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6805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集体备课(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 卢雪冰我校是一所大学校,每一个年级一般有二十多个班,任课的语文老师每个级都有十三或十四人。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集体备课是必须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进行集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其实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一、集体备课的优势1、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挖掘。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每个单元都有主讲教师,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

2、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组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共同修改后定稿。这就首先保证了主讲教师必须就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练习设计等都要一一落实到位,交流研讨突出集体的智慧。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集中精力坐下来研讨,把个人教案优点整合,以最佳方式把每个知识点完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而使课堂质量得到保证。2、集体备课促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协作互动的活动,要使备课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教师就必须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知识水平、智力层次、接受能力等基本情况。只有这样,在集体

3、备课过程中,才能做出准确科学的估计,从而预见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有备无患。3、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集体备课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开展,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年轻教师能够很快的站稳讲台,较准确的把握教材和借鉴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也能够从年轻教师那儿吸收新鲜的知识和思想,对于自己的一些过时的东西进行及时的调整。有问题大家来讨论、研究,有好的题目与方法大家来分享一下要使之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教师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 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集体备课一般按照这种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练习反馈相互交流。个人初备:a/个人

4、初备时,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每位教师都要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摸清每个学生的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要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b/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第一轮新教师最好能写出详案.c/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共享资源.d/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

5、问的地方,以便集体研讨时可以成为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f/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的教案.集体研讨整体备课,纵横联系,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地写出学期的计划,并制定好单元计划。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a/五个统一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练习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b/中心发言集体备课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对中心发言人的选择,不能老是老

6、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老教师要带好青年教师,但不能越俎代庖,尤其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使得他们能广泛收集材料,大胆钻研业务,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原则上每位教师至少当一次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修正教案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相互交流 a/ 相互听课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

7、互相听课,取长补短。b/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练习反馈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多少,差漏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小测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所以设计适量、适度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每个教师都应予以重视,杜绝随便从网上搞一些不合教学实际的资料应付学生。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阶段。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

8、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四、集体备课必须坚持“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

9、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五、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10、,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执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说,备课要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3、正确处理好骨干教师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

11、骨干。一来有把握,二来组长也省心。备课是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应给新老师一点压力,让新老师来当“中心发言人“,同时采取“结对子“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这样可以一举数得。如果能切实搞好集体备课,既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强度,又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集体备课,是实施“减负“和“增效“的根本。集体备课 :小说阅读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

12、用了如指掌。 1000 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 此外,命题也可能会选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我们认为,它应以现当代的中外名家名篇为主,作品内容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 在复习中,要重视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标(实验) 推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 、曹雪芹红楼梦 、鲁迅呐喊 、茅盾子夜 、巴金家 、沈从文边城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尔

13、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海明威老人与海 、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要对其内容梗概、主题思想、主要的人物形象,乃至总体的艺术特色有一些了解。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散文在过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据了绝对份量,而小说近年来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中,小说阅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

14、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具体来说,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分析三把握“:一、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小说的构思精巧还表现在含蓄曲折。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如 2008 年高考江苏卷第 15 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此题就考查对小说作品结构的把握,具体考查对小说情节安排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时就要从全文入手,注意小说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正面和侧

15、面、明和暗的关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答案:(1)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2)女儿出嫁是侯银匠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3)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断,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4)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5)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是为了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说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的主体。尽管,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断也是在一个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

16、的,但矛盾的前因后果,由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都可以不作总体性显示。可见,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如 2008 年高考江苏卷第 12 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 ,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此题只要注意到小说情节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白其连贯性与完整性,注意前后勾连,前有铺垫,后有照应等情节特点,便不难回答。答案:(1)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2)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高考中涉及的小说或片断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动片断,“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局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凸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