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5444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向特色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迈进1951 年,为适应新中国空军对气象人才的需要,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在成都创建。60 年来,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从这里出征,为祖国气象事业、信息产业、统计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11 年 10 月 16 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即将迎来 60 华诞。展望未来,逐梦求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正一路踏浪高歌前行从挺立着金沙太阳神鸟的成都人民南路立交桥,往机场高速前行大约 10 公里,就是成都高校云集的学府路。右拐,一座醒目的石牌坊,上书:成于大气,信达天下。宽博雄劲,挺拔大气。再往前 100 米,一座巍峨耸立的图书馆

2、告诉你:这就是具有 60 年办学历史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熠熠生辉的八字校训昭示着过往行人,成为烛照人心的灯塔。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 60 年,是承载光荣与梦想的 60 年。学校从一所专事培养气象人才的学校逐步发展壮大为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是国际 CDIO 组织正式成员、全国 CDIO 改革试点组副组长单位、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工程教育改革”方向试点学校,是国家气象人才培养基地、四川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统计事业人才培养基地、国防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服

3、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尖兵,其辉煌的成就,令人振奋而自豪。A 中国气象事业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需要、国家的战略紧紧相连。1951 年,为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空军气象人才的迫切需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应运而生。当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不止空军急需气象人才,农业、林业、航空航天等都在急切呼唤气象人才,基于此,1956 年,学校改制为成都气象学校,拓展专业,扩招扩员。从那时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淬炼,学校成为大气探测和大气科学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王牌。1978 年,中国教育的春天来

4、临,成都气象学校升格为成都气象学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矗立在成都人民南路的成都气象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是成都人引以为豪的城市文化地标。2000 年,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四川的战略需求,学校划转为四川省属高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并整体合并原直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迎着 21 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迎来发展史上的 “黄金十年”:在校生规模从 2000 人逐年增至 17000 余人,占地面积从百余亩扩展至 1800 多亩,航空港校区和龙泉校区巍峨呈现。2003 年,学校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全面发展,重点突破,苦练内功,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工科大学”的新目

5、标,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2007 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 年 3 月 8 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再次迎来重大利好,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在京签署 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协议,决定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中国气象局重点支持,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使学校成为四川省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气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作为全国两所主要从事气象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高校之一,60 年来,学校累计为我国气象事业培养了 2 万名大气探测、气象预报和气象科技研发人才,他们广泛分布在气象、民航、航空航天、

6、部队等行业或领域。中国气象局 70%以上的大气探测业务骨干和科技人员来自该校,各地气象台 1/3 的预报员来自该校;中国民航系统气象预报、气象装备保障人才约有 1/2 来自于该校;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气象保障工作者中大部分是该校培养的毕业生。学校每年向我国陆军、海军、空军、二炮等部队输送大批从事与气象保障业务相关的专门人才。学校是国家重要的气象科技创新基地,在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为提升我国气象预测预报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高原热力作用与亚洲季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领域的研究,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工程气象、气候资源评估、灾害评估等方面

7、的研究,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新能源开发、灾害应急处理等提供了重要保障;研制的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时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改变了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研制的新型接收相参多普勒雷达及双极化雷达,实现气象雷达信息化、智能化和联网拼图,提高了基层台站的气象装备水平;研制的舰载、机载、星载不同探测体制的天气雷达,为我国天气雷达研制水平赶超发达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发的基于气象雷达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指挥系统,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益目前,学校在大气探测研究及应用领域已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在服务气象预测预报、防灾减灾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8、历任中国气象局主要领导均高度评价学校大气探测研究的水平和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2008 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视察学校时指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大气探测领域内的部分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B 四川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学校的主旋律之一。近 10 年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全力参与四川“一号工程”,大力培养电子、计算机、通信、软件等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为四川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了积极贡献。2000 年,世界各国争相遥望新世纪的“经济风向标”,国内各个地区也在极力寻找新的“经济引擎”

9、。这一年,四川省敏锐地捕捉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光芒,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一跃成为全省重点支持的 “一号工程”。这一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挂牌,由部属转省属,学校积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继续发展气象、统计等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类学科专业,适当发展管理、经济类学科专业,统筹服务地方和气象、统计等行业。新世纪初,学校的战略转型,正好契合了四川省发展战略。10 年走来,当四川挺进“十二五”的钟声响起,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更添生逢其时的自豪感。2010 年,四川省在“十二五”战略规划中,确立了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电子信息排在首位。如今,四川已经成为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的“电子信息产业第四极”

10、。省委、省政府提出,2015 年,全省信息产业收入达到 1 万亿元目标,占全省 GDP 的 1/3。每每与外地来访客人谈到这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赖廷谦都很自豪,感知行业,贴近地方,学校在每一个关键点,都踩准了节奏,找准了发展方向。这些年,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数万精于电子、计算机、通信、软件的高层次技术人才陆续走向社会,成为行业的生力军。这些年,学校紧紧跟踪全球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走向,主持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核心系统研制,在集成电路、信息安全领域大展身手,成为全省信息技术科研、教学的重要前沿阵地。学校先后设计了陆基和机载相控阵雷达芯片、北斗一代和二代卫星定位

11、射频芯片、抗核辐射芯片等,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国家有关部门用于对国内安全芯片实施安全等级检测评估的安全芯片功耗检测平台。新型中药现代化制药装置、脉冲电磁波戒毒治疗仪、口腔牙科综合图像信息处理系统等产品已被广泛运用。学校参与枭龙、歼-10 飞机等核心软件开发,研制的舰载气象雷达和机载气象雷达已装备于部队。学校还参与了东方汽轮机集团、攀钢集团、东方电气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国家一流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核心软件开发。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党政领导率队奔波在成都的双流县、彭州市及省内的德阳、广元、攀枝花等多个市州,远赴贵州、宁夏以及广东汕头等地,服务

12、地方、服务行业,如虎添翼。c 国家统计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 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合并了原国家统计局直属的、被国家统计局领导誉为“统计工作者的摇篮”的四川统计学校。四川统计学校的并入,拓展了学校的学科领域,培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统计等政府部门、金融等服务行业及大中型企业。2004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干部培训基地”在学校挂牌成立,2006 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设立的唯一重点开放实验室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为提高统计行业服务水平,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健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加快推进政府统计和统计信息化建设,推动统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更加有

13、利的平台。D 国防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学校不断加强国防信息化建设,是第二炮兵部队第一所签约培养国防生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打造的 “国防绿”创新育人模式受到总政治部、二炮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学校参与了歼-10相关项目的研发,并获得一航集团授予的 “歼-10 飞机工程单位”荣誉称号。2010 年,学校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为学校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E 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行者“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拷问着每一个大学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借鉴国际 CDIO 工程教育模式,实施“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育人模式,致

14、力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意识的当代中国大学生。2005 年 10 月,一家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让迅速扩张的中国高校有点尴尬:当年全国毕业约 60 万工程技术人才,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的不到 10%。原因:中国高校理工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忽视团队协作精神。事实上,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国高等教育,而工程技术教育显得尤其突出。那时,作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 国际工程教育模式刚刚出炉。所谓 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看似简单的四个单词

15、,却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 4 所大学联合跨国研究,耗资2000 万美元,历时 4 年探索而成。在随后几年的实践中,几十所欧美院校推而广之。2008 年,全国地方工科院校第 8 次校院长会议在学校召开,40 多所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热论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破解之道。学校随即组织人员到汕头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并在全校开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大讨论。通过讨论,学校明确了工程教育思想理念,高等工程教育应该培养工程师,高等工程人才应该做到工程基础知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协调发展,其合格标准应由高校与行业共同制定;工程教育必须遵循工程规律,必须回归工程,采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工程教育模式。通

16、过全校教师、干部的反复调查研讨,学校决定借鉴 CDIO 模式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工程项目 (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以学科知识完整性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现在回想 2008 年刚启动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时的苦与乐,很多老师的体会是:痛并快乐着。那一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上上下下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办专业”、“办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办好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往常似乎非常简单容易的问题,此时都需要各部门、各学院重新审视,重新思考。2010 年,在电子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三个院部成功推行 CDIO 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进一步提出:借鉴 CDIO 工程教育模式,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