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 治疗新靶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7356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微环境 治疗新靶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肿瘤微环境 治疗新靶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肿瘤微环境 治疗新靶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肿瘤微环境 治疗新靶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微环境 治疗新靶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 : 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是由癌细胞和多种基质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组成。其中基质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骨髓来源未成熟细胞等; 长期以来,研究肿瘤侵犯和转移的重点放在了肿瘤细胞本身所固有的黏附和迁移能力上:肿瘤细胞本身通过黏附和蛋白酶的水解功能等突破细胞间连接、基底膜和基质间隙等组织屏障,在迁移过程中又借助纤溶酶和众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完成对周围组织的重塑,从而实现了侵犯和转移。然而近年的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对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质细胞可以通过产生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基

2、质降解酶以促进血管生成和基底膜破坏,使肿瘤的侵袭能力增强;另外,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伴随着宿主骨髓来源的相关细胞向肿瘤原发部位和预转移部位的定向流动,这些细胞要么留存在原发瘤中,在肿瘤微环境中发育为相关基质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的增值和侵袭;要么在远处预转移部位形成特殊的肿瘤预转移微环境,为肿瘤细胞的定向转移提供适宜的存活和增殖微环境。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基质细胞的主动迁移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以肿瘤微环境为靶点的治疗策略以肿瘤微环境为靶点的治疗策略理论上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肿瘤之间和肿瘤组织内部肿瘤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是造成疗效差异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生物或遗传特点的不稳定性,在疾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这种不稳定性会不断增加;目前以肿瘤细胞为目标的治疗措施的疗效仍有限;在以肿瘤细胞为靶点的治疗过程中常有耐药的肿瘤细胞克隆出现。而靶向于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有其自身的的优势,如肿瘤间质细胞具有稳定的遗传背景,不易出现突变和耐药发生;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更小,疗效相对稳定,在控制肿瘤转移方面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是最终的作用路径。 中美科研人员联合研制的“T 细胞活化靶向技术”具有显著改变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从而打破免疫耐受现象,使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持续杀伤肿瘤细胞,疗效较放化疗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避免了放化疗的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