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6662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埇桥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地处黄淮海平原东北部,耕地面积213 万亩,人口 183 万,其中农业人口 139 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埇桥区自 2005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资金规模逐年扩大,补贴机具种类不断增加。至 2011 年 11 月底,累计落实中央、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5265 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 10075 台件,惠及农户 8987 户,拉动农民投入近 1.5 亿元。先进适用的大型农业机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埇桥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铸造了“钢筋铁骨”。四两拨千斤,破解劳动力短缺难题随着埇桥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

2、显,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到 2011 年 12 月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 200.06 万千瓦,较购机补贴实施前的 2004 年增长 89.8%,百亩农机总动力达到 93.9 千瓦,较 2004 年增加 44.5 千瓦。全区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分别达到 6755 台和 4689 台,较 2004 年分别增长 109.6%和137.1%。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大幅增加,种类不断的增多,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粮食生产环节机械替代2劳动力步伐显著加快。2011 年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

3、机械化水平达到 82.6%。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不仅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保障了该区在 30 多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粮食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粮食总产量由 2004 年的 95.3 万吨,提高到 2011 年的134.7 万吨,增长 41.3%。政策倾斜, 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在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的过程中,埇桥区重点向农机合作社组织、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倾斜,推动了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1 年,全区土地流转率近 8%;农机合作社组织建设从零起步,至 11 月底,已发展到 37 家,入社社员达 643 人,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1

4、8 万亩,农机服务收入达到 1795 万元。每年“三夏” 、 “三秋”等关键农时,通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全区近 80%(约 24万人)在外务工的农民没有返乡。每人误工费及来往路费每季按 600 元计算,仅此一项全年直接经济效益就达 2.88 亿元。新式农机,挖掘农作物增产潜力在依靠水、肥、农药等资源要素投入,来实现粮食增产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成为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现实选择。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的3过程中,埇桥区重点补贴先进适用的新型农业机械,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埇桥区新型农机具拥有量快速增加,与 2004 年相比,玉米联合收

5、获机、旋耕播种施肥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 580 台和 165 台;秸秆还田机、深松机数量迅速增加,达到 1467 台和 627 台。新型农机具的大量增加,带动了农机化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2011 年埇桥区实现玉米机收 36.5 万亩、精少量播种 142.5 万亩、机械化深松 30 万亩。农机化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水、种、肥、药的利用率,改善了耕地的质量,保障了农业增产丰收,促进了农民节本增收。通过实践证明,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每亩可节省雇工成本 60 元左右;应用机械深施基肥,可节约肥料 20%以上;应用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每亩可节省种子 10

6、 斤左右;应用深松整地技术,可以使来年小麦增产 150 斤左右。今年全区秋季实施深松整地 30 万亩,预计可实现小麦增产 4500 万斤。“铁牛”奋蹄,开辟农民致富新渠道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对农民工的年龄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农民不得不另辟新的增收渠道。该区曹村镇农民赵杰,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完成了由农民工向农机大户的转变。赵杰今年 40 多岁,在外4务工 10 余年,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越来越难找,收入也不高。2009 年,他听说国家对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补贴,他便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 4 万多元,加上享受到的购机补贴 3万元,购买了 1 台大型拖拉机和 1 台旋耕

7、播种施肥机,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当年他的作业收入就超过了 2 万元。今年他又买了 1 台联合收割机,通过参加农机部门组织的跨区作业服务队,外出跨区作业,家庭年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已超过 5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机大户,新式“铁牛”也成为农机手致富的摇钱树。通过购机补贴的带动,成千上万的农民通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2011 年埇桥区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达到 8.7322 亿,农村人口人均作业收入628.2 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1%.抢天夺时,打造农业抗灾主力军近年来,埇桥区自然灾害频发,2009 年春季大旱,2010年持续低温阴雨造成小麦成熟期推迟、收获期相对集中,2010 年

8、底至 2011 年初,遭遇 50 年一遇的罕见旱灾,上述自然灾害给全区粮食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该区农机部门根据抗灾减灾的需要,及时调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时发放补贴机具,为抗灾、减灾注入了新的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在去冬今春的罕见旱情面前,农机部门紧急启动抗旱机具应急补贴程序,累计落实抗旱补贴资金 102 万元,享受补贴农户达 1365 户。同时,积极落实中央财政 200 万元5抗旱机具扶持资金,采购 1000 余套灌溉设备,第一时间免费发放到各乡镇抗旱服务队和种粮大户,全区 185 万亩小麦普遍灌溉 2 遍以上。补贴机具的及时投入使用,显著提高了农业抗灾、减灾的能力,为全区粮食增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