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7478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初探关键字:关键字:二维连续动画;表现手法;运用;传承;发展动画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了近百年。早期的动画都是平面的动画,制作时就像在纸上作画,把每张画面绘制在赛璐璐片上,然后把这一张张不动的、但又是逐渐变化着的动态画面,经过摄影机、摄像机的逐格拍摄或扫描再进行画面的拍摄。最后以每秒钟 24 格或 25 帧的速度连续放映或播映。这样的手工动画我们一般称其为传统手工动画,因为是平面的,也叫传统二维动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它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各个地域各自具有的独特文化和地域性的元素是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对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再创造使我国传统动

2、画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其中的内容与形式为早期的动画片制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从第一个动画片创作高峰后经过 30 余年的发展,中国动画片已经形成独特而鲜明的民 族审美特征:内容上,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创作手法上,吸取了 我国民间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木偶戏、皮影戏、手翻书、中国水墨画、剪纸、折纸艺术; 结构上,大多采用中国文学惯用的线性结构,线索单一清晰、情节简单;人物造型上,塑 造被肯定、歌颂的正面形象,重视教育性;电影语言方面,长镜头多,画面平稳、节奏舒缓, 很少以画面表现人物的意识及心理活动,色彩明丽。由此形成了中国动画片简洁、明快, 有浓郁抒情色彩和含蓄意境美的独特风格。

3、 中国早期动画以表现传统民族文化为上,从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开始,我 国动画片中民族造型的鲜明特征就已具备并影响至今,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神话、戏曲、中 国画则是取之不尽的宝库。在铁扇公主中无论人物的造型还是言行都借鉴了中国传统 戏曲的手法,而影片的镜头调动与场景设置也有明显的中国戏曲特色。长久以来,我们运 用传统艺术形式,在动画的创作上大胆探索,中国动画艺术家从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 营养,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的动画事业蓬勃发展的五、 六十年代,以传统艺术为基础,制作了大量动画片,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1956 年出品的骄 傲的将军民族特色十足。影片围绕“临阵磨枪”

4、这个成语展开。人物造型明显学习了中 国传统壁画。将军的脸谱借鉴了京戏人物中脸谱的造型,将军是大花脸,食客师爷则是二 花脸。背景设计在场景安排上强调舞台感和空间感,借鉴国画的工笔重彩技法,充分吸收 的传统艺术的装饰性,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开创了中国动画受民族戏曲 影响的传统,王树忱导演的过猴山则取材传统木版年画的故事和形象,取得很好的效 果。在 1958 年中国动画人研制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为中国动画增一个 新品种且富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接着又拍摄了剪纸片渔童(1959)、 济公斗蟋蟀 、 金色的海螺(1963)、 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 年)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

5、影戏和民间 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也使原本处于边缘化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 发扬,并被世界认可。此外,在 l960 年摄制了折纸片聪明的鸭子 ,情趣盎然,活泼生 动。同一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发明创造了水墨动画片,这种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最具 中国风格的,它将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使中国特有的笔墨情趣完美地再现于银 幕,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整个世界影坛。特伟、钱家骏在 1961 年导演的 小蝌蚪找妈妈和 1964 导演的牧笛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 作。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取材齐白石的写意花鸟,准确再现了齐白石的绘画风格,打破了动

6、画片“单线平涂”的模式,没有边缘线,意境优美,气韵生动。 1963 年牧笛出世了,如果说前作是对水墨动画的尝试,那么, 牧笛就是一次升华: 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整部作品完全就是中国水 墨画的大合集。 牧笛取材自国画大师李可染的牧牛图,影片风格细腻抒情,富于韵律的 画面、诗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动画艺术也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中国水墨动画在国 际上确定了极高的地位,连不可一世的日本动画人也称之为奇迹,这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 特有的优势下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两部早期水墨动画不但在技术上突破了水 墨形式难以做成动画的难关,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

7、一。把水墨画技法应 用于动画创作,使得它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在表现形式上独树一帜。 1961 一 1964 年由万籁鸣、唐澄导演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 之作,延续骄傲的将军开创的风格,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 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借鉴戏曲的形象和动作, 采用戏曲化的音乐和对话。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穿着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 的裤子,足下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导演万籁鸣用八个字称赞他“神 采奕奕,勇猛矫健”。漫画家、装饰画家张光宇吸收传统版画、戏剧脸谱的要素,创作的 孙晤空,至今仍是中国动画史上最受喜爱

8、的动画形象。张光宇的角色设计和装饰画家张正 宇(张光宇之弟)的背景设计,在艺术上达到高度的统一。统一的传统装饰性风格,和高超 的技术水准,从造 型设计到人物动作,从脚本到音乐,每一个镜头拿到现在与世界优秀的动画相比仍然毫不 逊色。70 年代末,大闹天宫通过电影节等渠道在欧洲各国放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 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 杰作。”孙悟空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1988 年特伟、阎善春、马克宣导演的山水情是中国水墨动画的顶峰之作,也是绝 笔之作,

9、这以后中国再也没有了水墨动画。短片讲述了一位文士渡河后昏倒在地,被渡河 的小伙计救起,在小伙计的茅屋养病的同时,教会他弹琴然后又离开的故事整部动画中没 有一句对白,而是完全通过画而来表达的。采用中构图和和空处展现烟云水气的甜美灵动, 清新飘渺,用笔触刻画出苍茫的山水,水墨的“白”与“黑”交融在画面中,虚中带实, 实中带虚,从而形成意境的空间效果。在片中有很多具有文化内涵的符号式形象。比如琴, 在这里代表了中国文化传承的某种精神,文士最后把它赠给了年轻人,代表了精神的薪火 相传重重叠叠的山峦在文革结束后出现也有其深刻的寓意,而最后出现的奋翅高飞的雄鹰, 正是志比天高最好的诊释。山水情的高潮部分是

10、师徒离别的一段,而这段采用了画家 现场做画的方式,摄影师当场拍摄的方法,然后使用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可水墨 画的层次感使影片格调清新、飘渺,而师徒离别的一段情景讲述了少年之前学琴虽然有一 定的天赋,但是仍然难以到达人琴合一的境界,而师徒分别之时,少年百感交集,才领悟 到琴的精髓,把对师傅的尊敬和对山水的理解融到了琴声中,融汇到了大自然到达了人和 音乐和万物的一体,而这体现了水墨画的意境之美。 影片通过这些简单的情节和音乐,将中国文人长久以来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最中国的方式表现出来。山水情 的制作班底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五十年代的一批

11、元老级大师,这也成为他们在文革后再 次合作的高峰,成为很多人的绝笔之作。它深刻思想内涵的传达堪称中国动画的巅峰,他 的成功为中国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提供了一种可能。这是一部散文诗一样优美的动画片,而 且中国水墨技法再次被运用于片中,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酣畅淋漓的墨色挥洒中尽至展现。 影片的音乐是另一大亮点。片中时时回荡着风雪声、水声、横笛声、雁声、琴声等等人自然的声音,风声凄厉,将风雪中恶劣的环境刻画得更加逼真。而其中悠扬、轻快的横笛声 恰好揭示了渔家少年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纤尘不染的个性:龚一先生演奏的古一琴凝重、 洗练、深沉,则象征了老琴人历尽人生沧桑后对生命的感悟和沉少忍。各种动物的声音又 让春

12、天的来到显得极其可爱。更重要的是,这些声音非常中国化,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 恰到好处地将动画要表现的内涵深刻表现出来了。除了声音,片子的构图镜头移动的速度, 都具有不同于欧美自己独特的中国特色,这真的是绝妙的中国味道这部作品将“中国学派” 的艺术性推到最高,获得上海国际动画电影奖大奖。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早期二维连续动画的表现手法的视觉效果是和中国传统绘画本身 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而正是这种意境的传神表现、注重笔墨的形式,音乐的感染力,给 水墨画的整体效果带来了不完全于传统动画片的视觉感官,扩充了动画的新形势,也突破 了动画中边缘线和颜色均涂得传统,也给水墨绘画带来了一种新的途径,让世界更多

13、的认 识到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 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平面勾勒的散点透视。在一幅画面里可 以描绘万里河山、村落集市。二维动画的基本形态也是平面构成画面,以线为主表现角色, 透视关系基本是比较自由的,依据动画片的风格和剧情而定。 中国的绘画史上,艺术家一向有把静态的绘画赋予生命的传统,如“六法论”中主张 的气韵生动、聊斋的“画中仙”中人物走出卷轴等,大抵上是靠想像力来弥补动态。而前 面说过,动画的定义就是艺术家赋予本来没有生命的形象符号以生命力。二者从这个角度 看来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点。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是“含蓄美”。就是通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画。 创作者不能一语道

14、破,欣赏着不可一览无遗,这样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意 味无穷。这种引发想象和寻味可以在中国文学绘画艺术作品中体现,也可以用动画这种 艺术形式传达。动画艺术也需充满想象力,尽情发挥可能和不可能的情节,而动画的优 势在于:不仅仅是一张静_!仁的画面,而是一连串的连续画面,可以把想象的空间加大和 夸张。因此用动画形式来表现中国画的意境神韵的确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并且可以 赋予中国产同绘画新的面貌和时代特色。动画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种类,是声音、画面和动作的结合体,需要深厚的艺术技巧和 高超的制作技术来完成。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形象和艺术魅力,受到了广大 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喜爱。大力促

15、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 ,对于振奋民族精神,陶冶 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动画来讲,各种 各样的片子都能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尤其 是外来动画的蜂拥而至,比较贴近人生活的动画片更能赢得人们的青睐。选择一个高质量 的动画形象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人趣味、爱好和身份的象征。越来越多的动画片风格日美化, 内容也渐渐丧失了我们自己民族的内涵。真的不希望若干年后,提到中国的动画片,我们 脑海里浮现的只有日本式的故事结构人物形象和美国式的操作模式。当然,走国际化路线, 和世界接轨是必不可少步骤,只是期望国家的动画产业能够尽早的走上正轨,让我们的后 辈们的记忆里都是中国自己的含有传中国统风格的动画片,用我们中国传统式的动画片来 影响孩子们的思想,熏陶孩子们的爱国之心参考文献: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1 月2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年 3 月3张士闪 耿波编著,中国艺术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4孙立军 张宇编著,世界动画艺术史,海洋出版社。20075海贝视觉编著,平面设计资料集-中国吉祥图案集,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6许婧 汪炀编著,中国动画黄金 80 年,朝华出版社。2005 7佟婷编著,动画艺术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