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8034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其防止对策 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http:/ 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Larry Selinker 最早于1972年发 表了题为 Interlanguage 的论文,正式使用 interlanguage 这一术语,它是指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使用的 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之间的语言体系,该语言体系是处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 个连续体上的,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逐渐 向目的语靠近,却永远不能是目的语。Selinker 指出无论学 习者年龄的长幼,无论目的语知识的

2、多少,在其中介语中,由 于母语知识的影响,总会出现其母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规则,这 些词语和表达结构的长期重复使用(一般为5年)会形成语言 僵化。这一现象很大程度地牵制其目的语的进一步提高。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外语学习者都感到外语水平到了一定的 程度后,就不再像初级阶段那样稳步提高,而是处在一种停 滞不前的徘徊状态,更无法像本族语使用者那样运用自如, 这种现象就是中介语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二、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产生的原因中介语石化现象可在 外语学习者学习的任何阶段出现,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 现象,不同的学习者产生不同的石化现象不同程度地折射出 学习者的语知识和具体运用的不足,

3、成为外语向目的语靠近 的“绊脚石”。为此“,石化”现象成为语言学学者们研究 的热门课题,他们从各方面探究石化的成因,对教学有特别 意义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1.母语迁移语言迁移(interlingual transfer)指的是 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由于对目的语的知识认识不足或不熟悉母语知识,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母语的规 则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外语学习中 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如在语音方面, 汉语元音无长短之分,因此 lead 常被误读为 lid。又如:“I very much like t he book.”例中副词“very much”

4、语 序上的误用是受到汉语“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语序影响。 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 迁移(negative t 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 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 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常常借助母语的一些规则作为临 时过渡的手段,但其中一些往往被长期使用形成石化。2.学习策略 Selinker 发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st rategies of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也是导致石化的 重要原因之一.学习策略导致语言“石化”的最明显形式是 简化(simplification)和

5、“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简化”是外语学习者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是指学习 者因在短时间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所学单词、语法规则和其 它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便将其简化为一种简单的系统。 “泛化”是指学习者常常会把一些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的 规则来使用,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和语音方面。例 如,有的学习者根据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概括出“-s” 的规则,便套用到其他类型的结构,造出“He can speaksEnglish”和“She must s be late”的错误句子。 当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时,结果与目的语原有的规则相符时,可 以促进目的语的习得,否则就形成了

6、另一个“石化的原因”。3.交际策略 Coulter 与 Selinker 都发现学习者在具备 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后倾向于使用回避(avoidance)、简化 (simplification)等交际策略(communicative st rategies)去克服交际中存在的困难以达到交际目的。交际策略引起“石化”的原因,一是学习者运用回避、简化或语 码转换亦可达到交际的目的,这样就对目的语的一些规则不 予重视(尤其是冠词、过去式、过去分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 就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二是学习者运用回避、简化、手势策 略达到交际目的削减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容易使这些学习 者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永远达不

7、到目的语因而产生石化。4.交际压力 Selinker 认为:当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其 它方面(如交际),而不是语言的正确使用方面时“,石化” 的可能性特别大。他还指出,过度的压力或过度的轻松都容 易引起“石化”。教师如何把握好“压力”和“轻松”的 尺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Higg 与 Clifford(Elli)也认 为:如果学习者经常处于交际压力(communicative pressure)之中,即其语言能力不能满足交际任务的需要时 也会导致石化。5.社会心理距离 Selinker 对目的语持有的社会心理距 离看作“石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时在 littlewood 的文化迁移说(A

8、cculturation)中,把真实的交际需要分为 两种:功能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这两种需要很大程度上相 互交织在一起。同样,外语学习者也有两种:一种是只对功 能性价值感兴趣;另一种不但对功能性价值感兴趣,而且还 有意融入目的语社会团体中,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两种 不同的学习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Littlewood 研究得出:学习者越希望融入目的语团体中去, 他就越取得更大的进步,学得更好。可以说社会心理距离限 制了目的语的使用功能,因而产生了第二语言“石化”。6.相互作用 Vigil 和 Oller 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交流中 得到的反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情感反馈,另一种

9、是认知反 馈。情感反馈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或手势来实现的,有肯定、中立、否定三种情况;而认知反馈则是通过语言形式来实现 的,也有肯定、中立、否定三种情况。如果学习者在交流过 程使用不准确的语言,同样得到肯定的情感反馈和肯定的认 知反馈,这就使学习者继续使用同样的不正确的语言形式, 这种形式反复使用就形成了石化。因此,为了防止石化的出 现,最好使用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7.教师的作用和目的语输入 L yster 认为石化现象的形 成与缺乏正确的语言形式(form)的输入(input)相关。因此 教师的中介语中的某些不地道或不正确的语言形式的运用 或教授,使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发生了偏差。

10、而不正确的 语言形式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容易使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形 成“石化”。另外,教师的误导、错误句型的板书、错误的 发音、甚至对句型操练的过分强调,都会造成“石化”。因 此教师的外语素质和教材的恰当选用,对外语学习者达到目 的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三.防止石化现象的对策1.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传统的语言学习观认为,语言学 习就是为了交际,只强调意义(meaning),忽略了语言形式 (form)。从“石化”分析看,如果忽略外语学习的变化特性,忽 略语言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就会忽略学生语 言能力的发展,使初学者语言停留在某一水平而出现石化。因此,语言学习不应仅仅满足于交际的需要,还

11、应考虑学 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倡在语言教学中应用文化 语言观去指导语言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 规范的文化教育与语言技能教育相结合。如在词汇教学中, 不仅揭示单词和成语的词汇意义,还要比较在两种语言的不 同运用及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消除母语文化干扰。而在口语教学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在语音 方面,纠正不正确的母语迁移的语音、语调;在语法规则方面,纠正由于过度概括等学习策略导致的错误;在写作方面 尽量让学生区别口语与书面语;在语用方面,多介绍中西方 文化,让学生理解中西表达方式的异同等等。此外,对目的 语的认识态度及目的语国家社会人文和经济状况的了解亦 会构成不同程度的

12、学习动机,对产生语言石化现象有一定的 遏制作用。2.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 Vigil 和 Oller 的“相互作用” 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判断何时、如何纠正学习 者的错误。错误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窗口,可以看到学习者 是怎样学习的。教师对学习者的错误应该持宽容的态度,与 此同时,教师也要对那些容易“石化”的错误持警觉的态度,要 善于判断在何时、何地、如何对错误进行纠正。在口头练 习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肯定的情感反馈,营造轻松的语言环 境,同时又巧妙地指出语言中的错误,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 误,又不感到丢面子,教师的任务是把握好否定或肯定认知 反馈之间的理想度,给予学习者恰当的认知反馈和尽可能

13、多 的肯定情感反馈。3.真实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目的语学习者达到一定的 语言熟练水平时,在保证其与目的语的正常接触中,应适当 地提高目的语输入的质量,即应考虑其趣味性、多样性和难 度。这样有助于增强学习任务的挑战性,防止或避免学习者 借助一定的交际技巧与策略反复使用以前所学的表达方式 和语法结构。当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时,应该 合理安排师生对话和学生间对话的时间,因为的不正确的语 法、语言、词汇等在学生中相互输入都可能导致石化。在 选用教材时,必须首先考虑学习者现有的理解能力外语水平。如果所选取的教材和教师的语言远超出学习者的理解水 平,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运用一些负面的交际策略。因 此,教师应量体裁衣,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提出 不同的要求,可实行分级教学,也可对教材灵活处理,提供与 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相符的学习内容,及时调整学习难度、 宽度和深度。同时也应正确估计学生水平相信并鼓励他们 使其充满自信与勇气,从而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从客观上减 少或避免石化现象的滋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