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金财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587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金财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设“金财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设“金财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设“金财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金财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金财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金财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 GFMIS),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是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规划的统称。它是在总结我国财政信息化工作实践,借鉴其它国家财政信息化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目标相适应的一套先进信息管理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电子政务战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与已经和正在建设的“金关”、 “金税”、 “金卡”等重大信息工程相对应,今年年初,遵照朱?基总理的指示,将其正式命名为“金财工程”。其建设意义重大。我从财政业

2、务发展的角度,强调两点:一是“金财工程”是我国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工作信息化和财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政府管理信息化(亦即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在中央科技领导小组举办的科技知识讲座会上:“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把推行政府管理信息化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财政部门是国家重要的综

3、合经济管理部门,建立“金财工程”,推进财政工作和财政管理的信息化,是政府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金财工程”以大型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包括部门、单位、地域、序号等属性的数据字典,将详细记录每个部门、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的来龙去脉和每一个时点的资金运动情况,涵盖了财政收支管理的全过程,将覆盖 GDP20%的资金流动,可以大大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监控任一时间点的财政收支状况,将从根本上防止财政资金的体外运行和沉淀,更好地为人民理财。二是“金财工程”是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经济景气预测分析等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有利于更好

4、地保证和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金财工程”以覆盖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大型信息网络为支撑,以细化的部门预算为基础,以所有财政收支全部进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本模式,以预算指标、用款计划、采购定单以及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和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跟踪分析为预算执行主要控制机制,以出纳环节高度集中并实现国库现金有效调度为特征,体现了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是其必需的技术保证和支撑力量。可以说, “金财工程”不仅是公共财政改革的基础,而且本身还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国外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近年来,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5、世界银行对俄罗斯中央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评估为 9 亿美元。因此,建设“金财工程”还有利于我国按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要求,在财政管理方式和财政工作方式上尽快与国际接轨。三、 “金财工程”的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一)“金财工程”的系统构成“金财工程”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包括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国债管理等核心财政业务的管理系统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系统;二是覆盖全国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财政业务应用系统,主要由预算编制审核系统、国库支付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工资集中发放系统、收入管理系统、国债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宏观经

6、济预测分析系统、标准代码库系统和与其它部门连结的接口系统等 11个分系统组成。这次我们几个司局和地方将演示的部门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等 7 个软件系统,就是财政业务应用系统中的主要内容。覆盖全国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GFMISNet),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网络通信平台。它是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支撑着各级财政部门以部门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收付为核心的主体财政业务应用,是覆盖全国的国库集中收付的通信和支付网络,同时也为各级财政部门的内部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服务。网络通信平台采用三级纵横网络结构。纵向三级结构包括:按照高可靠性的业务需求,建设中央和各级财

7、政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中心和备份中心,以及连接财政部网络中心和各省市财政厅(局)网络中心的一级骨干网。连接省级财政网络中心和各市(地)级财政网络中心的二级骨干网。连接市(地)级财政网络中心和县级的三级骨干网;横向三级结构包括:连接中央各部门财务司和部门所属的主要预算单位、具有财政收入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国库局、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及驻各省的国库支付中心分支机构的一级骨干网。连接全部省本级预算单位、收入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国库省级分库、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分行的二级骨干网。连接市(地)本级预算单位、收入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市(地)级国库分库、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三级骨干网。二是计算机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平台。采用集中化的数据处理中心运行模式,即在各省(市、区)财政厅(局)和有条件的骨干城市设立相对集中的数据处理中心,周边市(地)数据处理服务器以托管方式相对集中运行管理,通过 GFMISNet 使用托管在数据处理中心的服务器和资源。三是数据库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以保证财政核心业务应用系统的统一。四是安全体系。包括认证中心、加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