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7285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伊索寓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伊索寓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伊索寓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伊索寓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伊索寓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伊索寓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伊索寓言》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读伊索寓言伊索寓言( 教教 案案 )执教者:薛新洪 学科:语文 学校: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班 级:高一(14)班 时间:2003.3.19. 课时:1 课时 活动名称:校常州市骨干教师研究课(校级) 主办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听课人数:30 人左右教学目标:1.理清文中作者的阅读感受,认真探讨文章的中心意思。2、理解文章中难句,体会这些句子中隐含的意思。3、抓住文中词语,体会作者语言风趣的特点。4、了解本文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写法,练习写读后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讨中心,理解语句。难点:体会难句的隐含意思教学方法:发现式阅读训练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内

2、容与步骤:一导入:问:从小学到现在,学过哪些寓言?(学生回答)问:什么是寓言?(学生回答)明确: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在阶级社会,它是人民群众在没有言论自由的情况下,揭露统治阶级的一种曲折、隐晦的斗争手段,故又被称为“奴隶的语言” 。问:有谁知道伊索寓言?(学生回答)明确:伊索寓言 ,相传为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被释放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总结,寓言通过

3、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和被压迫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伊索寓言毕竟是公元前 6 世纪的奴隶所作,寓言的内涵带有其阶级局限性和当时的社会特点。那么,当时间转入到 21 世纪,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审视这些寓言的内涵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入钱钟书先生写的读伊索寓言 。二、介绍作者1、学生自读课后有关资料,划出相关信息。2、检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钱钟书(19101998)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 ,号 ,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他的学术著作 是中国最早的丰富而详赡的中西比较诗论。另一部学术著作 ,对诗经、 易经 、 老子 、 左传 、 史记 、 楚辞 、

4、 太平广记等,不仅作了许多新的考释,而且做了许多有创见的赓扬,并将中西文化和文学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比较和研究。同时还著有散文集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 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三、课文研读(1)、学生揣读课文,鼓励发现问题,质疑讨论。(2)、讲了几个寓言故事?这几个寓言的原意是什么?钱钟书又赋予了什么新的内涵?广泛讨论,结合现实深入探究,逐步明确:1、 蝙蝠的故事的原意是什么?明确:讽刺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趋炎附势,毫无原则可言。人“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讽刺什么?明确:讽刺故意标新立异、以求虚名的人,他们自吹自擂,总吹嘘自己与众不同

5、,比别人高明。他们以己之长,贬人之短, (这“长”也未必是真有所长)从不虚心学习别人,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场合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自高自大,傲视别人。2、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的原意是什么?明确:原意是讽刺只图安逸,只想不劳而获的人。作者的议论意在批判什么?明确:作者议论“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等”。作者指出,大作家死后成为别人赚钱的资本。写这些回忆或研究文章的作者们往往在作家生前与作家并无深交,甚至关系不睦。这些人在作家死后写些不负责任的文字,是以“介绍”为名,

6、行“养活”自己之实。3、 狗和自己影子的故事的原意是什么?明确:讽刺贪得和多疑。“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 ”这个说法揭示了某种人怎样的劣根性?明确:有些人没有自知之明,他们从来不能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他们拒绝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谁如果批评了他,他会大嚷大闹,反咬别人一口。作者用这则寓言斥责无自知之明,掩饰缺点和错误的劣性。4、 天文学家的故事原意是什么?明确:讽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心想往上爬却必然摔跤的人。 “真的,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 ”这里“眼睛向上”是什么意思?明确:主要是讽刺一些下台或下野人物,不甘心失败,仍在美化自己。他们羡慕权势,还是一心向上爬。他们企

7、图东山再起,恢复已失去的天堂。5、 乌鸦的故事原意是什么?明确:“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原意是讽刺伪装者,它惹起众怒,下场可悲。 “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 ”讽刺什么?明确:讽刺一种故意否定大家,借以抬高自己的人,他们的手法是把水搅浑,造成人人都有缺点和错误的局面,大家谁都有缺陷,谁都不行,彼此彼此,这种人从中得到了满足。 “这个遮羞的方法”是指借攻击和低毁别人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丑陋。自己得不到的好处,千方百计让人家也得不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6、 牛和蛙的故事中“牛有我这样大么?”原意是什么?明确:原意是讽刺不自量力、夜郎自大的人。 “我们每一

8、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讽刺什么?明确:讽刺一种人不承认自己有缺陷,硬把自己的缺点说成是优点,聊以自慰,不思进取。他们把坏反说成是好,便无是非可言了。 “各得其所,当然会相安无事”是什么意思?明确:是反语。这些人不肯自责,把自己摆在常有理的位置,不肯相让,这类人遇到一起,不肯相让,争执和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当然不会相安无事。7、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原意是什么?明确:原意是讽刺贪婪,讽刺急于求成。 “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讽刺什么?明确:讽刺有钱人吝啬,一毛不拔,不肯施舍,不肯帮助别人。作者指出,人越富就越贪婪,不要指望阔人能善心来周济穷人。8、 狐

9、狸与葡萄中“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 ,故事原意是讽刺什么?明确:原意是讽刺狐狸得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以此自我安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心存嫉妒,便说那成就并没什么了不起。作者说, “诉苦经可以免得别人来分甜头”。有何用意?明确:用意有二:(1)有一种人得到了非分之果,他把这甜头独吞之后,用诉苦来骗人,以保护既得利益。他担心别人来分享甜头,偏把获取说成失落和苦难,仿佛自己一百个不合算,现实生活中这类人所在多有。 (2)前提可以假设诉苦者的甜头是应得的,为了避免别人嫉妒,不让别人分走成果,只好诉苦,这诉苦出于无奈,而且言不由衷。这里主要是为了讽刺嫉妒者。9、 驴子跟狼的故事原

10、意是什么?明确:原意是赞扬驴的机智,讽刺恶狼的愚蠢可笑。 作者为什么说“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明确:指出有些医生是凶手伪装的,居心叵测。伪善者常是杀戮生灵的屠夫。作者本意是揭露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伪善者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行害人杀人之实,他们是统治者的帮凶,但面目早经伪装,一时难以识破,因而人们不可过于天真。(3)在研读九个故事的基础上,结合“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请你谈谈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明确:这句话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中所

11、讲的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也就是说,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采取适当的对策。(4)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明确: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5) “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

12、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这句话怎么理解?明确:这句话是反语,用于讽刺。现代和古代相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大大进步了。但根据人类进化历程,过去的人们思想比较简单、纯朴、幼稚;而现在社会的阴暗面也远比古代丑恶复杂。在这方面,所谓“进步” ,只是越来越狡猾,把狡猾也看作进步,以至“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 ,显然是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6) “它至少给我们三重安慰”应如何理解?明确:“三重安慰”都是讽刺。(1) “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2) “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 “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 (3)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做“穷朋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四:课文小结导入(1-2)从两类人、两种关系入手读后感主体(3-12)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一一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总结(13)全文总结五:课后作业(1)积累下列词语:怜悯、信而好古、思慕、衰朽、历程、发迹、衣锦还乡、下野、狂吠、卖弄风雅、屈尊下顾、坐井观天、恼羞成怒(2)课外阅读小说围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