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5791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幼儿人格的形成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影响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 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下面让我们具 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一、依恋期:(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 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 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 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2、。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 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 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 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 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 里伤害。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 哭闹。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由于各种原因,即便 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

3、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 时候。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 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 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造成 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 躁,有时呵护有加。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 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 孩子按顿吃奶

4、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 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 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 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 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 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 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

5、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成年:依恋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 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 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

6、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 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 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 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 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 的矛盾情感。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也许她天性就 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这种

7、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 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 也是持续冷漠的。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 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 理上的痛苦, 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 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 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 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

8、了回避由此可能 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 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 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成年: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 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在幼年一样, 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 的

9、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 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 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 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 出水面,。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 业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二、探索期(分离期)(18 个月3 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生存本身已经不再是令他时刻担心的问题之后,特别是当 他们

10、开始能够自己走路之后,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都在等待他们去探索。他 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一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 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二阶段探索阶段,或称分离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 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父亲的角色这时十分重要,他应当耐心地支持孩子充满好奇的离开妈妈去探索他的周围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客厅、厨房、厕所、门外边、甚至街道、公园等等,当父亲带着孩子离开母亲

11、的视野后,再逐渐地让孩子离开自己。这时 候孩子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兴致勃勃地从父母身边跑开,但是马上又跑回来,投入母 亲的怀抱,然后即刻又离开,不断重复,不厌其烦。当孩子一离开父母时,即感受到了 不安,特别是当父母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时更是这样,他们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怀抱中 去。这时,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的“探险”,她对孩子的 行为各种冒险行为并不横加干涉,她对孩子显示出的独立倾向没有感到不安,她明白这是孩 子成长必需走过的道路,但同时她也明白孩子此时依然需要安全感和依恋,所以她总是让孩 子知道:放心地走吧,等你回来时,妈妈还在这里等你,等着听你有趣的“历险记

12、”。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当就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 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 依恋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 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 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 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 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

13、亲保持一定的距离, 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 保持距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充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 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从表面上看,距离儿童与孤独儿童相似,实际上他们是从根本上不同的,孤独儿童从不主动, 从不要求任何东西,更不要求接触,因为接触总是导致被拒绝的痛苦。而距离儿童则不同, 他们通常在依恋期适应很好,他们的依恋需求通常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他们需要离开母亲时, 问题就来了,他们不害怕亲近,事实上他们也需要亲近,但是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 离,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以至不能从

14、母亲的控制中逃脱。 成人:回避型人格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 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 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电视。周末宁愿忙于各种家务也不愿多坐下来 陪陪自己的配偶。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 “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 怨。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 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

15、密的需要 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 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 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 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 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回避性人格很难全身心地去亲近他的配偶,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与对方的

16、距离,每 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就会立即退缩,与对方疏远。但是他们的疏远是有 限度的,一旦感到有可能失去对方时,他们就会又试图接近对方,使对方陷入困惑之中。 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我们常说的“花花公子”类型的人。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 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他 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 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 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 盾的,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如果一 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求,那么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感情不专一的“花花公子”。 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或者 总是忙于其他事情,所以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