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7419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案例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执笔执笔 朱雅菲朱雅菲一课题活动简介课题活动简介本课题在 2006 年 12 月份立项申报,从开题至今,在区教研室及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配合,团结协作,精心收集素材。开题一年多来共开设对外大型研究课 2 次、组内研究课5 次,并撰写教学案例及反思 10 份,还尝试让学生自己绘制了有关“思维导图”的作品。二二. 课题提出背景课题提出背景教师要想得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必须抓牢课堂这一阵地。在基础教育中,课堂教

2、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之精神,开展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践和研究,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为了使教学职能得到发挥,落实“教和学“的功能,使教与学相辅相承,并在特定条件下获得教与学最满意的效果。为此,做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优化的探讨、注重自身教学基本素质、能力的训练,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内化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何等的重要。而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在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和优化教学过程、方法上下功夫。在从事

3、化学教学这几年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如何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教师自身才会得到相应的发展。三三. 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1、理论准备阶段、理论准备阶段(1)填写“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书” 。(2)查阅资料、订阅杂志、开展研讨,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3)制定相关的研究计划及进程,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分工,明确各人工作任务。2、研究实践阶段、研究实践阶段(1)围绕课题多渠道收集资料,并将所学理论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加深对思维导图的理解,积累经验。(2)定期开展课题组活动,交流体会,共同探讨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2(3)集体备课

4、,开设教学研究课,集体听课评课,交流研讨,一起研究并尝试思维导图在不同课型中(复习课、新授课、习题课)的运用,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3、反思调整阶段(目前进行到现阶段)、反思调整阶段(目前进行到现阶段)(1)反思调整,开展策略研究,评估研究成果。(2)针对某些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上的课(如:小高考的复习课)进行集体备课,梳理各个相关的知识点,把它们穿接起来。(3)针对我们组的对外大型公开课,有成功或者不足之处,用案例的形式记载下来。课后组内进行评课、反思,以促进下阶段的发展。通过不断反思和案例的书写,促进教师在自身专业方面的发展。(4)收集本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案例、反思和学生自

5、己绘制的有关“思维导图”的作品,这些作为课题研究的原始资料。4、成果展示阶段(尚未进行)、成果展示阶段(尚未进行)(1)收集整理材料、相关的研究资源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展示收集的素材、教学案例。(3)主持人完成结题报告或相关课题论文,迎接课题验收。四四. 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研究过程: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学习,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了解为什么利用“思维导图”能优化课堂教学。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各人的分工情况,并制定阶段计划。课题组每月要有 1 份阶段计划,2 次活动记录,1 份阶段总结。每人每月要有 1 篇与课题相关的个人心得体会。2、第二阶段、

6、第二阶段课题组成员针对开设的教学研究课,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评课,交流研讨,一起研究并尝试思维导图在不同课型中(复习课、新授课、习题课)的运用。2007 年的各种大型对外公开课热烈开展起来。6 月朱雅菲老师开了乙醇的化学性质,12 月开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研究课;11 月范成梅老师开了蛋白质 ;于婷老师开了Fe2+与Fe3+之间的转化与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探讨问题。课后,在化学教研组长施建国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评课活动(教师集体评课、与开课教师互动交流、开课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及反思) ,不仅促进教师在自身专业方面的发展,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原始3资料。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尝试

7、在不同课型中(复习课、新授课、习题课)运用思维导图教学,针对成功的课堂教学以书面的形式记载下来并形成经典案例。通过不断实践(上课) ,不断反思(书写案例),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这次学校组织的教学案例评比中,我们课题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单新龙老师的由镁和氯化铵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发的思考 ,朱雅菲老师的高一期终测试复习思维导图在知识整理中的应用和于婷老师的网络教学 自主学习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太阳能化学教学” 都获得了一等奖。范成梅老师的蛋白质的教学案例获得优秀奖。不仅课堂教学利用“思维导图”来教学,我们还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和绘制。将教师的优秀案例和学生绘制的有关“思

8、维导图”的作品,收集作为课题研究的资料。五五. . 课题研究遇到的问题课题研究遇到的问题1、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界定很难区分。尽管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台湾都称做心智图,但其实一开始思维导图就是由概念图派生出来的一种思维模式。通过我们的理论学习,不断探讨,要理清它们的区别,不妨举个例子。一个去北京考察的人,先跟着导游坐旅游车依次游览天安门、故宫、北海等多处景点。于是他知道了北京有哪些名胜,这就是思维导图。游览完毕,根据游览过程的记忆、记录,对照北京地图了解了所有景点的相对位置、景点之间历史渊源、以及整体功能等绘成形象的网状图,表征北京旅游的内涵。这就是概念图。我们认为:概念图侧重结果,而思维导图则侧

9、重过程。2、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教学。以前对课题中提出的“思维导图”这个概念一直很模糊,所以课题的前期工作主要是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就仅仅局限在开课时,把“思维导图”这个概念“套”进课堂教学去,现在回头再看,当时实在有些生硬,而且还留有青涩的痕迹。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这样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虽然有一些成果,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在前段时间进行的学业水平测试,也就是小高考复习过程中突然觉得“柳暗花明” ,有了新的感悟。当我们集体备课到“物质的量”的时候,发现由“物质的量”为中心可以引发很多概念,从而形成网状的知识框架图。这时,我们课题组成员都一致想到要用“思维

10、导图”来教学。这时也联想到前段时间觉得少了的东西,就是不要一上课就套用“思维导图” ,当你需要的时候再使用它,才会觉得不仅不生硬,而且还很吻合。此时,市面上也出现了一套系列书,叫概念地图 。它各个科目,象化学、生物、地4理等等都有。其中化学是以专题为中心点,引出各个概念,把所有的知识点网络起来。一眼看过去,对整个专题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非常清晰。所以我们对思维导图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你不用费多少口舌,思维导图能非常轻松地让别人理解你的想法。六、课题下阶段研究设想六、课题下阶段研究设想针对以前的困惑和现在的初步认识,课题组成员决定还是一如既往地按计划开展研究,在接下来的阶段研究活动中,继续围绕“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一方面,通过“上研究课书写案例”的形式来加深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并培养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题组各成员的努力,进行资料的整理、教学案例的修订、结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善始善终地完成该课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