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23 传记阅读(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9502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练23 传记阅读(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演练23 传记阅读(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演练23 传记阅读(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演练23 传记阅读(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演练23 传记阅读(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练23 传记阅读(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练23 传记阅读(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练 23 传记阅读(一)(时间:40 分钟 分值: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5 分)病人崔永元易立静崔永元为什么要骂“超级女声” ,是我们采访的初衷。追问过后,才知道这多半只是一场误会,虽然他对“超级女声”的评委颇有微词。实际上,崔永元只看了 10 分钟的“超级女声”,他能说些什么呢?他是喜欢那些超级女生的,觉得她们青春活泼可爱。问题出在我们的电视没有“公共”和“商业”之分,这正是他目前大声疾呼的一件大事。他很讲理地认为,如果是商业电视的一档商业节目,那么对于这档异常火爆的“超级女声” ,任何人都没有置喙的权利;但如果它是公共电视的节目,它就应该被枪毙,因为它没有征求

2、大家的同意,就播放了那些在他看来对孩子们不宜的东西。“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不是崔永元说的,是一位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员在一次“抵制庸俗化”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崔永元丝毫没有为自己开脱的意思,他坦白地说,虽然那句话不是他说的,他却坚决赞同,并且想借这次采访的机会声明,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他认定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崔永元并没有像一些媒体想当然地以为的那样,站在央视的立场上,以老大哥的姿态对“超级女声”大加挞伐。他倒是对央视某些主持人的不厚道的做法感到恶心和寒心,主持人在荧屏上虚伪地流泪,他在下边愤怒地呕吐。当然,他指出的,是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人格和节目的分裂。很显然,一个不厚道的主持人,即

3、使满口锦绣,也是会被他打入不屑一顾的另册的。7 个多小时的采访,一次漫长的漫谈。在采访初衷所预设的那条通道上,并没有发现崔永元和“超级女声”之间的针尖对麦芒,我们遇到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崔永元,幽默、睿智、轻其外、重其中,如在“实话实说”里那样,说些噱头,开些玩笑,在有意思的外表下端出致命的内核;也遇到了令我们感到有点吃惊的崔永元,那种不能抑制的忧愤,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对于良心、责任和道德的执著。他对世界和人应该是什么样,有一套近乎偏执与苛刻的,有点不顾国情世情人情的概念;对于那些噩梦般死死压住了他的无数个不眠之夜的问题,总是按捺不住拍案而起的冲动。他看到那些有能力拍案而起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即

4、使没有战友,即使前景不乐观,也没有任何人,任何阻碍可以将他驯化成一个沉默的、顺从的、对一切点头称是的人。但是悬在他头顶上的良心,并不总是像太阳一样将他照得光彩照人,有时,倒像一种坏气候,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这不是良心自身的问题,是真正的坏气候,是良心四周的社会乱象和时代病症。崔永元真的有过死去活来的时候,抑郁症最严重时,他曾经需要 24 小时的陪护,曾经想过自杀。我们没有采访到崔永元的那位心理医生,不能确认他的抑郁症仅仅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生理疾病,还是更多地源自这个时代的种种问题对于他的恶性刺激,但是当他的失眠越来越紧密地和那些折磨他的问题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严重错位的时代,

5、已经把这个失眠症和抑郁症患者拉到更深更黑暗的精神疾病中去了,让他不断地在绝望中反叛,又不断地在反叛中绝望。“实话实说”的继任者和晶说:“那些一袋一袋的中药、西药,怎么会没有副作用呢?”从这次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比那一袋一袋中药西药更厉害更有毒的是让崔永元横挑鼻子竖挑眼、怒不可遏的现实。他曾经是睥睨群雄的中国电视第一男主持,他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新形态。刚开始主持“实话实说”的时候,他老想着自己七八十岁满头白发了还坐在“实话实说”的演播厅里,最后,他却因为越来越少的实话离开了“实话实说” 。崔永元的心理医生只对我们的记者说了一句:他要是没什么责任感,他的病就好了。崔永元开给自己的处方是:我要是

6、把那良心丢了,我的病就好了。1简要分析概括文中崔永元的性格特点。(4 分)答:_2作者在题目中称崔永元为“病人” ,有什么作用?(4 分)答:_3从全文来看,让崔永元成为“病人”的社会因素有哪些?请对此作一番探究。(6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1958 年 8 月的一天,时任二机部(核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对一个 34 岁的青年人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要调你去参加这项工作。这个青年人接到钱三强交与的任务后,就开始消失在亲戚朋友的视线里,开始了长达 28 年的隐姓埋名,直到 1986 年 6 月的一天,他的名字突然同时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的报

7、道中,这个人就是邓稼先。28 年的默默无闻,换来的是中国在世界上响当当的核大国地位。这一声巨响的后面,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对于这些,有一个人,很清楚却又不太明白。他就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杨振宁并不知道在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的一年,邓稼先就在中国西北的大漠深处里风餐露宿着,用最原始的办法探寻着原子弹的奥秘。作为同行,杨振宁无法想象,没有外国人的帮助,年轻的新中国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才能让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巨响震撼全球。要解开这一个个疑问,还需要从邓稼先的经历说起。邓稼先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的铁砚山房。邓稼先出生八个月后,就被抱到了北京,因为父亲已经学成归国并在北大任

8、教授了。学贯中西的父亲在他上小学时就开始让子女们读中国的四书五经,同时也要读世界名著,学习英文、数学等。邓稼先的童年生活,充满着书香并且是快乐的,快乐得甚至都有些顽皮。但他在同学们中间有种傻乎乎的诚恳,这种憨厚的天性,伴随了他整整一生的道路。就在他的人生观开始萌芽的时候,平静的学习生活被侵略者践踏了。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7 月 29 日,北平沦陷。1937年后的一天,发生了一件事,让邓稼先终生难忘。父亲有个老朋友很快就在伪政府里谋了一个差事,拿着伪政府发的薪饷。有一天这个朋友夹着公文包前来拜访,叫邓以蛰去伪政府任职。邓以蛰立即勃然大怒,对来人呵斥道

9、,你给我滚出去。这件事多年后邓稼先数次和弟弟提起。那个年代,日军每攻占我国的一个城市后,都要强迫市民游行庆祝他们的所谓胜利。有一次邓稼先实在无法忍受心中的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狠狠踩了又踩。这事发生后,为安全起见,邓以蛰只好让大姐带着邓稼先南下昆明。1941 年秋天,邓稼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那里汇集了众多知名专家和教授,使邓稼先的学业如鱼得水,他读书的劲头比中学时期更进一筹,在各个科目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7 年顺利地通过了考试,留学美国。在西南联大打下的坚实基础,此时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显露出来,三年的博士课程,邓稼先仅仅用了一年零十一个月便读完学分,并完成博士论文

10、,顺利通过了博士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 年的 8 月 29 日,邓稼先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收拾行李毅然回到还处于贫穷中的祖国。 当时对于制造原子弹,国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经过艰难的思考,邓稼先终于找到了方向,他决定,从中子物理、流体力学、高温高压下物质性质三个方向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这等于是找到了原子弹喉咙的位置。研究人员用算盘、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甚至纸笔来计算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大量数字,算完的纸一扎扎、一捆捆地装在麻袋里,堆满了屋子。在 1960 年,他们曾经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苏联专家以前曾经随口说出一个关键数值,后来经过计算得出的结果和苏联专家说的并不符合。就这样,邓稼先带

11、领大家反复演算了九遍,演算纸都从地面堆到了房顶。最终证实苏联专家的数值是错误的。1961 年,经过整整三年的计算,邓稼先带领的研究人员终于敲开了原子弹设计的大门,原子弹的蓝图基本成型。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按照邓稼先他们的设计,顺利地在沙漠腹地炸响。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又顺利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氢弹的研制,我国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原子弹制成到氢弹爆炸:美国的间隔是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的间隔是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而中国呢,两年零八个月。1979 年的一次核试验时,核弹直接从高空摔在地上,并没有出现蘑菇云。当时,

12、作为理论设计总负责人的邓稼先硬是推开所有人,登上吉普车亲自去寻找碎片,查明原因。而因为这次找碎片,邓稼先受到严重的辐射。1980 年以后,邓稼先开始衰老得特别快,1985 年,最终因癌症住进了医院。即使躺在病床上,邓稼先也时刻没有忘记我国的核武器发展事业,在此期间,他和老搭档于敏等同志又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情,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85 至 1986 年期间,邓稼先向中央提出并起草一份建议书,建议书指出,世界核大国的理论水平已经接近极限,并且,他们已经可以达到计算机模拟的程度,不需要进行更多的发展,因此很有可能通过限制别人试验来维持自己核大国的地位。邓稼先敏锐的远见,使我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继续辉煌了十年,使中国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1986 年 7 月 29 日,我国一代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与世长辞。在临终时刻,邓稼先叮嘱身边的人最后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太远4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对于这些,有一个人,很清楚却又不太明白”的含意和作用。(4 分)答:_5文章多次写到邓稼先的父亲,有什么作用?(5 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