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9539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论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建设论文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然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论文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检察队伍 专业化建设一、科学发展观与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在关系(一)科学发展观是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其内涵极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具有实践

2、性、创新性、人民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属性。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时期检察工作、机制改革、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自觉更新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因此,在推动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中,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正确对待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难题,并着眼长远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才能确保队伍专业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为实现“公平与正义

3、”工作主题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检察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检察队伍专业化是指各类检察人员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检察工作技能等素质,从而保证检察队伍能够承担起法律监督职责。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检察队伍是法律监督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检察机关能否适应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职能作用,进而推动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高低是个关键。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服务的理念,通过强化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倾力打造一支具有高度的敬业精

4、神、高超的专业技巧、清廉的操行品格和超凡的人格魅力的高素质检察官队伍,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用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丰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以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促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二、以科学发展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一)部分干警观念落后,制约执法水平的提高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执法观念的影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完全到位,有些干警法治理念淡薄,职业责任不强。有的重打击轻保护,在办案中片面追求有罪证据,而忽视甚至忽略无罪辩解,对犯罪嫌疑人的无罪、轻罪证据不重视;有的重实体轻程序,没有真正理解程序公正的重要性;还有的重诉讼轻监督,不愿意、不敢于也不善于对侦

5、查、审判和刑罚执行活动实施监督。这些落后的执法观念在部分干警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执法为民观念不相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一大障碍。(二)检察队伍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目前,大部分检察干警都比较精通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自己岗位的工作程序和法律规定较熟悉,而对于民法、经济法、国际法等相关知识,却知之不多,遇到较为复杂疑难的经济类、涉外类等案件时,难以弄清案情、突破案件。检察监督是对整个社会的全方位法律监督,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检察机关要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能够既懂得国内外法律,又熟悉市场经济,既懂得检察业务,又精通高新技术,并

6、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知识。然而,在目前,部分检察干警的知识结构较单一,知识面狭窄,这对于做好法律监督工作是一种限制和制约。(三)业务能力培养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强化实践中,有些检察院在提升学历过程中大多强调法律专业的学习,而往往忽视对相关专业和技能的学习,造成干警的法律运用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判断应变能力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作为一名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官,仅掌握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培养并不断提高办案业务能力。目前,一些办案人员欠缺对事实证据的综合分析能力,遇到一些疑难复杂、新类型新罪名的案件就束手无策,这必将影响到检察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7、,推动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一)加强领导,推动队伍建设的统筹发展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为提高检察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而采取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措施和活动,其目标是要使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逐步提高,公正执法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这一过程中,领导班子的统筹领导是首要因素。 “一流的业绩靠一流的队伍,一流的队伍靠一流的班子,一流的班子靠一流的班长。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因此,我们要把班子建设作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切实加强对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首先,领导班子要努力搞好自身的建设,注重年龄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合理搭配,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领导能力、

8、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其次,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对本院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搞好统筹规划,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形成党组统一领导,政工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再次,要增强党的领导意识,正确处理好独立行使检察权与主动接受党的领导辨证关系,及时向地方党委报告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在党委工作大局中找准检察工作的切入点。(二)统一思想,增强检察干警的责任意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检察干警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权的执行者,其思想意识状态是极其重要的,会体现在其日

9、常的执法工作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广大检察干警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检察机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理想信念,加强思想修养,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二是要强化公正司法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公正执法、为民执法,不徇私枉法、不贪赃卖法,顾全大局,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岗位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每项工作。三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干警牢固树立自律意识,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做到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从而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对检察事业负责。(三)

10、注重技能,提升检察队伍的业务素质1.检察官选任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按照择优原则选拔录用各类检察人员。坚持凡进必考制度,确保新录用人员具有相应岗位所要求的基本工作技能;坚持社会公开选拔和基层院遴选原则,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此带动检察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严格规范检察人员选拔程序,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2.检察教育培训力求新颖性和实践性,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业务培训。教育培训从应急性向规范性转变,既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任务,又要作为一项现实任务抓紧抓好;加快发展以知识更新和提高技能为重点的继续教育,着力培养一批专

11、业骨干和复合型人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检察人员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要任务,注重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处理案情的能力;建立培训考核档案,检察人员培训与任用结合起来,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四)完善制度,促进队伍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1.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开展岗位练兵、办案能手评比等活动,为干警的公开公平竞争提高有效平台。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对业绩突出的人员,不拘一格,惟才是举。健全与检察官地位和作用相适应、与检察官业绩相联系、鼓励检察官奉公执法和创造性工作的工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完善奖励制度,充分发挥优秀专业人才在队伍专业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调动检察人员提高专业能力的积极性。2.深化

12、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按照检察机关的职能需要和各类人员的岗位特点,将检察人员分为检察官、检察事务官、检察行政官、司法警察、检察技术官,并依据工作职能、职责权限,合理设置和划分各类人员职位和职务层次,实行规范化分类管理。分类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造就各类专门人才,提高检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检察队伍的专业化。3.形成科学的人员评价、使用和管理的机制。建立以能力、知识和业绩为导向的检察人员评价体系,坚持实行岗位目标管理,逐步完善量化考核办法,推行动态管理考核,着力增强考核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考核结果要与评比先进、晋升职务等挂钩,真正以实绩论英雄。充分发挥业务专门人才在检察实务中的骨干作用,根据职位需要和人员能力特点,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科学调配和管理检察工作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