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7213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论附子黑加工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重探古法之真谛再论附子黑加工 重探古法之真谛第二屇扶阳论坛投稿杜厚毅 1 何家瑜 2【摘要】去年夏天,作者在四川江油调查附子黑加工内幕后,撰写附子延寿养生,慎防炮制陷阱论制附子的不良加工 ,发表于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 (2007.12.南宁) ,该文被热心的中医同道,转贴流传至愈千多个网站,反响和震动较大。今年,作者在北川参与抗震救灾后,于七月再赶回已成灾区的江油,对附子加工厂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附子的黑加工现象依然严重,化工有毒滥制已成惯例,外观透亮色好、质硬咸涩、重秤价廉,而内含化工剧毒的附片,纷纷上市,行销全国和海外。呜呼,地震灾

2、难已让我们痛心刻骨,又来附子灾情哀伤摧泪,哀哉!仲景时代,除了应用生附子外,亦同时沿用炮附子。古法的炮附子加工,远较晒焙生附子繁难,而且生产效率很低,仲景坚持选用,个中有何玄机?笔者今年重点考证曾流传于江油古代,唯目前已近乎废用的二种炮附方法,即灰土煨制与砂炒法制作炮附的炮制学意义。笔者试行以新法研制仿古炮附,生产成功后,进行临床用药试验,喜获突破,谨与同道分享。【关键词】附子不良加工 古法炮制附子 炮附子加工新法一.再论附子黑加工的种类和方式1.1 增重型加工法1.1.1 灌胆法和过度浸胆法古法浸胆为一周,生附子与胆巴比例为 2:1 以下,目的保鲜、贮存、凝固、防散,为分类加工作好基础,在以

3、后的加工程序中将胆成分退洗干净。而今黑加工浸胆半月以上,甚有 1-2 月,分次加胆超过2:1 比例。古法用井水作流水退但 5 次以上,直达附片略浮于水上层,部分淀粉刚开始溶解之时才停止退胆(几乎无胆) ,在后的加工程序中绝不能加胆加盐,所产出的附片轻脆,略浮于水,落地即碎,常温下保存 1 年也不会吸水变软或变质。而今黑加工只作 1-2 次非流水退胆,抽干一池胆水放入一池清水,泡一天即为一次。有良心作三次退胆的渺渺无几,切片后再退胆的几乎没有。近几年,许多加工户甚至在最后蒸片工序中灌胆,即在蒸笼顶层放置许多胆巴,胆巴遇热溶解流入笼中灌进附片,变种附片的含胆量极高,透明、好看、质硬、重秤、味咸、涩

4、苦、吸水强,放置在空气中一周左右因吸水太多而变软。加工户如此加胆、灌胆是为了增重多赚钱,这种加胆附片用 2 至 3 斤生附子就能生产 1 斤制附片(黑顺片、熟附片、白附片、黄附片等等) ,而古法加工必须 5-6 斤生附子才能生产1 斤制附片。如果去边、选大张,应该 7-8 斤才能生产 1 斤,即每斤成本 60-70 元。而黑加工每斤成本只需 20-30 元。试想:灌胆或重胆附片中有超量阴性物质,还能扶阳吗?不但不能扶阳而只能扶阴。难怪有不少扶阳名家均提出,近代的制附,似乏扶阳之功效,扶阳方中的效力,可能只是源于姜桂!悲哀啊,仲景在天,也会怒责药商之祸国殃民!1.1.2 盐附子过度加盐增重法古法

5、生产盐附子是将生附子反复浸胆和盐,即浸泡晒干浸泡晒干无数次循环往复,逐步增加晒干时间,让附子中心盐份透出,在外形成薄薄一层盐霜即可,这样 1 斤附子可生产 1.2 斤盐附子。而黑加工则是长时间大比例浸胆,在晒干时人工加盐、灌盐(都用低价工业用盐,而包装袋上写的是食用盐) ,在附子表面不是透出的正常盐霜,而是人为的盐晶厚重颗粒,既重秤又好看。这样1 斤生附子可生产 1.6-2 斤盐附子。台湾和国内大制药厂多购买这种工业胆盐超标的盐附子,再进行深加工或配入方剂与中成药中。1.2 去皮加工法1.2.1 工业还原剂去皮增白法古法去皮都采用人工竹刀去皮,单一逐个去皮,凹凸处均去皮彻底,每人每天 70-8

6、0 斤。劳动强度大,近几年来,从每斤 0.3 元增至每斤 0.8 元的人工费还少人愿为。部分加工户采用机器去皮,但不彻底,凹处无法去,凸处和苞处全打掉,损失较重,切片后仍有少许残留皮痕。以上两种去皮方法增加生产成本或损失附子重量,为了更多赚钱,黑加工去皮法从黑火锅法,黑馒头法中借法出笼,将附子在工业烧碱中煮,并再加入吊白块(焦亚硫酸钠,强致癌物质,强还原剂) ,用铁漏铲(都已腐蚀生锈)搅拌,约 15 分钟后,加入工业双氧水,产生大量肮脏泡沫,浓烟滚滚,为了减少泡沫,又洒少许散泡剂,立即烟消云散,捞出无皮、色白、半透明的毒附子,凹凸处全部彻底干净,又去了皮,无损失重量,又增白好看,真是一举多得,

7、但害人无数啊。如果某一加工厂和药厂在生产期,没有增加农民工七、八十人手工去皮,而它的炮附子或制附片的凹处皮又去的彻底,那恐怕就有问题。江油师傅早已把这种技术带到陕西汉中、云南、凉山、关东等地,据我在四川、云南、广东、香港多地收集的去皮制附子,几乎全是这类毒附子,包括那些礼品级数千元一斤的经过整形雕塑的炮附子(混称炮天雄) 、以至北京某某堂的制附片,均是如此。1.2.2 硫化法或其它化工法在吊白块去皮法出笼前,一般多用烧碱煮后加工业硫磺或双氧水,去皮速度稍慢些,毒性还小。随着其它食品、奶制品的加毒技术升级,因交叉影响,附子加毒技术在金钱的诱惑下可能升级换代。我们必须保持警惕,随时揭发。1.3 染

8、色加工法1.3.1 黄附片染色法古法用姜黄、红花、干姜等煮和浸泡附片,半熟上色后捞出阴干,再蒸透,晒干,片色淡黄,质脆,但不太透明,强光透照下略显星状黄色筋丝。而黑加工法则是将胆附子去皮打片后,用柠檬黄煮透,近几年干脆用嫩肉黄(工业染色剂,强致癌物质)煮透染色,这样染色中毒的附片非常好看,质嫩、透明,色美自然,一年内不退色,筋丝明显,初学医者最易上当受骗,还以为得了上等好货。1.3.2 白附片染色增白法古法生产白附片是将退胆干净的手工去皮附子,切片后入蒸茏中蒸出附子油,即蒸熟,半透明为止,出笼先阴干,再晒干即为成品,其色淡、黄白,略显半透明和筋丝,质清脆,类似土制冰糖的色和透明状。但黑加工则用

9、重胆毒附子切片后入蒸笼,在蒸笼顶上加放胆巴灌胆,出笼后倒入烤池中用硫磺熏烤增白。其透明度和白度超过规范白片。1.3.3 黑附片染色法古法用黑豆、甘草、干姜、红糖等煮制。而黑加工选次附子(小块、外地附子、烂附子,牙口大、刺突多等等)加胆后切片,用工业碳类煮染,因胆与碳反应,附子心断面透亮光滑,类似玻璃,又称玻璃附片,若遇空气太久,吸水份过多而变软后其形状又消失至无.1.3.4 硫磺熏白法江油和国内其它地方的制附片多采用硫磺熏烤增白的方法,例如江油的礼品装刨附片,炮附片、炮附子,凉山炮附子,国内其它地方的熟附片、白附片、生附片,生附块均熏硫磺。其它增白的中药材同样如此,无一例外。许多医者认为,干脆

10、不用制附片,就用未加工的生附片,应该安全放心了。但是,仍难逃“毒网” 。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生附片和生附块也同样熏硫磺,因生附子刀切或机器切片后,切面的附子汁(生物碱类)与空气氧化或与切面的铁分子产生反应而产生一层红黑色或灰黑色物质,不好看,再加生附片未去皮,晒干后皮厚色黑,没卖相。所以,几乎所有生附片,都例行常规反复冲水和熏烤硫磺,结果切面变白,细腻,黑皮变淡白或淡黄,有卖相,唯有效成份已经冲走了不少,而且含毒。总之,附子黑加工方法层出不穷,加工商们财迷心窍,良心泯灭,还心照不宣,大言不惭道:“无胆不重、无硫不白、无药不亮” (药即指吊白块、嫩肉黄等毒药) 。1.4 现代附子加工的共同点:用胆

11、巴附子为次级原料,生产多种附片!收割泥附子后,马上将鲜附子浸胆一周保鲜后,再按照市场要求,分别(加工)生产成白附片、黄附片、黑顺片、黑附片、盐附子、熟附片、刨附片、炮附片等多种制附片。若生产者比较有道德底线和良心,不再额外灌胆和杜绝使用化工毒药,其出品已堪称为(良心附片)了!四川附子加工户和制药厂,不是不懂规范的生产要求,而是觉得规范生产成本高,无利可图,故不愿生产。至于真正的(古法无胆炮附),可说是基本绝迹了!其实,反观日本某制药商,在天津生产的所谓精品附片,质量仅属中等,不过含胆量较少,不含化工毒素而已。其售价达每斤 300 元,而购买之人甚多,可见好附子自有知音人,仍属大有可为的。二.附

12、子古法加工的回归和希望2.1 对于用胆巴或用盐来保鲜的重新认识古人用胆巴(卤水)浸泡附子,其用意是在夏至时,成千上万担的附子同时成熟,不采割马上便烂,附子出土后,腐坏同样极快,晒制生附子的工序,不可能同时处理那么多附子,故需要有方法将附子保鲜凝固、以便加长贮存期,为下步加工作基础准备,因当时的物质和经济条件,最佳选择就是用相对廉价易得的胆巴,而非一定从药性考虑之。有学者认为,胆巴属阴性物质,用其阴性平抑附子的火性,以达阴阳平衡。但是,我们认为这点应该从历史客观条件来重新认识。自古以来,胆巴价廉,而盐是贵重商品,官府管制严格。其实,胆巴和盐,均有保鲜附子之效。用盐浸泡和固化附子,既无毒性,又可免

13、损伤其火性,更有引药入肾之功,有利于扶阳伏火!只因在古代的物质条件,用盐制附子实在太贵重、太价高,故只能改用为胆巴,这是古人从经济和物质条件角度考量而不得不作的选择,是无耐之举。现在盐产量大增,价格低廉,价格仅为胆巴的一倍多,经济和物质条件已经成熟,理应改用海盐来浸泡加工附子,让附子的阳性无损,让附子升华为阳中阳,火中火。火神派中医用附子就是取其火性之偏,以扶正辟邪,如果用阴性毒物(胆巴)将其制成中性或阴性毒品,那还有何意义呢?现在已到了复古还真的时候了,阴性有毒之胆巴,应让位于入肾而无毒之盐。2.2 对于仲景分别用生附子和古法炮附的重新认识现代制附子的种类虽繁多,说穿了,除生附子之外,其实均

14、是水火合制法生产的胆巴附子。按我们两年来在江油实地考察,与亲自实践各种古今炮制工艺的所得,上述各种加工法所生产出来的附子,其药效与炮制意义,均与古代之炮附子正法,相差甚远!今人对制附子的加工,一为取其安全,二为取其有利于保存。至于其对附子药性的影晌,一般书藉常仅描述为回阳救逆用生附子,补火助阳用制附子。若按此说,则生附子与制附子之别,只在于药力之峻缓强弱。我们亲自尝试重现古代工艺后,深感此说不通,因为古法之砂炮与土煨炮附之操作, 其实远较生产生附子费力,而且产量很低,绝非如现代之泡胆巴加工般,可作为解决附子鲜品保存期极短的有效方法。同时,古法炮附的生产成本很高,如灰土煨法制作炮附的加工成本,约

15、为规范胆巴制附工艺的六倍,而且失败率非常高!故不可能是为了缓和附子峻性而采取的措施!因为既然只要减少生附用量或服前久煎,也可以达到缓和附子药性的效果,那仲景干么要指定患者使用成本特高,需用量大,又无法大量生产的古代炮附呢? 可见,仲景用炮附子,是因为炮附具有不能被生附所取代的特殊药性! 此外,如按近代之化学观念,水火合制法的优点之一,在于有助转化乌头碱为低毒之乌头胺,如彻底加热水解达三小时,成品即为极大量服用也不引起麻感与附子化反应之安全制附.但是, 仲景伤寒论之四逆汤,如按汉制度量衡来煎煮原方,即共约65-100g 之生附与姜草,以 600 毫升水煮存 240 毫升汤药,即使以慢火煎煮,时间

16、亦仅为半小时至四十五分钟左右,乌头碱转化显然不全,服后麻感明显。故仲景之原意,应为有意把煎煮后之剩余乌头碱浓度,调控在可令患者出现眩暝反应的水平上,才是仲景四逆汤的最佳治疗点。故此,附子之现代加工,令乌头碱彻底转化,是否适用于所有证型的患者,值得商榷。以古代加工法而论,灰土裹封附子煨制法的加热时间,达一天以上,乌头碱的转化肯定很彻底。而砂炒法的乌头碱转化率,则属于可控,这也许便是古代的两种加工法,均各自长期独立存在的原因之其一。其二,古代的附子加工,不论是灰土煨法或是砂炒法,均为火土合制法,即是在传纯炮制学的观念上,有(土气)参与其中!我们知道,传统之中药选材与炮制,均重视认知或赋予药物内潜藏了一种独立于有效化学成份以外之(药势)。如桂枝与肉桂皮,有效成份一致,唯桂枝之生长发育,为上达外展,桂皮之发育,在植物学之观察而言,则为自上向下之势,兼有覆盖树心之形,故其药势之作用于人体,前者为宣通,后者则可引火归元。又如川乌与附子,干姜与生姜,人参与参芦参叶等,均为人所皆知的同药异势例子。至于五味之调节药势升降开阖,又或如医圣仲景取急流水;甘澜水,烧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