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跟班 辅导,同时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既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又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利用 暑假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打造教师队伍,密切校企关系。在施工关键部位, 还经常组织教师到施工现场学习参观和参与工程分部分项验收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 施,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 引进企业高工,聘请兼职教师。积极引进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 人员充实教学队伍,不仅提高了实

7、践性教学的水平,还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市场的 结合和沟通,带来了最新的市场需求信息,推动专业发展。20042006 年,我系从建筑施 工企业引进李斌胜、冯桂云、卢杨、李雪涛、桑谦等 5 名具有高级工程师资质的“双师型” 教师;聘请原中建七局装饰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志仁做兼职教师。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教师 与专业教师的互补,提高专业教师向“双师型”的转化。3建立激励机制,保障“双师型”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激发专业教师参加“双师型”队伍 建设的积极性,对正在积极获取“双师型”资格的教师给予扶持,发放企业实习补助、工程 项目补贴等;对已经获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给予专项津贴、项目补贴等优惠待遇,促进 “

8、双师型”队伍建设。目前我系有注册建筑师 1 名、注册监理师 5 名、注册造价师 2 名、一 级建造师 1 名, “双师型”教师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为 74。(四)以课题为纽带,促进产学结合,巩固长效机制校企合作,互惠互利。企业要在产学结合中受益才会有积极性,因此产学结合必须要 体现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建筑工程系主动与企业联系,到企业中寻找课题,参与企 业的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课题为纽带,促进产学结合。课 题研究充分考虑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构成利益共同体,形 成知识、能力、技术的融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目标。如朱吉顶老师参与中建七局 “南

9、阳理工学院 4 号教学楼无粘结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研究”,获国家工程建设质量二等奖; 杨雪玲老师参与中建七局“河南伊川粮库拱板屋架高空预制 QC 小组”,获河南省工程建设 优秀质量管理一等奖;桑谦老师“改进模板体系,攻克质量通病”,获河南省建筑业协会二 等奖。通过这种校企合作,联合科技攻关的形式,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师 队伍素质,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巩固了产学结合长效机制。(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为行业、企业培训技术人才急企业之所急,举办各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班,为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校企双 方共同确定教学计划,由系部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实施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企业费用 报

10、销比例挂钩。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建筑工程系与南阳市建设委员会教育科、科技 培训中心合作、南阳市装饰管理办公室、装饰协会及企业合作,为当地政府、企业及军工 企事业单位培训了大量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累计为南阳市建筑业培训施工员、预算员、材 料员、安全员等达 1 万多人次,与邓州市、西峡县、新野县、镇平县、淅川县等城建局及 河南红阳集团、河南星光集团开展订单培训 500 多人,培训农民工 1600 多人。目前,建筑 工程系是南阳市建设委员会指定的唯一一家建设类教育培训基地,也是南阳市阳光工程 (建设类)培训基地。(六)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创新“4 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产学结合新路“4 业”人才培养

11、新模式是建筑工程系的特色创新项目,可归纳为“专业+企业”、 “就业到 创业”,即: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强专业、做强专业促就业、加盟企业搞创业。其核心是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深度结合。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 “4 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学生得到了锻炼,企业得到 了发展,专业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学生、企业、专业“三赢”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探索 产学结合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 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已被中国教育报 、 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等媒体刊载,在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要将产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要调动行业

12、、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支持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创造可 持续发展的态势。要达到以上目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保证合作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使企业认识到 合作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 二是急企业所急,为企业服务:依托学校的师资力量为企业培训员工;选派优秀教师 和学生参加企业的技术公关,或为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作 贡献。三是立足长远,注重积累效应:学校要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友谊关系,校企双方要有全 局观和发展观,认清产学结合的长远利益,不断为产学结合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万钢.科学链对产业链促进产学研合作新发展M.上海科技论坛,2005, (4) 2 刘培德.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商业经济文荟,20053刘伦钊.高校产学研联合的理论基础N.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