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一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7750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一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夏一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夏一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夏一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夏一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一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一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9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学创造的中心课题是创造形象。审美形象一方面应能深刻地体现生活的本质和内蕴,另一方面必须具有通常所谓的形象性。然而徒有形象性并不能成为艺术。例如动物教科书对各种动物的生理、生态与习性都有详尽的文字描述,甚至还配以精确的图形,但是它们不动人,没有人会把它们当成艺术欣赏的对象。相反,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虽寥寥数笔,却神采飞扬,被人们公认为审美精品。究其原因,是由于前者只存在非艺术的认识价值,后者于对象世界的把握和反映则融认识与情感为一体。对文学创造的情感特征,我国古人多有论及。毛诗序说诗是“情动于中

2、而彤于言”,陆机的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刘勰赞许风雅的作者“吟咏性情”、“为情而造文”。在西欧,巴尔扎克说他的小说是“以热情为元素”,列夫托尔斯泰更是把情感性提到文学本体的地位,普列汉诺夫指出艺术不仅表现情感也表现思想。西方现代一些美学流派,如科林伍德的自我表现说、苏珊朗格的情感符号论,都视情感为艺术之根本。我国作家孙犁说:“在创作上,不能吝惜情感。情感付出的越多,收回来的就越大。”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学创造不只是认识活动,同时还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属情感评价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把握。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人是在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中活动的有生命

3、、有情欲、有目的的存在物,他的业已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习惯等等,与当下面临的事物之间发生的不只是认识一反映关系,还有价值一评价关系。所谓价值评价关系,就是意义关系。例如,当我们说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时,这无疑是种认识或反映,而指出水为人的生存所必需则属于评价,属于价值意义的判断。对价值意义的切身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反应谓之情感,发生这种切身体验的心理反应过程就是情感过程。在我们理解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把握这一原则时,应该明确,它虽然与科学有别,却不是脱离认识的单纯的情感或情绪的表现,而是认识与评价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真理追求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具体说,在文学创造中,

4、情感是推动认识的动力,认识是情感形成的依凭。在这里,认识是饱含着情感的认识,情感是渗透着认识的情感,两者水乳交融。没有情感的认识是科学的认识,徒有情感而无认识为依凭也不会使文学创造走向真正的艺术。1下列对文学创造的情感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情感是文学创造的特征,对对象世界的反映和把握如果能融认识与情感为一体,便可能使客观的事物形象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B许多文学艺术家都非常重视文学创造的情感特征,他们大都认为情感是文学艺术创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有的甚至把它视为艺术的根本。C“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缘情而绮靡”都是说情感是文学创造的前提条件,托尔斯泰更是认为情感性是文学的本体。D文学创造不只是

5、一种认识活动,同时还是审美活动,而这种审美活动又等同于情感评价活动,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情感特征是文学创造的基本特征之一。2下列对情感和认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认识和情感是文学创造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即文学创造不仅是对社会的认识。同时还包含了对社会生活2 / 9的情感把握。 B认识和情感是对事物的两种不同态度,认识是对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的反映,而情感则是主观的。C情感是推动认识的动力,认识是情感形成的依凭,认识必须饱含情感,情感也需要渗透着认识,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D文学创造需要认识与情感的水乳交融,单纯的认识与空洞的情感,都不会使文学创造走向真正的艺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6、 如果把动物教科书中对各种动物的生理、生态与习性等详尽的文字描述融人情感,就会使这些动物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B古今中外的文学创造实践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无情感便无文学,无真情感也不会有真文学。C情感是推动认识的动力,所以只要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饱含激情,就会获得正确的科学的认识。D情感是一种切身的体验,但并非所有的文学创造都能切身体验,诸如,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和那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创造过程中就不需要作家的任何体验。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

7、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 ,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

8、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 ”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

9、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B而讽于仁自引去 讽:讽刺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3 / 9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B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C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

10、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D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

11、。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5 分)(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浣 溪 沙 苏 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注释: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使君,指作者自己。8这

12、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 分)9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10 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若、朱自清、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这美誉中的“毓秀” ,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

13、的说法,这一家人“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顾毓琇的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 “辛亥革命” 、 “五四运动” 、 “反帝运动” 、 “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1929 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学,创4 / 9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士贡言献爆狂。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辞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 ” “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

14、沙坪万里征。 ”这些喷勃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赤诚的爱国之心。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1940 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

15、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1950 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1957 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

16、山远” ,他只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 24 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 “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 ”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 年 9 月 9 日,顾毓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