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doc学生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7547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慢.doc学生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扬州慢.doc学生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扬州慢.doc学生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扬州慢.doc学生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慢.doc学生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慢.doc学生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扬州慢扬州慢学案学案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学习虚实相济、对比衬托的写法。3. 学习词人蕴涵在作品中的忧国情怀。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一、课前自主学习一、课前自主学习(一)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一)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的文学常识1、作者姜夔(约 1155约 1221),2、解题3、结合小序了解背景(同学作补充)本词是作者 22 岁时路过扬州所作。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

2、。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致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补充:4、研读知识链接“黍离之悲”2700 年前,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后来周王室一个大夫路过曾经的都城镐京,看到昔 日繁华的都城已夷为平地,遗址上已经长满了附近农民栽种的庄稼,不禁伤心落泪,吟唱出了 一首著名的诗歌黍离,由此衍生出一种情感,叫“黍离之悲”。下面请阅读诗歌黍离朗 读并思考 “黍离之悲” 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黍 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3、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 此后 1500 年,姜夔路过扬州,写下了一首名留千古的词扬州慢,来抒发心中感慨。同时 期之人以为该词有“黍离之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2(二)基础知识(二)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初 霁(霁( ) 戍(戍( )角悲吟 戊(戊( )戌()戌( )变法 ChungChung( )然 自度(度( )此曲 黍(黍( )离之悲 解鞍少(少( )驻 荠(荠( )麦 都(都( )在空城 豆

4、kuku( )2、解释加点字初霁霁 戍角戍角悲吟 自度度此曲 解鞍少少驻杜郎俊赏俊赏 算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纵 豆蔻豆蔻 词工 二课堂自主、合作研读词作二课堂自主、合作研读词作(一)初步感知文本(课堂检查)(一)初步感知文本(课堂检查)1.欣赏名家范读2.自由诵读词作,把握音节的停顿及语气等,并根据课文注释了解词作的大意。【朗读提示】 注意两个层面:字正句顺;语感(语气、语速、节奏) 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如“犹/厌言兵” 、 “算而今/重到须惊” 、 “年年知/为谁生”等。节奏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

5、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一字逗” ,要,要读出提示语气。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 ;“尽荠麦青青”的“尽” ;“自胡窥江去后,”的“自” ;“纵豆蔻词工,”的“纵” ;“念桥边红药,”的“念”等。语气扬州慢扬州慢的韵脚依次是程、青、兵、城、惊、情、声、生;这些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的韵脚依次是程、青、兵、城、惊、情、声、生;这些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3.请学生再读并点评.(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4. 齐读。(二)深入探究文本(二)深入探究文本学习小序学习小序、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明确2.2.

6、看看 P94P94 注释和补充注释,思考注释和补充注释,思考“黍离之悲黍离之悲” 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明确:3.3.结合小序和注释说说作者创作背景及缘由结合小序和注释说说作者创作背景及缘由3理解并赏析词作(问答、点评)理解并赏析词作(问答、点评)、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请、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请将上片中有关词句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其作用。将上片中有关词句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其作用。明确:2 2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你能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吗?上阕中哪一个词

7、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你能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吗?明确:对眼前的扬州城的描写,下片有没有,找出来,特点怎样?景:特点:、下阕中,词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那么姜夔自己呢?、下阕中,词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那么姜夔自己呢?明确: (2)、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空城”相对应的词。相对应的词。明确:、词作中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词作中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

8、州怎样的特点?诗句:特点特点:6 6、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三)精读探究(三)精读探究赏析名句(讨论、展示)赏析名句(讨论、展示)、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4(四)拓展延伸:何为诗歌中的(四)拓展延伸:何为诗歌中的 “实实”与与“虚虚”?1.“1.“实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虚虚”:则是想象之景

9、,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2.2.诗歌中的诗歌中的“虚虚”包括以下三类:包括以下三类: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填空)填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填空)填空)“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填空)填空

10、)3.虚实结合的好处: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虚实结合的好处: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分两种类型分两种类型1.二者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中心二者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中心。扬州慢即如此。2.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 (填空),突出中心填空),突出中心读欧阳修的读欧阳修的踏莎行踏莎行,分析虚实结合的好处,分析虚实结合的好处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析:析: 。 三、 【当堂检测】 (D 级)背诵扬州慢 四学生课堂小结四学生课堂小结 五、 【课后作业】赏析名句1.“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抒发了什么情感?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六学后反思六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