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729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当提过去一个世纪里牢不可破、商品支撑、自我强化的货币体系时,没有比石油美元更加贴切的了。很少有事物能比每年价值 2.3 万亿美元的美元垄断的能源出口对塑造当代世界和定义储备货币影响更大。但这已是过去,随着科技与提炼技术的快速进步,离岸石油钻井与页岩的出现使得“石油美元”的时代可能终结。那么在未来数十年里,哪个全新的贸易体系会占据主宰地位呢?据一些分析人士,未来数十年里将冲击全球贸易格局的最重要的未来数十年里将冲击全球贸易格局的最重要的商品失衡并非能源,而是粮食。这是由分散的供给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需求所带来的价格商品失衡并非能源,而是粮食。这是

2、由分散的供给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需求所带来的价格上升所驱动,而中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只不过这并非由于其粮食生产或处理能力的上升所驱动,而中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只不过这并非由于其粮食生产或处理能力的充裕,而恰恰相反,是由于中国急剧上升的农产品贸易赤字。而作为传统的贸易赤字专业充裕,而恰恰相反,是由于中国急剧上升的农产品贸易赤字。而作为传统的贸易赤字专业户,美国突然发现自己将享有贸易和地缘的双重优势。欢迎来到:农业美元的新时代。户,美国突然发现自己将享有贸易和地缘的双重优势。欢迎来到:农业美元的新时代。首先先看一下 Genus(世界领先的动物遗传公司,种猪及公牛精液供应商)CEO Karim

3、 Bitar 的关于中国的看法。中国无疑将成为农业美元时代最主要的玩家。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必然十分困难,要想成为消费驱动的经济体,中国必须找到办法廉价而有效的解决快速上升的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吃饭问题。下图是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在农产品贸易上的表现:Karim Bitar:从结构上看,中国劣势巨大,中国要以占全球 7%的耕地养活 20%的人口。与诸如巴西这样正好相反的国家相比,中国需要激励科技的使用。看看中国的猪市场,中国占据了全球猪生产和消费的 50%。在中国,每年要宰杀大约 6 亿头猪,这一数字是美国的 6 倍,中国大约有 5000 万头种猪。在美国,这一数字只有大约 600 万头,因此存在着巨大

4、的生产力差距。由于结构性的劣势,中国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中国需要加速技术化。因此,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国家、省级和地方三级政府的引导政策,目标是猪肉生产集中化,因为这是优化整体经济效率的重要方式,包括猪的养殖、宰杀、处理,也包括将猪肉运往市场。由于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因此他们是 Genus 的重要客户,中国政府看到了阿拉伯之春,对高粮价带来的社会效应非常警惕。猪肉价格占到了 CPI 的 25%,因此这是个大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压力,中国对于应对粮食挑战更加用心。中国(以及印度)的问题是,为了当前的保守体制可以继续维持,需要越来越多的粮食,并以更高的效率来处理这些粮食。对于中国粮食进口的大幅

5、上升,最大的赢家可能是巴西、最大的赢家可能是巴西、美国和加拿大,乃至非洲。唯一的问题是,中国如何适应新的贸易体系下的角色:相对其美国和加拿大,乃至非洲。唯一的问题是,中国如何适应新的贸易体系下的角色:相对其他国家存在竞争劣势,尤其对于老对手美国。他国家存在竞争劣势,尤其对于老对手美国。对于农业美元下的世界,高盛的 Hugo Scott-Gall 是如此描述的:问题很多,解决方案有限问题很多,解决方案有限粮食的进一步重新定价对世界的潜在影响是什么?为何粮食会重新定价?因为需求的上升速度快于供给可以做出的调整。推高需求的力量众所周知,人口增长、城市化与中产阶级规模和口味。谈到经济发展,粮价飙升发生

6、在能源价格飙升之后,因为工业化带来了消费增长(高收入国家消费的卡路里比低收入国家高 30%,但价值差距约为 8 倍)。我们对供给将如何反应非常感兴趣,在哪里以及如何找到解决方案,谁又将增加供给。我们将此与能源行业作类比:能源行业大量投资提高效率,通过创新、人才集中以及资本渠道来创造解决方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可再生能源和页岩。而对于我们,关键的问题是,对于粮食,类似的变化能否发生。很难说导致能源供给端应对的要素在粮食供给端都具备。在粮食领域,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在粮食领域,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分裂、缺乏协调、支持行业(基础设施)的资本缺乏以及创新缺乏。我们怀疑粮食供给端分裂、缺乏协调、支持行业(基础设施

7、)的资本缺乏以及创新缺乏。我们怀疑粮食供给端的反应仍将继续不协调的状态并且慢于其他行业的反应仍将继续不协调的状态并且慢于其他行业。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需求弹性有限需求弹性有限高能源价格对需求的抑制效应会在粮食上发生吗?这两个行业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使得解决粮食不平衡问题更加困难。粮食消费非常分散化,且替代商品非常有限。改变饮食习惯比改变发电用的能源要困难的多。而且最终看,粮食支出的可控性低于能源,即提高消费效率的空间更加有限且消费者不会自愿推迟消费,更不用说结构性的减少消费。这意味着高粮价,尤其是对于那些食品占据家庭支出相当大比例的经济体,将导致其他非必需品消费的减少或者偿债能力的降低(对资产

8、价格产生影响)。当油价在 1970 年代后期大幅上升时,美国消费者的能源消费上升至 9%,而在此前的十年里的均值是 7%。然而,整体储蓄率也上升了 2%,因为消费者过度减少了其他消费支出。2007-2009 年期间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随便粗略地回顾下历史就会看到高粮价作为政治火药桶的角色(高企的年轻人失业率同样如此),而我们相信,西方世界在粮价的经济影响问题上过于自信:粮食支出占收入比例可能看起来可控,但当没有缓冲存在(比如最低储蓄率)时,问题就来了。在美国,粮食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处于较为良性的在美国,粮食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处于较为良性的 14%,而在大部分欧洲大,而在大部分欧

9、洲大国和日本这一比例为国和日本这一比例为 20%。中国则占到。中国则占到 40%,印度为,印度为 45%。当然,随着工资的上涨,粮食占总体消费支出的比例会下降,但这只会发生在粮食支出达到上限之后。当前,印度和印度和中国每人每天消费大约中国每人每天消费大约 2300 和和 2900 卡路里,而发展中国家的均值为卡路里,而发展中国家的均值为 3400。如果两国的。如果两国的饮食习惯向西方靠拢,那么粮食生产必须上升饮食习惯向西方靠拢,那么粮食生产必须上升 12%。而如果剩下的世界其他国家也达到这。而如果剩下的世界其他国家也达到这一水平,那么粮食生产需要上升一水平,那么粮食生产需要上升 50%。非洲争

10、夺战非洲争夺战关于资源所有权的问题,与能源一样,各国也可以被分为资源充沛的国家和贫瘠的国家。尽管一些国家可以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依旧获得成功,但很明显,拥有资源优势(在粮食问题上,就是肥沃的土地、气候和水资源)让日子过得更惬意。当然,这只不过是成功要素的一半;要想成功还必须具备的是组织、资本、教育和合作。拿非洲来做例子。非洲拥非洲拥有全球有全球 60%的未开垦土地,令人羡慕的人口结构以及大量的水资源(尽管分布并不均匀)的未开垦土地,令人羡慕的人口结构以及大量的水资源(尽管分布并不均匀)。基础设施、农地整合以及少量的使用肥料和杀虫剂即可大幅提升该地区的农业产出。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量非洲国家还

11、需要更好的信息渠道、教育。产权制度以及市场及资本渠道。换句话说,她需要更好的机制。如果非洲在未来几十年里真的做到了这些,那么上涨的粮价将大幅改善非洲的投资环境。对非洲的下一场争夺的焦点将是粮食。化肥对产出的效果呈现边际递减效应,但非洲(以及其他几个发展中经济体)远未达到这一水平。当前,非洲仅占据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当前,非洲仅占据全球农产品贸易的 3%,其中南非和科特迪瓦占到其中的,其中南非和科特迪瓦占到其中的 1/3。但如果世界需要足够的粮食,就需要非洲成为一个农业大洲。而中国在生产曲线上的位置要高的多,为了寻求粮食自给,中国一直在对农业领域实施工业化。在过去十年里,农业领域的能耗几乎翻番,而拖

12、拉机的户均拥有量翻了三倍,农田的每亩单产上升了约 20%。即便如此,就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在多种肉类、蔬菜和谷物上从贸易盈余变为赤字。因此,中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水资源的短缺可能成为障碍,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南美双雄南美双雄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玉米、肉类和油籽上有着大量的贸易盈余。两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分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玉米、肉类和油籽上有着大量的贸易盈余。两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分别是别是 2000 年水平的年水平的 6 倍和倍和 3 倍,并且仍在上升。倍,并且仍在上升。对于拉动出口的最关键的障碍是基础设施。两国的粮食需要长途运输才能到达港口,此后才能进一步运至其他市场。40 天的运期对于巴西与

13、中国之间的铁矿石贸易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但这阻碍了许多易腐粮食的出口。因此,保质、包装、冷藏和处理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将会有很大需求。而尽管拉丁美洲经济体在农业上获得的成功中很大部分是由于良好的先天条件,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他们对农业创新科技的采用。比如,该区域超过 1/3 的作物的种子是经过基因改良的,美国的这一比例超过 45%,而亚洲约 12%。基因改良的作物并非新生事物。他们解决了一些农业产出碰到最多的问题、或者增加了营养成分从而产生了附加价值、或者延长了作物的保质时间。尽管基因改良作物的使用并未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尤其在欧洲,但无疑这对于严重粮食短缺的国家是很重要的解决方案。法国的希望法国的希望

14、欧洲的赤字/盈余情况非常有趣。欧盟 27 个成员国中的 17 个面临粮食贸易赤字,然而欧盟整体在 2010 年录得粮食贸易盈余,这在过去 50 年里仅仅是第三次出现。进一步细分,英英国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随后是德国和意大利,而荷兰和法国则受益于拥有庞大的粮食处国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随后是德国和意大利,而荷兰和法国则受益于拥有庞大的粮食处理行业而领先欧盟的粮食出口。理行业而领先欧盟的粮食出口。如果欧洲未来将出现经济相对下滑,以及购买力下降,这不利于对稀缺的粮食资源的争夺。因此,欧洲需要所有的创新解决方案,或需要增加进口替代。需要指出的是,总体的赤字或盈余下是结构性的差异,比如欧洲是牛肉、水果、蔬

15、欧洲是牛肉、水果、蔬菜和玉米的净进口方,而酒精和葡萄酒则是出口的亮点。而日本面临的困难尤其多。日本菜和玉米的净进口方,而酒精和葡萄酒则是出口的亮点。而日本面临的困难尤其多。日本是唯一一个在每种粮食种类中都出现赤字的国家。是唯一一个在每种粮食种类中都出现赤字的国家。最后是北美。规模化的生产、市场渠道、创新以及良好的监管意味着美国(和加拿大)将规模化的生产、市场渠道、创新以及良好的监管意味着美国(和加拿大)将继续主宰一些关键的农产品资源,比如大豆、玉米、草料、小麦和油籽。将粮食自给与中继续主宰一些关键的农产品资源,比如大豆、玉米、草料、小麦和油籽。将粮食自给与中期内可能的能源自给以及相对好的人口结

16、构(好于中国)放在一起看,美国相对于其他西期内可能的能源自给以及相对好的人口结构(好于中国)放在一起看,美国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更好的前景就显露无遗了。方国家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更好的前景就显露无遗了。农业美元新时代农业美元新时代在收尾前,我们需要花一些笔墨写一下高粮价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影响。各国很可能采取更加策略性的行动来确保粮食供应,各种贸易保护措施(比如高关税)会上升。很可能会有特定的双边协议来确保稳定和安全的粮食供应。这可能显著损害这可能显著损害 WTO 主导的贸易体系的完整性。另一个后果就是农业美元的崛起,就如主导的贸易体系的完整性。另一个后果就是农业美元的崛起,就如同同 1970 年代石油美元崛起一样。年代石油美元崛起一样。这可能看起来很遥远(全球能源出口贸易的总额是 2.3万亿美元,而农业出口贸易的总额为 1.08 万亿美元),但考虑这种趋势的后果很重要。那些大的出口国,尤其是有能力提高产出的国家,可以拥有大量的可持续的贸易盈余来对经济进行投资。类似的,成为净进口国的效果相当于对消费加税:如果油价现在是每桶 25美元,那么美国的可支配收入将大幅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