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7416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市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摘要:建设无锡市现代化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一般是基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形成符合无锡地区经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种运输方式优化配置的交通基础网络系统,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合理的运输组织方式,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实现运输过程各个环节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运输系统的有机集成。关键词: 无锡 发展 现代化 综合运输体系 无锡通常有“太湖明珠”的美誉,是江苏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无锡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同时也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

2、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每每说起无锡,我作为一个无锡人自是感到无比的骄傲。而说起交通运输系统,可以说我们是见证了历史性的发展,尤其是近 10 年以来,无锡的交通运输体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无锡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方略主要有以下几点构建的总体思路。虽然说无锡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发展成熟度同其他城市来说较为领先,但是在 21 世纪这个大时代下无锡还是要以加快发展作为建设核心,逐步达成优化的目的。目前,无锡地区交通运输状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这是暂时的,非全面性的缓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不太高,运输成本尚

3、未有效降低,还不能有效地满足无锡地区的发展需要,还不能对无锡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基础支持。因此,未来无锡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还需要继续以发展为主题,继续支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大的发展过程,继续着力提高我市交通运输的机动性和通达性,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结构和布局逐步趋于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构建的主要方式。以整体优化的方式,建设和完善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和相关地方交通法规。具体为:一是优化交通基础网络。加强对支撑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的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的优化建设,以尽快形成综合运输网络骨架,达到增强战略物资和高密度客流量远距离运输的能力。二是优化对外交通格局。着力建

4、设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明确的对外交通线网,衔接城内交通和区域交通,增强主城区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无锡在苏南甚至更大区域空间的城市地位。三是优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条件突破城乡交通壁垒,强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交通在增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管理,提高农村交通公共服务水平。构建的主要目标。一是路网建设。2015 年,扩充国省干线公路网络,使国省干线总里程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70-100%,达到 800-1000 公里;建成苏锡高速公路、锡张高速公路、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形成“五纵七横”高速公路

5、网络,总里程达到 410 公里,使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 8.56 公里;城市交通建成“一环八射一辅环”的快速路网,完成 13 条快速路、43 条主干道和 7 条次干道的建设或改造,全面实现无锡城区任何位置 15 分钟到达主干道,30 分钟到达高速网的目标。二是航道、港口建设。2015 年前,完成京杭运河无锡段“四改三”工程,使锡澄运河全线达到三级标准,完成锡溧漕河三级标准整治;无锡(江阴)港实现增开国际集装箱直达线和上海内支线航班,建成年吞吐百万标箱(亿吨)大港。无锡内河港着力配套港区建设,加快下甸桥、宜兴、藕塘、石塘湾港区以及新区新港建设,建成 500 吨级集装箱装卸泊位 24 个,

6、使市区水路口岸国际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 25 万 TEU/年。三是无锡空港建设。形成年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和货邮量吞吐 10 万吨的吞吐能力;2015 年前,按照年旅客吞吐量 10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50 万吨的标准,完成对无锡硕放机场的改造扩建工程。四是境内铁路建设。2015 年前,重点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建设。五是城市运输枢纽建设。2015 年前,重点推进火车站北广场综合运输枢纽、安镇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建设无锡客运东站,重建客运西站,形成长途客运日发送能力 11 万人次以上,城市公交日发送能力 16 万人次以上,全面实现铁路客运、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和社会车

7、辆的零距离换乘。六是公共交通建设。2015 年前,力争建成 1-2 条轨道交通线,建设 2-3条 BRT 线,建成 80 公里公交专用道,力争公交分担率达到30%。 为了尽早使得现代化运输体系成熟,无锡地区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先进措施。首先,加强发展生态和人文交通。环境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在保护中促进交通建设,在发展中加强保护。根据这一思路,我市交通建设在加强发展生态和人文交通方面:一是坚持对新建项目,凡生态环保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生态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予通过;已建项目,凡经过改造仍不达标的重新返工。二是坚持做到交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并行,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

8、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坚持做到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共同发展。四是坚持建设生态和人文交通要着眼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要立足交通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群众出行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五是坚持重视加强生态交通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生态交通文化,培育生态交通道德,加强生态和人文交通宣传,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态和人文交通保护和建设,树立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人文交通观。其次, 强化城乡交通一体建设。当前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快

9、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公路网络,重点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的通达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因地制宜调节省补助资金投入力度。二是突出抓好农村客运站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农村客运站建设经营管理机制,明确客运站建成后的管养责任主体,推进路、站、运一体化。三是加密农村公交网络。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优化公交班线,推动农村公交网络化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原则,着力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网。五是大力培育面向农村的物流市场,依托农村公路网络,培育灵活多样的农村物流组织形式。 “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深入探索传感技术在运输通道、运输枢纽、运输站场、运输工具和运输组织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信息系统,提高综合交通可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锡将成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交通运输枢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